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萬字長文爲您介紹第三方支付:起源、發展與趨勢

隨着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已經深度融入到生活中,如果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從吃飯、購物、看電影、菜市場買菜到搭公交地鐵,你能想到的消費場景,基本都可以用移動支付解決。在這些便捷的背後都有第三方支付在支撐,雖然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第三方支付,但真的瞭解第三方支付嗎?

準備用一篇長文爲大家深度解讀第三方支付,因爲文章比長,大家可以先根據目錄來了解。

目錄

[TOC]

1、第三方支付概述
2、第三方支付起源
PayPal
支付寶
3、牌照發放
4、支付牌照
5、第三方支付參與者
6、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參與者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盈利模式
7、第三方支付發展概況
國外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概況
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概況
8、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趨勢
兼併重組浪潮
支付創新加速從產品端嚮應用端演進
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是未來行業創新和爆發性增長的重要領域
跨境支付將成爲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新的藍海
少數企業佔據行業絕對優勢
9、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
1、備付金管理
2、統一清算
3、創新業務
監管意圖對第三方支付可能產生的影響
10、第三方支付併購
結語
參考

1、第三方支付概述

說起第三方支付,好像大家都知道,天天不是用支付寶和微信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確實是行業內非常具有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但現在他們已經不完全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可以稱爲金融集團。其實第三方支付,遠遠不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有更多產品類型和支付場景。

維基百科:第三方支付(英語:Third-Party Payment)指的是由第三方業者居中於買賣家之間進行收付款作業的交易方式。此名詞首先出現於中國,在中國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必須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業務許可證)。

之所以稱“第三方”,是因爲這些平臺並不涉及資金的所有權,而只是起到中轉作用。它原本是用來解決不同銀行卡的網上銀行對接以及異常交易帶來的信用缺失問題,通過提供線上和線下支付渠道,完成從消費者到商戶以及金融機構間的貨幣支付、資金清算、查詢統計等系列過程。

在中國第三方支付是受到中國×××所監管。×××所頒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對第三方支付運營機構的定義爲:辦理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網絡支付業務的非銀行機構。第三方支付被稱爲網絡支付業務,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過計算機、移動終端等電子設備,依託公共網絡信息系統遠程發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電子設備不與收款人特定專屬設備交互,由支付機構爲收付款人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的活動。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爲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爲什麼需要第三方支付

1.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一系列的應用接口程序,將多種銀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個界面上,負責交易結算中與銀行的對接,使網上購物更加快捷、便利。第三方支付整合了後端各大銀行的不同支付接口,對外提供統一的接入平臺,方便商戶接入。

2.銀行商業系統安全等級的要求,支付體驗相對較差,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支付操作更加簡單而易於接受。第三方支付激烈的競爭中,爲了爭奪更多的用戶,在商戶接入,用戶體驗,產品易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優化,方便用戶、商戶支付體驗。

3.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依附於大型的門戶網站,且以與其合作的銀行的信用作爲信用依託,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較好地突破網上交易中的信用問題,有利於推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4.從成本來說,第三方支付平臺降低了企業直連銀行的成本,從而滿足企業發展在線業務的收付要求。第三方支付平臺更加簡化了支付上的轉賬,從而對降低轉賬所需時間。第三方支付平臺避免與服務企業上的競爭,只作爲中間的服務層。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多樣性,爲被服務的市場訂製個性化的結算服務。

2、第三方支付起源

第三方支付最早源於美國的獨立銷售組織制度 (Independent Salesorganization, ISO),指收單機構和交易處理商委託 ISO 做中小商戶的發展、服務和管理工作的一種機制。 1996 年,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國誕生,隨後逐漸涌現出 Amazon Payments、 Yahoo!PayDirect、 PayPal 等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以 PayPal 最爲突出,其發展歷程基本代表了北美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縮影。

PayPal

世界第一家支付公司是 PayPal,現在也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 支持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活躍用戶接近2億,通用貨幣涵蓋加元,歐元,英鎊,美元,日元,澳元等24種。

1998年在美國的斯坦福,一位叫馬克斯·列夫琴(Max Rafael Levchi)的程序員被一場名爲“市場全球化和政治自由之間的聯繫”的演講而大爲所動,演講結束後馬克斯主動找到演講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交流互動。他與馬克斯研討了當前支付領域的種種痛點,嘗試用一種新的技術(數字錢包)來代替現金,實現個人對個人的支付。

一家名叫康菲尼迪(Confinity)的支付公司就這樣在兩位年輕人此次簡短交流和幾次午餐的思想碰撞後誕生。產品的初衷是提供一個方便客戶和商家進行網上金錢交易的工具。

2000年,埃隆·馬斯克爲解決在網上快捷轉賬業務上的競爭,將 X.com 公司與彼得·蒂爾和麥克斯·拉夫琴創辦的 Confinity 公司合併,這家新公司於次年2月更名爲貝寶(PayPal)。

