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班主任與老闆娘的那些事

最近,因爲時間緊,中午下班後總在街上逛着吃飯。久而久之發現一些問題,教學竟跟開店一樣,當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跟當老闆娘一樣一樣滴。

1.老闆娘熱情有禮,主事公道,原則性強。班主任也得這樣。

每次去吃重慶小面,人家老闆娘都熱情打招呼,親切感十足,去的次數多了,老闆娘自然套路,像一家人一樣,從來不嫌棄你只一個人占人家一整張桌子,也不嫌棄你點的食物少,消費低。

一次有人入店,老闆娘熱情招待,那人卻火急火燎的讓老闆娘趕快上飯菜,老闆娘一口咬定得有個先來後到,一個一個的上。那人瞪眼,看大家都在看他,頓時沒了氣焰,安坐下來。我不僅爲老闆娘點贊,說實話,這有些得罪人,有點向外趕客的意思,跟那些圓滑委蛇之人相比,我喜歡這老闆娘的風格。

相比較之下,當老師也得如此。對學生、對家長要溫文爾雅,親切備至,笑容滿面。但遇到學生做人出事、學習上的事,原則性得強,遇到家長無禮要求時,得公平公正的對待。

不要在“體罰有罪”的今天對學生的行爲聽之任之,不要在“家長是上帝”的今天,聽盡家長們的指揮,應付公事罷了。要通過學生教育家長,要開家長會引導家長,畢竟在教學孩子方面你下的功夫比較足,畢竟你是外人,家長有時會當局者迷。

2.在街上久了,吃來吃去還得去重慶小面,食物實在,花樣多,不吃這樣吃那樣。當老師也是這樣,講課講理都得有湯有料,旁徵博引,這句不頂用那句頂用。班級活動多樣化,不學這樣,學那樣。

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文章提到:“教育學生要多方設計,在活動中師生、生生互相引導,老師不要講一堆正確的廢話。(我做了點修改)”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說一千遍“我愛你”,不如下碗麪來的實在。活動中的互助合作,互相進步,本來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更何況,孩子本來就喜歡探究新鮮事物,不能老吃一樣的飯。

3.我問老闆娘生意爲何如此紅火,她只是笑。我就問她,怎麼又新上了“麻辣香鍋”。她說,新學習的,學了好久才幹擺在桌上。我想,當老師不也得這樣?你得多學習,纔能有更多的創設,才能讓你的班級蒸蒸日上。

老師和學生一樣要發揮你的特長,老師的特長是什麼呢?

老師最擅長的就應該是學習。有一點我是想不明白的,當老師說“我不會”的時候,他是怎樣教育那個向他說“我不會”的學生的。

一個吃飯都在思考教學的人,吃出來的一點感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