“因爲,所以”,害慘了你!

1.

那天和我的閨蜜聊天,她抱怨着周圍的不公平,“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了,爲什麼還是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呢?”我竟然無言以對。對呀,她很努力地面對每一個項目、很誠懇地對待每一個人,爲什麼還是沒有獲得好的結果呢?

我冷靜了一下,拆解了一下她的話,邏輯是因爲我已經很努力了,所以我就應該得到認可,因爲沒有得到認可,所以周圍不公平。於是,我就找到她的問題所在——因果關係害慘了她。

因果關係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個基本方法。比如家長常說:你看隔壁家的小王就是因爲好好學習,才這樣有出息。再比如同辦公室的姐妹常說:你看那個小張啊,就是因爲嫁了一個好老公,才這樣幸福。

於是我們常常在這樣的“因爲,所以”中覺得沒出息,是沒有好好學習;不幸福,是沒有好老公;沒得到認可,是沒有努力。

那我反過來問你一句:好好學習了,就一定有出息嗎?嫁了個好老公,就一定幸福嗎?很努力了,就一定得到認可嗎?

從前啊,我們有一個老祖宗,他生活在幾萬年前,某天出去打獵,毛都沒打着。回家就坐在那裏思考:是因爲弓箭不好,是隔壁老王拖了後腿,是昨晚做飯的時候老婆褻瀆了神靈?於是,他立刻做了決策,或者把弓箭做得好一點,或者和隔壁老王說道說道,或者回去揍老婆一頓。可是,第二天,他還是沒有打着獵物啊。

這是爲什麼?因果關係雖然幫我們理解了世界,簡化了世界,也同樣將我們帶進了思維陷阱。好好學習了,但可能沒有給你發揮的平臺,你還是沒出息;嫁了個好老公了,但可能後來你發現真愛另有他人,你還會覺得幸福嗎?還有就像我的閨蜜,很努力了,但是結果並不是她要的得到認可。

兩個事物之間要搭建因果關係,可沒那麼簡單。比方說每天股市閉市的時候,專業的評論員就會寫,今天股市變動是因爲央行行長的哪句話、哪個企業的季度報表超出預期或者低於預期。沒有一個評論員會告訴你,今天的漲跌完全沒有理由,就是正常波動,他就非要給你一個“因爲,所以”的解釋,即便這些解釋狗屁不通。

你也許會說,我可沒那麼蠢,纔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呢?真的嗎?我們慢慢來看, 因果關係到底害的你多慘!

2.

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是什麼?高考吧。好嘞,我們就從高考談。很多家長都逼着孩子們去考好的大學,北大、清華、耶魯、哈佛,等等。細問理由“爲啥要逼着孩子上這些大學啊?”家長會告訴你“好的學校教育質量好啊。”

真得這樣嗎?未必吧。這些大學總是說自己出了多少個專家、多少個總統、多少個諾貝爾獲獎者。可是問題來了,你本來就通過制定高的錄取分數和苛刻的條件,招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學生,他們今後成爲這個時代比較有出息的人,這不是相對於其他學校來說的較大概率的事件或者說是更加順利成章的嗎?

所以,你要是證明你的教育質量好,拿出別的理由吧!

人生第二次重大選擇是什麼?結婚吧。過去婆婆們說:找媳婦、找女朋友要找屁股大的,爲什麼呢?因爲容易生兒子。


我們拋開生男生女老爺們兒說了算這個常識之外,就看老太太這句話。因爲男孩的頭部相對發育較大一些,於是懷孕後期,會把孕婦的骨盆的韌帶拉抻較大,所以腰臀比就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就是屁股大。從中我們看到了嗎?不是屁股大的生兒子,而是因爲懷了男孩,纔會相對屁股大。

這就是完全顛倒因果的錯誤!

人生還有什麼重大選擇呢?就業吧。我們喜滋滋地發現“負債越高的公司,經營業績越好;所以我們要選擇負債高的公司上班去。”瞧,銀行家也是這樣想的,他們也都勇敢地給這些公司借錢。

你把這個所謂的真理往下再扒拉扒拉,你就會發現“只有經營好的公司,纔有人願意借錢給你,你纔有可能負債;經營不好的公司,鬼才會借錢給你,自然負債就少”。

看到了吧,因果關係又一次騙的你團團轉!

好啦,不管你是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機構,都經常會被這種混亂、倒置的因果關係矇蔽,掉進一個個陷阱。

3.

正是因爲人們總喜歡一廂情願的將事物之間的關係簡單處理,所以才常常覺得只要自己怎樣做了,就一定會實現目標,比如我的閨蜜,覺得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得到認可;或者覺得自己這樣做了,沒實現目標,就是不公平,老天爺瞎了眼睛之類的,徒增自己的負面情緒。

20世界90年代中期,美國有一幫科學家,都是精神科的專家。他們吃驚地發現,有一個叫做阿斯巴甜的東西,十分可惡,正在戕害美國人的健康。

阿斯巴甜是什麼?一種甜味劑,代糖用的,不含卡路里,現在很多糖尿病人的食品中都有。

這羣科學家發現,阿斯巴甜的銷售直線上升,於此同時美國得腦瘤的概率也在直線上升。這一發現不得了啊,好嘛,這羣科學家奔走相告、大聲疾呼啊,說一定要禁止阿斯巴甜在美國的銷售。一時間,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都開始反對阿斯巴甜的銷售。

可是靜下心來想想看,那個時候阿斯巴甜的銷售與腦瘤的發病率正相關,但是美國有線電視的入戶率也在上升,里根政府的財政撥款也在上升,IBM公司的營業收入也在上升,甚至湯姆克魯斯的電影事業也在上升。

如果阿斯巴甜要對腦瘤負責,里根總統要不要負責?阿湯哥要不要負責呢?

看了這個阿斯巴甜無辜背鍋的故事,我想你大概明白:要想獲得可以信賴的因果關係,是需要嚴謹的科學態度的,要在無其他干擾地情況下,得到這種一一對應關係,纔可以負責地說“因爲,所以”。


最近這一週,娛樂圈連連爆出男星出軌的新聞,那廂張丹峯和畢瀅的事情方興未艾,這邊許志安和黃心穎車廂內16分鐘激吻20次的新聞炸翻了各大網頁。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大批量的文章都在紛紛總結女強男弱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女大男小的婚姻是不行的。

因爲女強男弱,女大男小,所以婚姻就不幸福了。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且不說女強男弱、女大男小也很多幸福的組合這種反例,單就談談網友們這樣的分析,不過就是從個例強行總結出普世的規律!

真牛啊,都這樣乾的話,我們的數學家們就不用如此辛苦地在無限大的數據裏驗證公理的有效性了!

這樣的“因爲,所以”的規律,只能讓一羣傻瓜蛋的女孩子更加驚慌失措,嫁人變成檢驗規律的犧牲品!除此之外,毫無意義!

當我們習慣於自己的“因爲,所以”的時候,當我們試圖通過解釋控制外界的時候,請千萬小心這樣幹是多不理智的事情。英國有一個哲學家叫休謨,他就說“哪有什麼因果關係?無非是外在世界一堆相關聯的事物而已,是在人的腦子裏把它拼成了因果關係,就是說故事嘛!”

所以說,即便n個許志安出軌,即便多少個愛情童話變成了笑話,也不代表愛情童話的消失,依然有美麗的愛情等着睿智的你!

個例就是個例,因果故事絕不是因果規律,聽聽過就行!該幹啥幹啥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