2002年10月,全球最大拍賣網站 eBay 以15億美元收購 PayPal,PayPal 便成爲了 eBay 的主要付款途徑之一。2005年,PayPal 的中國大陸網站開通,名稱是“貝寶”,但是 PayPal 和貝寶實際上是兩個相互獨立的賬戶,因爲貝寶使用人民幣作爲唯一的支付貨幣。

有趣的是, PayPal 自2002年以15億美元出售給 eBay 之後,大部分重要員工紛紛離職創業,PayPal 也因此一舉成爲硅谷史上創造創業者羣體最多的一家公司,這些人被譽爲 PayPal 黑幫。

“Paypal 黑幫”這個組織並不是特指某幾個聯合創始人,而是指早期帶領 Paypal ×××圈地、離開 Paypal 後依舊馳騁科技領域的一羣科技達人。這羣從 Paypal 走出來的科技達人在各自領域所開拓的疆土。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早在1999年成立的北京首信和上海環迅兩個企業是中國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由於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緩慢發展,其影響力一直不大。直到2004年12月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寶的推出,在淘寶購物平臺的強大影響下,其業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也呈飛速增長趨勢,僅用4年時間便以超過2億使用用戶的絕對優勢勝過美國的 PayPal,成爲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支付寶

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最初是爲了解決淘寶網絡交易安全所設的一個功能,該功能首先使用“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

在淘寶網創辦之初,團隊士氣高漲,大家拼勁兒十足,整個網站也很活躍,有很多用戶在論壇上發帖,用戶諮詢業務也很熱情,但奇葩的是沒有交易,因爲淘寶初期的交易方式無非就兩種:要麼同城交易見面;要麼遠程交易匯款。在中國人傳統的商業思維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在網上交易中,這種傳統的交易模式沒有先例,淘寶的成長也隨之陷入困境。

碰巧的是,淘寶的創始人孫彤宇一次在逛淘寶網論壇時發現,關於支付信任問題,不僅淘寶網團隊爲此頭疼,淘寶社區中的買家和賣家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就主動發帖和這些用戶討論。一來二去,他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孫彤宇想,既然用戶最關心的是錢,那麼只要保證資金安全,用戶就敢用淘寶網了。因此,如果能在淘寶網推出一種基於擔保交易的支付工具,問題就解決了。

在2003-2005年,中國的金融行業還是以國有企業爲主,電子支付牌照也並沒有放開,自己建立一個支付系統既面臨法律的風險,也面臨技術的難題。當時國內的大多銀行覺得:每一筆交易才5塊錢、10塊錢,完成一筆交易賺的錢都不夠我們銀行的成本。

銀行覺得利潤很低不值得去做,民企沒有支付牌照卻面臨着法律風險,正在團隊猶豫之際,馬雲對團隊說: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想要了解這段經歷可以點擊鏈接查看視頻:《馬雲講 Honor |視頻》

2003年10月18日,淘寶網首次推出支付寶服務。

2004年,支付寶從淘寶網分拆獨立,逐漸向更多的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務,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2008年1月1日起更名爲“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剛開場5分22秒,支付峯值達到創紀錄的25.6萬筆/秒,比去年增長超過1.1倍,數據庫處理峯值也創下新紀錄,達到4200萬次/秒,這個數據全球第一。

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根據現場實時數據,雙11開場2分05秒破百億,26分03秒破500億,1小時47分26秒破千億。數據顯示,2018年雙11每秒訂單創建峯值達到49.1萬筆,其它技術的各種峯值數據也將再次打破全球記錄。

目前支付寶已經成爲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

在國內支付寶是一直引領行業創新之路,從最開始的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到後來的快捷支付,二維碼支付、餘額寶、VR 支付等諸多全球首創。支付寶已經從最初的支付工具,變成現在的螞蟻金服。

支付寶在最初期發展的時候很痛苦,因爲很多銀行都沒有對外提供標準的接口,支付寶就開始一家一家的談,直到最後覆蓋了中國絕大多數的銀行。支付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雙十一的推出給支付寶和銀行系統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少銀行在雙十一的初期因爲訪問量太大而崩潰。

後期隨着雙十一的規模不斷上漲,支付寶聯合各大銀行對系統進行升級才保障了後續業務的大規模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支付寶間接的提升了很多銀行系統的支撐能力。

3、牌照發放

在中國很多行業發展都會走到前面,等行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政府纔會根據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監管。典型的行業有:第三方支付、P2P互聯網金融、線上打車行業等。這樣做有兩方面的好處,第一,在行業發展初期,可以鼓勵行業創新,充分發揮市場的能動性;第二,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政府也好根據行業特性,制定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政策,監管其實也是爲了更好規範市場。

因爲本人在互金行業工作過幾年,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政府監管真正是爲了保護弱勢羣體的資金安全,特別是泛金融行業。

