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客戶明白專業的事就要專業人做,銷售就成功了一半

最近公司在推廣新項目,是一款針對留學生的法律服務。在推廣過程中,收到一些客戶的反饋。

比如一些家長說:孩子已經大了,自己能管好自己,不會出問題的;孩子很乖,你們法律服務裏說的那些事根本不可能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出事以後再找律師就好了,不需要現在提前花錢買;在美國有親戚,親戚會幫我們看着孩子的。

又比如一些學生說:有問題我會跟父母說,父母會幫我找人解決;有很多學長學姐在美國讀書,該瞭解的他們基本上都告訴我了;到了美國遇到困難找學長學姐就可以,等等。

這些話初聽好像沒有問題,對啊,有了問題肯定是先找父母,父母是我們的第一重保護。到了美國有熟人、親戚和朋友,他們也能幫忙。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在異國他鄉一旦遇到問題和困難,父母、親戚、朋友,真的能第一時間幫到你嗎?不一定!

原因有三個:
第一,遠在國外,真的遇到困難,父母其實鞭長莫及;
第二,親戚、朋友也有自己的事情,不一定能隨時隨地來幫你解決問題;
第三,在發生問題的當下只有你自己,如果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解決問題,可能會錯過最佳解決問題的時間。

我們成熟的標誌不是年齡一天天在變大,而是在經歷時間的打磨之後,我們漸漸變得獨立自信、能自己保護自己照顧自己,甚至能夠幫助和影響周圍的人。所以在遇到困難之後,我們是不是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同時想到解決方案,事過之後我們能夠迅速調整好狀態,繼續積極的生活和工作,這些纔是我們要關注和思考的。這樣的能力和素質,只有通過認真學習、親身實踐、深入思考才能做到。

人成長的過程其實都是要靠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只能作爲輔助。但爲什麼很多人對法律服務不以爲然呢?這跟我們的普法教育不多有關,也跟客戶的經歷和認知習慣有關。以前,人們解決問題,可能更多的不是靠規則、靠律師,而是靠朋友、靠關係。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但有些客戶的認知還是需要我們努力來做一些思維意識的建設工作。

所以,這個法律服務的項目在成功銷售給客戶之前,我們必須要做好五件事:

一、把項目研究透,掌握每一個細節

知道每一項服務內容具體做什麼,什麼時候啓動,使用次數和時限,是否有其他費用。客戶會在哪些場景用到該服務,能幫客戶解決什麼問題,給客戶帶來哪些好處。以往成功案例都是針對什麼類型的客戶,用了什麼案例,客戶對哪些內容有興趣,對哪些內容認爲沒必要或不值得,銷售是如何應對的。

二、理解客戶的立場,力求爲客戶解決問題

銷售過程就像一場辯論賽,銷售是正方,認爲產品都很好;客戶是反方,處處要看產品的不足和不值得。銷售又跟辯論賽不同,不同的地方在於銷售人員要和客戶站在同一立場去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用產品和服務爲客戶解決問題。

三、用專業知識解鎖客戶的心防

銷售法律服務產品,自己不懂法律常識,這怎麼都說不過去。雖然有專業律師,但是當客戶帶着問題來,銷售顧問要充當第一道解鎖工具,幫助客戶認識我們的產品,引領客戶感受到我們產品的價值,這樣才能把鎖在客戶心門上的鎖打開。鎖打開,購買的事纔好談。

有的人會說:我只是銷售,不是法律顧問,憑本事賣產品就夠了。單靠一張嘴忽悠客戶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的客戶見過的產品和銷售越來越多,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不少,如果我們不能在專業上走在客戶前面,就只能被客戶拋棄。

四、幫客戶建立專業意識,明白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做

遇到困難,客戶習慣了找親戚、朋友幫忙,這是以往經歷形成的習慣。但是留學生初到美國,很多事情親戚、朋友解決不了。就像理療按摩一樣,如果在醫院理療按摩,或者找專業的技師按摩,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通過穴位、經絡進行治療。如果自己在家隨便按一按,不知道穴位、力道也掌握不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法律和醫療、教育一樣,專業的事必須由專業的人來做。我們需要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通過一系列的問答、案例,讓客戶意識到這個重點。也因此,當產品對專業度要求較高的情況下,銷售人員對專業的掌握至關重要。

五、做好銷售的基本工作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瞭解客戶需求、個人儀容儀表、話術、流程、操作步驟、溝通能力等等,這些銷售的基本功是做好銷售的前提。做好這些,才能讓前四步過渡得更順暢,提高銷售成功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