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主之作》:荒诞又绝伦的美

1

听说这部豆瓣8.6分的电影三小时无尿点,本杠精不服,遂今日找来一睹为快,看完心中只剩两个字:真香!

天知道我是多喜欢这种艺术神经向的作品啊,前几日读的《月亮与六便士》才让我大呼过瘾,今日又得以赏析如此一佳作,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鲜活生动了起来,走路有点带飘,依旧沉浸在作品的余韵里,面带微笑。

这是2019年截止到现在4月中旬为止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可能是击中了我的兴奋点吧!艺术,多么触不可及又让人向往的领域。

这部电影的核心是:自我,自我,自我。自从看漫威知道了英语的“自我”是“ego”后,我又知道了德语的“自我”是“ich”。如果一个人的作品里没有他自己,那这作品和他就没什么关系。

我很喜欢豆瓣热门评论的一条:

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豆瓣用户 我们敏熙

这句评论或许包含太多的主观,但我对此所见略同。

全部电影很冷静,没有什么狗血伦理,没有大快人心的戏剧冲突,导演就是用曼妙又冰冷的镜头来讲述主人公如何认识“自我”的故事。(警告:本片为R级,全裸镜头过多,在公共场合慎重观看!)

2

故事开始于1937年的德国,二战期间,当男主库尔特还是个懵懂的小男孩的时候,她的姑妈首次带他领略了艺术境界的美,此时男主尚且年幼,不是很清楚姑妈表达的意思,但其姑妈就因不被世俗理解的行为而被认定为是“没有存在意义的精神病”,遭纳粹毒气所杀。

战争期间,库尔特在迷茫中成长,兄长们在战场死去,战败后父亲又因不能忍受屈辱而选择自尽,至此,他已只剩孤家寡人。幸好,在艺术学院,他遇到了一生挚爱,伊丽莎白,小名艾莉。

艾莉有着和他死去的姑妈相似的容貌,以及同样的名字——伊丽莎白。所以库尔特见到艾莉第一眼就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却又不想去称呼那个以故者的名讳。

然而,爱情依旧就这样产生了。一帆风顺总会让人提不起劲,所以有了一个诸多爱情剧里都有的巧合设定,艾莉的父亲其实就是当初下决定送库尔特他姑妈去毒气室的主任医生,因缘巧合他逃过了战后的审判,日子依旧过的滋润。但他内心其实是恐惧的,害怕自己哪日会被找上门清算。

而当我以为电影要转向家庭伦理剧发展时,才发现导演克制的的出奇,虽然几个角色间早有牵连,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彼此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艾莉和库尔特顺利的结婚了,艾莉父亲虽不情愿但也接受了这个婚事,还想方设法让女婿过上富足的生活。

一切都看上去很顺利,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很痛苦。就像前面豆瓣评论所说的那样,男主因为生活被安排失去“自我”而烦躁,女主因为被父亲掌控没有“自我”而忧虑,女主父亲则因为要掩饰内心真正的“自我”而时常感到恐惧,不得安宁。

但莎士比亚说过,“生活种种,不过是潮起潮落罢了”。保护艾莉父亲不被调查的一个庇护伞高官要调职去其他地方,他警告艾莉父亲最好趁现在他还在此地时去往别国避难。

终于,压在艾莉与库尔特头上的那座阴云暂时消散了,库尔特终于决定停止他在燥的政治绘画,生活短暂,怎能让郁郁寡欢来将其填满?

他决定带妻子一起去玩传说中自由的西德,听说那里有最前沿的艺术,最自由的态度。

可是但他到了那里之后,他发现传说并不虚假,但为何自己的心依旧不曾感到释怀?

他还是陷入了模仿的陷阱。在东德,他模仿的是人,只能按要求绘制鼓舞人心的宣传画。

在西德,他,模仿的是别人的艺术手法,他以为自己在创作,可他的作品很漂亮,很新颖,却根本没有他自己。

自我,ich,ich,ich。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库尔特是幸运的,在失去方向的时候,他的伯乐出现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潜质,以及他的困惑。

并再次告诉他那个词,自我。

3

男主终于明白为何自己总是彷徨,总是对自己的作品充满着不自信与坦然,原来他始终是没有表达过自己,而只是模仿他人。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一样,男主的“神性”也觉醒了,他开始寻找自己所期望的,开始绘制自己所热爱的。他找到了自我,而这个自我便是他独创的相片绘画法,他称之为——“无主之作”。

就像那句歌词,“这是一首不为谁而作的歌”。它是政治历史题材,德国二战反思电影,然而德国柏林电影奖都不待见它,说他反思的不够到位。(哪怕导演是拍过名作《窃听风暴》的人)

这又是一部传记电影,男主角库尔特的原型是德国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然而现年87岁的里希特表示这部电影“侮辱并严重歪曲了我的经历”。

而我觉得,导演应该不想重复自己的过往,而是想表达一点新的东西,比如艺术。

故没有讨好观众的高潮结尾,没有感人泪下的深刻二战反思,有的只是对“自我”的执念。

所以,《无主之作》,never look awa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