自2011年到2015年央行一共發放27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且繼2015年僅發放2張之後2016年沒有再新發牌照,與此同時2016年4月央行下發文件對支付機構分級分類監管,且5年期滿之後續展從嚴。2017年6月29日發放第271張支付牌照。

歷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情況: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首批獲取牌照的部分公司: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這27家公司中有現在非常有名的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等,也有很多公司漸漸消失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可以在一批獲取支付牌照的公司,在當時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後期隨着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第三方支付牌照成爲了 IT 巨頭的標配,往往一個支付牌照在市場上就可以賣到數億。

2015年8月份,央行註銷3張支付牌照,結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發不撤”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從第一批續展決定至今,央行共註銷了28張支付牌照。

目前市面上剩餘243張牌照正常運營,其中113家僅支持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一項業務,且絕大多數還受到地域限制;支持全國範圍銀行卡收單的僅剩37張,支持移動支付的僅有48家,而同時具備開展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和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的僅有26家。

4、支付牌照

自從2011年5月3號,人行對第三方支付納入監管之後,央行將支付牌照共分爲七種類型:

  • 預付卡受理
  • 預付卡發行
  • 移動電話支付
  • 互聯網支付
  • 固定電話支付
  • 銀行卡收單
  • 數字電視支付。

其中,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又合稱爲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和銀行卡收單又分爲地域性和全國性,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以地方性爲主。 據統計,在243家支付機構中,僅有6傢俱有全國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許可,分別是:資和信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開聯通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裕福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海南新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統計,243家支付機構共擁有535張支付牌照。其中"預付卡發行"150張,"預付卡受理"155張,兩者的佔比之和超過50%;其次,"互聯網支付"牌照共110張,佔比21%。 以下爲七種支付牌照類型的佔比情況: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其中牌照中,我們可以按照最常使用的業務類型分爲三類:

網絡支付

依託公共網絡或專用網絡(B2C\C2C)在收付款人直接轉移貨幣資金的行爲,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如支付寶、財付通、快錢)

網絡支付盈利來源於交易佣金和備付金的存款利息。一方面,通過在線支付,網絡支付的服務商主要收取交易佣金,佣金率與收單業務相當。另一方面,利潤源於備付金利息收入(當然現在這個收入沒有了,我們後面來講)。

銀行卡收單

通過銷售點(POS)終端等爲銀行卡特約商戶代收貨幣資金的行爲,爲商戶提供收單清算服務。 (如支付通、拉卡拉等)

收單企業有合作的收單銀行,對於收單銀行自己持卡人的交易,收單銀行自己處理,其他銀行的交易,由合作收單銀行轉接到銀聯,銀聯轉接到其他髮卡行處理。

預付卡

指由發行機構發行的,可在商業服務業領域使用的債權憑證,具體表現爲購物券或消費卡。劃分爲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單用途預付卡只能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使用(如沃爾瑪、家樂福卡),多用途預付卡是由第三方髮卡機構發行,跨法人使用的預付卡種類(如北京資信商通卡)。盈利來源於一是支付手續費;二是可以實現資金沉澱,賺取其他投資收益;三是隱祕收入,即過期預付卡里的剩餘資金。

跨境支付牌照

2013年3月,×××局曾下發《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允許參加試點的支付機構集中爲電子商務客戶辦理跨境收付匯和結售匯業務。

2013年9月,國家外管局發放了首批17張跨境支付牌照。2014年,第二批共5家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得跨境支付牌照。進入2015年,跨境支付走向了法制化和規範化道路。

2015年底,獲得該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爲27家。隨後的2016年,跨境業務試點企業數量維持不變。直至2017年春季,外管局才批准3家參與跨境試點。自此,擁有跨境支付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達到30家。

跨境支付包括境外線下消費、跨境轉賬匯款、跨境網絡消費三種途徑。而第三方支付中的跨境支付平臺也是跨境轉賬匯款3種主要途徑之一,另外2種途徑分別爲商業銀行和專業匯款公司。

下圖爲擁有牌照的代表性公司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目前的市場上,網絡支付牌照最爲值錢,得益於中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用場景廣泛;銀行卡收單牌照主要適用於線下 Pos 機類業務發展,是我國第三方支付最早的商業模式,但隨着移動支付的發展,對線下收單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全國的收單牌照也非常值錢;預付卡作爲特定行業的使用,相對來講使用場景較少。

作爲金融業的基礎設施,支付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業內人士向第一消費金融表示,像螞蟻金服這樣的公司的估值,超六成是支付業務貢獻,因爲處於整個螞蟻金服生態的核心地位——流量入口。

支付連接資金、人、企業和行業,在這個過程中經用戶授權收集的數據可以讓支付企業“立足支付,深耕行業”。一些具備多張支付牌照,或者牌照具有較多支付業務資質的機構,有非常好的前景。

