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路十五年

最早想寫這樣一篇文章時,題目叫 《學院路十年》。那一年,我正式在學院路定居下來,回想起04年,也就是考上大學的那一年,我第一次來到這裏,世界在自己的眼前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子,當時的心情有幾分激動,有幾分自豪,還有幾分恐懼和自卑。林立的高校裏,應該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學生,懷着和我同樣的心情,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了,開啓了和學院路的緣分。更爲有幸的是,若干年後,我非常有幸地留在了學院路工作,並最終在這裏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從此我的一生,可能都要在學院路上走過。

初到學院路時,學院路應該是剛剛完成擴建,道路兩邊還是新栽的小樹,相鄰的清華東路兩邊還都是土路。如今學院路已是道路成蔭,四通八達。所謂十年樹木,走在學院路的人行道上,彷彿置身森林。路中間的隔離帶種滿了漂亮的月季、榆葉梅、馬藺、美人蕉、萱草,從春到夏,顏色不同,賞心悅目。石油書店前有株風姿綽約的山桃樹,還有一顆開到炫目的癢癢樹,每到賞花時節,路兩旁都風光無限。加上每所大學校園裏,還有許多各有特色的風景、如玉蘭、牡丹、梅花、桃花,白楊樹、銀杏路、各色古建築,生活在學院路,總讓我美不勝收。當然,最美的還是學院路上的姑娘,從上學到現在,越來越美,越來越多樣。

曾經也有過短暫的在學院路上的漂泊,那是剛剛工作的一段時間,住處還沒有着落,於是混跡在學院路上的各種短租公寓。居住條件參差不齊,也讓我短暫地體驗到,在北京這個地方,居無定所的艱辛。好在後來有了宿舍,有了青年公寓,最後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現在還有了自己的兒子。生活就在這十幾年裏有了極大的改變,在外人看來是體面的工作,階層的躍升,對我而言,最多隻能說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揮之不去的漂泊感一直不散,對於像我這樣的新北京人來說,北京很難稱作故鄉。而且,直到現在,依然會有那樣的夜晚,一個人孤獨地走在學院路上,就像曾經那顛沛流離的幾個夜晚,無人陪伴,自己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體會着世態炎涼,體會着自己,一個人的奮鬥。

然而夢想也總是在這條路上,就像現在,每天晚上哄完孩子睡覺後,我還要寫上幾段文字。孩子出生前,每天充實的工作,每晚按時按量的夜跑,每週咖啡廳裏固定的看書時間就是我生活的全部。現在只剩下充實的工作和充實的帶娃實踐。生性就不愛強迫自己的我,依然努力地爲生活和夢想奮鬥,在這個夢開始的地方。也許一輩子也不可能在物質生活上有質的飛躍,但我依然仍然在追求着去做一個有趣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