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巫到礼,释礼归仁》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说中国人的宗教意识比较淡漠,说白了就是不信神。

西方的城镇中心往往有一个教堂,供当地居民做礼拜以及聚会;中国的城镇中心一般是什么呢?购物广场。我们周末一般都去购物广场买东西看电影,不会选择去做礼拜。

当然,中国也有不少信佛的人,他们也会去庙里烧香许愿,但我们去庙里烧香往往是事前许愿,事后还愿,就是先去拜托菩萨,帮自己完成愿望,这个叫许愿。

要是事情办成了,就再去寺庙施舍一些香油钱,答谢一下,这个叫还愿。要是事情没办成,那就是这家菩萨不灵,以后就不去了。

这在本质上几乎就是一桩买卖,你不办事,我绝不给钱。那问题就来了:相对于西方,中国人的宗教意识为什么这么淡漠呢?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这本书就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哲学泰斗李泽厚先生。李泽厚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思想和著作曾经给许多中国人以启迪。

他的《纯粹哲学批判》这本书是一本哲学著作,当时竟然卖出了三万多本。他的《美的历程》自从1981年出版以来,十年之内再版了八次,成为中国学术史上最畅销的著作之一,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这本书针对刚才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答案:古代中国的确没有西方那样的宗教,但我们有一个替代品叫做礼仪。

礼仪和宗教都来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所以中国才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功能。

从此,中国人也就不需要宗教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