5、第三方支付參與者

第三方支付做爲支付的中介,下游連接客戶和商戶,上游連接銀/網聯和髮卡行。第三方支付內部有三個關鍵的團隊,運營負責服務代理商、商戶接入;風控負責審覈商戶資質,風險交易、防控反洗錢、盜卡等情況發生;結算團隊負責給代理商分潤、商戶資金結算等。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客戶,作爲普通的購物者,我們都充當着客戶的角色,在線上購物時在商戶提供的平臺中使用第三方支付進行付款購物;在線下商場、商超、商店等購物時使用 Pos 機、智能 Pos 等設備刷卡交易。

商戶,商戶可以分爲大商戶或者小商戶,小商戶一般爲小商代、小超市的業主或者稍微大一點可以是連鎖飯店、連鎖企業等,這類的商戶一般都是通過代理商來接入到第三方支付的系統中;大型商戶,比如滴滴、美團這類大型平臺都是第三方支付爭奪對象,一般都有對應的優惠政策,由第三方支付和大型商戶直接簽約。

代理商,代理商一般多存在於線下收單業務中,大型代理商一般都自己的 Pos 設備,營銷運營團隊,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代理商合作,代理商發展商戶,當發展的商戶產生交易時,在收取商戶的手續費中拿出一部分來分給代理商,行業內成爲分潤。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支付通道,幫助商戶對客戶進行收款,中間賺取交易手續費。

卡組織,卡組織全稱銀行卡轉接清算機構(又稱信用卡組織/銀行卡組織),由成員組成的國際性或區域性支付卡組織,授權成員髮卡,受理商戶的卡交易,擁有並經營自己的國際區域處理網絡。

銀行卡組織本身並不髮卡,而是由加入銀行卡組織的金融類機構會員(主要是銀行)來發行各種卡片,並且會提示其會員機構們開發新的支付產品和技術。持卡人的相關關係也有各金融機構自己負責管理。

卡組織負責建設和運營全球或區域統一的支付卡信息交換網絡,負責支付卡交易的信息轉換和資金清算,制定並推行支付卡跨行交易業務規範和技術標準。

用大白話講就是,聯合各大銀行創辦這樣一個組織,組織內的成員銀行,都必須按照我的交易標準、支付協議來開發接口,這樣各大銀行相互交易時就可以通過一個標準的平臺來負責支付、結算、清算。

卡組織的成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夠讓全球的交流與溝通變得更爲先進便利化,使得世界能夠融合在一起。在國外進行旅遊的人只要通過使用國際卡組織所簽發的信用卡就能夠進行透支消費,讓他們不必在擔心不同幣種不同銀行支付的問題。

世界上有六大銀行卡組織,其中最大的就是 VISA 和萬事達,也包含中國的銀聯。

髮卡方,主要職能是向持卡人發行各種銀行卡,並通過提供各類相關的銀行卡服務收取一定費用。通過發行銀行卡,髮卡機構獲得持卡人支付的信用卡年費、透支利息、持卡人享受各種服務支付的手續費、商戶回佣分成等。

髮卡方一般就是各大銀行,髮型的貸記卡和借記卡,不管我們使用哪個銀行的銀行卡,在進行支付交易的時候,髮卡方都會從中收取一筆手續費。

大家注意,在這參與的六個角色中,只有一個角色需要付出手續費就是商戶;客戶按照正常的商品價格去付費,並沒有多支付其它餘額;代理商、第三方支付、卡組織和髮卡行都是需要從交易中收取手續費。

那麼商戶爲什麼願意多付出這筆交易呢?原因是它不得不這樣,當大部分銷售者都習慣無現金支付時,如果商戶不提供無現金支付途就有可能會損失這筆交易,特別是線上交易時,他沒有選擇。這就是商戶成爲唯一被薅羊毛的角色,但其實真正的羊毛還是消費者,商戶在獲取的收益中肯定包含了此費用。

在這裏就不得不提到收單行業7:2:1分成模式,現在一般的商戶收付費都在千6左右,那就意味着每交易1000元錢,商戶需要付出6元左右的手續費。那麼這筆收付費如何分配呢?

手續費常規按721進行分,7爲髮卡行,2爲收單行,1爲銀聯,也就是髮卡行收取手續費的70%、第三方支付收取手續費的20%,銀聯收取手續費的10%。但一般第三方支付大多都依賴於代理商來發展商戶,因此第三方支付的收取的20%還需要給代理商分成。

現在線下收單業務已經是一片紅海,如果僅僅依靠交易的手續費來盈利,面對現在移動支付的大沖擊,以後越來越難以爲繼。

6、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

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機構是×××及其分支機構,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監管。以《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爲政策核心,人民銀行爲主導,行業自律管理、商業銀行監督爲輔。由於第三方支付的迅猛發展,從2014年開始,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規範,如2015年12月出臺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明確了第三方支付行業只能是中國支付體系的補充,作爲非銀支付機構,小額、便捷是其本質,需要做好客戶信息安全、資金安全,以及風險防範。2016年開始的互聯網金融整治,包含了第三方支付行業,央行出臺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從支付牌照的收緊,到96費改執行,再到二維碼支付的開閘放水,監管部門出臺的政策都是針對此前行業亂象的整頓,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良性發展。

備付金管理

我國相關監管制度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只能在一家銀行開立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且其分支機構不得另外開設備付金賬戶。禁止第三方支付機構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戶備付金,並要求其按照備付金專用賬戶的利息總額計提風險準備金。

爲什麼央行要建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制度呢?主要是保障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一方面保障客戶資金安全,防止備付金被支付機構用於違規用途,比如被第三方支付機構擅自挪用、佔用、借用客戶備付金等;另一方面保證資金流動性的需求,防止支付機構因第三方支付 所產生的沉澱資金的 流動性風險。

統一清算

此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爲繞開銀聯,與多個銀行建立合作關係,逐步具備了跨行清算的功能,這加大了央行掌握資金流動性的難度,這一模式也成爲洗錢、套現獲利、詐騙盜取資金的溫牀,造成了支付和金融市場混亂。自2017開始,監管文件頻發,“斷直連”已成爲板上釘釘的事情。

直連:指第三方支付直接與商業銀行做對接,如果是本行交易直接完成,如果是跨行交易由商業銀行在上送到銀聯進行交易。

間連:指第三方支付與銀聯繫統相連接,當發生POS消費時,此交易信息先送至銀聯主機系統,由銀聯繫統自動判斷後直接送相關的髮卡銀行,然後信息再沿路返回。

創新業務

隨着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二維碼支付、聚合支付這些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隱藏着風險。2017年監管密集出臺有關聚合支付、二維碼的法律法規,引導行業的合理發展,防範創新業務帶來的風險。

在所有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第三方支付是監管最早落地,牌照和管理體系最爲健全的一個大分支。 2018年業內監管進一步趨嚴,在支付行業內監管目的更加明確,即:讓更多的創新發生在走正道、合規且能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中。進而形成一種良幣驅逐劣幣的態勢。

監管意圖對第三方支付可能產生的影響

行業洗牌

已掌握市場優勢資源的企業將在未來繼續掌握更多資源,第三方支付將產生3-5家巨頭企業引領市場,與其他體量較小的支付機構拉開差距,它們在支付鏈條上的強強聯合又使得強者愈強,而體量較小的支付機構可能會專注於某一特定客戶羣體、特定行業的支付需求。

創新方式

未來在支付業務自身的創新層面上,將更加集中在已有支付方式的效能提高領域,集中到現有支付形式的開級上繞過各類監管紅線,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創新將會受到一定抑制。

企業服務

無論是聚合支付公司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更加重視對企業客戶的服務,將自身系統能力向外輸出已經成爲行業共識,尤其在監管強化支付牌照功能性的基礎上,聚合支付公司將更加積極的向企業服務平臺轉型。

7、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參與者的盈利模式

產業鏈的不同環節賺取不同利潤,第三方支付企業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電商平臺支付解決方案;電商交易商戶交易佣金;沉澱資金利息收入等。銀行的核心業務是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支付清算和電子銀行業務只是銀行中間業務中的一小部分,該類業務佔銀行業務收入的佔比非常小。

銀聯:核心商業模式有銀行卡收單跨行交易手續費分潤;ATM 跨行取款收費;非金融機構支付清算;銀行卡發行品牌服務(類似冠名)。

商業銀行:銀行卡交易髮卡行手續費分潤;銀行卡交易收單行手續費分潤;電子銀行轉賬等手續費;快捷支付手續費分潤支付。

第三方支付企業:電商交易商戶交易佣金;電商平臺支付解決方案;沉澱資金利息收入等。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盈利模式

支付清算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業務,是幫助實現資金轉移支付的工具。銀行對電子銀行等業務的發展是爲了更好的服務由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而產生的存量客戶;電子支付作爲第三方支付的根基,其要做到以支付產品去吸引用戶,留住用戶,所以在支付產品的開發、流程的優化的迫切性要遠高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類業務在銀行電子支付業務之先,銀行並非一定要通過支付數據的開發拓展新的業務模式,其對數據資源的重視和利用程度不如第三方支付。對於第三方支付企業,其盈利模式如下圖所示: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2017年1月13日,央行下發通知,要求集中存管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以後支付機構不能自由支配客戶的備付金了,支付機構靠將備付金拿來投資獲取收入的“吃利差”模式面臨終結。

面對盈利難的現狀,銀行卡收單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選擇另外一個途徑來盈利,那就是跳碼,這個碼是什麼碼呢?就是 MCC。

MCC 又稱商戶類別碼,它由四位數字構成。由收單機構爲特約商戶設置,用語表明銀聯卡交易環境、所在商戶的主營業務範圍和行業歸屬、判斷境內跨行交易商戶結算手續費標準的主要依據。

MCC 由銀聯和發改委參照 ISO 國際標準《金融零售業商戶類別碼》發佈, MCC 大類區別定價的狀況一直未變,不同行業的刷卡費率從0.38%到1.25%不等,甚至還存在零費率的公益慈善類和執行封頂費率的房車批發類,行業價差相當可觀。

根據 MCC 指定相關費率,餐飲娛樂類是1.25%,一般類是0.78%,民生類是0.38%,最低的0.38%和最高的1.25%費率相差好幾倍,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爲了賺取更加高額的收付費,就將餐飲類的交易上送到民生類,行業內俗稱跳碼,通過跳碼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收取更多的手續費。

但跳碼是銀聯禁止的,如果被監管方查到大規模的跳碼交易,會對第三方支付進行處罰,嚴重者甚至會弔銷第三方支付牌照,因此利潤和風險共存。

這些年銀/網連在推費率統一,如果真正實施了費率統一,依靠銀行卡收單的第三方支付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8、第三方支付發展概況

此段摘錄於: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8/548783.html

國外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概況

1996 年,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國誕生,隨後逐漸涌現出 Amazon Payments、 Yahoo!PayDirect、 PayPal 等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以 PayPal 最爲突出,其發展歷程基本代表了北美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縮影。

到 20 世紀 90 年代末,隨着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完善的信用卡保障機制、金融支付系統、發達的物流體系極大促進了 B2B、 B2C、 C2C 等網上交易模式的發展。

21 世紀以來,美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第三方支付的興起,比如知名的 eBay、 Amazon、谷歌等電子商務交易商,相應地也促進了 PayPal、Amazon Payment、 Google Checkout 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繁榮發展。

總體而言,國外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歷程可歸納爲兩個階段:一是依託個人電子商務市場(C to C 市場)起源、壯大和成熟;二是向外部專業化、垂直化電子商務網站(B to C 市場)深入拓展。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概況

階段一:網銀髮展促進行業生長(2005 年以前)

1991年,×××建成全國電子聯行系統,至此,中國的支付體系才初步形成。支付服務出現的契機是工具的普及、 需求增長與銀行落後的系統建設能力之間的矛盾。 2002 年之前,各大商業銀行尚處於網銀業務的發展完善期,向商家提供的支付接口沒有統一的標準, 給商家和消費者造成諸多不便。

2002 年,中國銀聯的成立解決了多銀行接口承接的問題。通過銀行共同分擔成本的方式,地方銀聯向商家提供多銀行卡在線支付統一接口,使異地跨行網上支付成爲可能;而金融網絡與互聯網的接口承接, 則由從電子商務發展而來的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承擔。

該階段,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支付服務爲支付網關模式,即具有較強銀行接口專業技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爲中介方,分別連接銀行和商家,從而幫助消費者和商家在網絡交易支付過程中跳轉到各家銀行的網銀界面進行支付操作。支付網關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自身附加值和增值空間均較小,收入主要來自銀行端手續費的二次分潤。

基於這項制約,第三方機構一方面不斷髮展壯大,以期獲得規模效應;另一方面,不斷尋求業務創新,以期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競爭優勢。至此,銀行卡支付與互聯網支付的商業合作模式初步形成。

階段二:互聯網浪潮推動爆炸式增長(2005-2012 年)

2005 年被稱爲以互聯網支付爲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概念提出的一年,在這一年,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專業化程度、市場規模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較爲顯著的進步。

這一階段,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提供基礎支付服務的同時,開始向用戶提供各種類型的增值服務,例如繳費、轉賬、還款、授信等,第三方支付的概念逐漸被大衆所認同。 2008—2010 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異軍突起,交易規模連續三年持續增長;其中,互聯網支付的發展尤其迅猛。

2011 年,以×××《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發佈及其後非金融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頒發爲標誌,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外延有了進一步延伸,即擴展爲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爲中介機構提供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的非金融機構,包括銀聯商務在內的 27 家企業獲得了×××頒發的首批支付牌照。

至此,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標誌着第三方支付行業合法地位的確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涵義邊界被正式定義,各子行業採用牌照監管,行業進入有序發展階段。

階段三:移動互聯網浪潮醞釀重大變革(2012-2020 年)

2012 年是移動支付突破元年,基於智能手機的 SNS(社會性網絡服務)、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等應用都取得了較大突破,以智能終端和移動網絡爲依託的第三代支付風起雲涌。同時,第三方支付與保險、信貸、證券等金融業務的新一輪互相***和融合正步入快車道,中國第三方支付將進入一個新技術、新金融、新體系、新格局不斷涌現的重大變革階段,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9、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加快增長,從2013年起,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平均以50%的年均增速增長。201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總交易規模達100萬億元。保守估計,2018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超過150萬億元。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兼併重組浪潮

鑑於最近幾年來央行發放牌照的速度明顯放緩,並於《2015 年支付結算工作要點》中明確“鼓勵現有機構併購重組”,針對存量支付牌照企業的收購將趨於活躍。

此外,基於業務類型擴展的需要或者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未來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可能會對規模較小的支付企業進行收購。同時, 由於支付行業鏈條較長,除了獲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兼併重組無牌企業外, 還可能出現軟硬件生產領域廠商、電子商務企業等以併購已獲牌照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方式進入市場。

2011年,央行發放首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自此獲得合法地位。從2016年8月起,在四次續牌中,不斷有支付牌照被註銷。截止2017年12月31日,271張支付牌照下降至243張。早在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續期遭遇延期後,央行明確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

隨着監管收緊,從資本市場的定價來看,牌照價值可見一斑。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7年10月,全國共發生約百起收購或擬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案例,互聯網支付牌照的市場價格約爲4-5億元;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兩項經營業務牌照超過6億元;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資質的牌照價格最高,目前交易價格普遍超過10億元。

支付創新加速從產品端嚮應用端演進

依託大數據在對客戶行爲進行精準分析的基礎上, 線上服務加速向各類生活服務***, O2O 正在成爲支付行業向生活場景***的重要途徑和切入點。隨着O2O 模式的發展,更多的生活場景將被納入支付範疇,促進消費者支付行爲習慣的改變。隨着支付平臺的發展及生態體系的建立,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將主動融入支付平臺的生態圈,相互促進與融合,實現“支付+商業”模式的協同發展。②新型支付習慣成爲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是未來行業創新和爆發性增長的重要領域

傳統的線下支付競爭已處於白熱化狀態,上升空間不如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隨着我國電子商務環境的不斷優越,支付場景的不斷豐富,以及金融創新的活躍,網上支付業務取得快速增長,第三方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也取得了較快增長。 2016 年國內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 54.25 萬億元,同比增速達到 124.27%。

2013-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近年來,移動支付市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因素:

  • A、智能手機作爲移動支付的終端載體,其保有量近年來迅速增加,保證了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衆多移動端應用的快速發展;

  • B、移動支付技術如 NFC 支付、二維碼支付、聲波支付、生物識別技術等相關創新技術不斷涌現,用戶使用體驗和支付安全性均得到顯著提高;

  • C、“線下消費+線上支付”的 O2O 模式在使用習慣上日益被廣大用戶接受,促使移動支付機構加強與線下企業的密切合作,並通過推出各種電子券等優惠活動來吸引線下消費者不斷使用移動支付。

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年呈現爆發性增長,在第三方支付整體行業中所佔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所佔比例上升至54.8%;據新一期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713458.6億元人民幣,而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在2017年前三季度交易規模達178429.3億元人民幣,爲移動支付的四分之一。據測算,2017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比例將進一步上升,有望超過整個行業的60%。

2013-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結構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截至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額已經是美國的11倍。各國愈加重視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在海外的影響,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報告也指出,中國已成爲全球移動支付領導者。隨着我國跨境電商、政策等因素爲第三方移動支付跨境增長提供動力,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在海外發展潛力巨大。

跨境支付將成爲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新的藍海

跨境支付,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因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他方面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需藉助一定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資金跨國和跨地區的行爲。支付機構跨境×××支付業務,即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爲電子商務交易雙方提供跨境互聯網支付所涉的×××資金集中收付及相關結售匯服務。

隨着國民收入的不斷增加,中國民衆對跨境電商、出境旅遊、留學等跨境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跨境支付業務放寬了監管要求,將跨境×××支付試點業務拓展到全國,爲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跨境支付業務創造了便利條件,跨境支付業務已成爲第三方支付機構新的增長點。

在海外市場的開發中,從中國出境用戶切入的方式爲第三移動支付平臺謀得了大幅度的進展。據統計,2017年國慶期間,使用支付寶在境外消費的筆數爲2016年同期8倍多,人均消費金額提升近50%。境外消費主力軍90後用戶人均消費金額達到了1301元;00後人均消費達到532元。

2017年支付寶跨境支付業務增長情況(單位:%)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 2015 年,國內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支付交易筆數爲 4.10 億筆,金額爲 1,453.74 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 687.14%和460.01%。

少數企業佔據行業絕對優勢

目前,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呈現雙寡頭壟斷格局,其他支付機構的集中度在不斷提升。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佔據絕對優勢。據調查,2017年第3季度,移動支付市場中,市場份額前列包括支付寶、騰訊金融、壹錢包、連連支付、聯動優勢、易寶、快錢、百度錢包。其中支付寶佔比53.73%,騰訊金融佔比39.33%,合計超過90%的市場份額。可見,第三方支付行業集中度極高,目前是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天下。

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格局(單位:%)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10、第三方支付併購

2016年8月12日,央行給首批支付牌照續展時宣稱"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這標誌着第三方支付牌照進入存量整合時代。

支付做商業的基礎環節,是每個商業模式都不可繞開的關鍵環節,另外支付數據也會展示公司內部的經營情況,作爲互聯網公司巨頭肯定不願意將這些信息展示給第三方,於是收購牌照成了現在唯一的選擇。

近年來已經年發生多起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購事件,其中不乏互聯網公司。在第三方支付牌照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收購價格也是持續上漲。

從牌照交易案例看,一張經營範圍爲互聯網支付牌照的市場價格約5億元,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兩項經營業務牌照超過6億元,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牌照價值超過10億元。

收購案例中,佈局牌照者,既有唯品會、昆百大A、萬達集團、美團點評、京東等電商、O2O平臺,也有新華金控、鍵橋通訊、民生金科、東方財富、高鴻股份、九鼎投資等金融行業深耕者,還有恆大、美的、小米、滴滴等其他行業巨頭。

26家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的牌照最具“含金量”,美團點評全資收購錢袋寶,耗資超10億元;2014年,萬達集團斥資3.15億美元獲得快錢的68.7%股權。

互聯網支付牌照、手機支付牌照是稀缺資源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其中,只有26家公司同時具備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和移動/固定電話的支付資質,意味着這些公司可以拓展POS收單、PC端支付和手機支付業務,自然被有心佈局獨立支付系統的行業巨頭相中,成了“搶手貨”。

牌照業務功能分佈,重疊擁有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和移動/固定電話的支付資質只有26家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備註:62家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公司,業務含全國和部分地區。擁有互聯網支付和移動/固定電話支付資質的牌照公司有18家;擁有互聯網支付和銀行卡收單業務的牌照公司有22家。

互聯網公司TOP20中,11家已斬獲、5家擬收購

關於第三方支付,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互聯網公司對於支付牌照的熱情只增不減,單從數量上,前20家互聯網公司中,獲得支付牌照的公司已經佔到半壁江山,而剩餘9家互聯網公司中,除網宿(互聯網業務平臺服務提供商)、三七互娛(遊戲運營商)、新華網(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對支付牌照不感冒以外,剩下6家公司中有5家曾均表示非常希望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完善互聯網金融業務佈局。他們或積極準備材料申請,或正在尋求合適收購對象。

第三方支付併購中最貴的一次收購是聯動優勢,聯動優勢以30.39億元的市價,被上市公司海立美達以增發方式全資收購。聯動優勢是全國僅有的26家同時具備“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三張業務牌照的公司之一。

這些互聯網頭部公司依靠掌控的高頻場景,能迅速發展商戶。“只有依託於用戶流量的供給和巨大的交易量,才能迅速積攢支付用戶”,而自有的獨立支付系統,能夠減少對支付寶/微信支付單一渠道的依賴,掌握核心經營數據。

下一步,比支付更大的金融市場是理財和融資,以支付積累的用戶信息和交易數據爲基礎,能夠向個人徵信、消費信貸、理財產品銷售、小微企業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延伸。

相比傳統行業巨頭,大型互聯網綜合平臺、電商公司等,擁有巨大流量和場景優勢以及互聯網基因,獲取資質牌照佈局金融,是不二之選。

互聯網巨頭爲什麼買買買?就像中金公司研究人員總結:主營業務向互聯網金融延伸,支付導流向其它金融業態。

結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金融創新,包括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快錢在內的諸多第三方支付已成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方支付在這短短的幾年間,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餘額寶,微信紅包,收款碼等支付方式一次次地刷新着人們的眼球。網銀支付、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固話支付、ATM支付、NFC近場支付、掃碼支付、點卡支付、預付卡支付以及城市支付服務。各種支付產品滿足了日常生活所需。

在過去,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是中國“舊金融”的代表,長期以來一直憑藉准入門檻佔據金融業的半壁江山,但總體上服務人羣主要爲中高淨值人羣。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將互聯網與銀行鏈接起來,加速了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同時沉澱的大量用戶數據構建了數字普惠金融最重要的風控體系。基於數據和徵信,纔出現以P2P、消費金融爲代表的數字普惠金融,作爲中國“新金融”的代表,它們能夠更直接觸達普通大衆。

同時,作爲商業活動的最後閉環,第三方支付正在演變成商業的基礎設施,只有掌握了支付流才能說掌握了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才能對數據進行挖掘和應用衍生出相關的增值服務。因此,越來越多的巨頭們將支付納入商業生態之中,和電商、線下商業、物流、雲服務等方面一起構成一個沒有天花板的生態網絡。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第三方支付未來的發展空間都是巨大的,在C端支付雙寡頭格局已定的當下,誰能領跑充滿競爭的B端支付更值得我們的期待。

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