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底盤行走技術 助力服務機器人產業爆發

 

隨着服務機器人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人格化”機器人越來越明顯,未來,服務機器人代替人工工作勢不可擋,有業內人士預測,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服務機器人產業會得到大規模的爆發,人對機器人的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來越高。

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似乎比我們想象的要快

不知何時開始,附近的餐廳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來充當服務員了,“能說會走”還有類人的模樣,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駐足,不禁感慨,服務機器人的時代就要來了。

在2018年的下半年,主打以智慧概念的機器人餐廳一度火爆,他們分別是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海底撈智慧餐廳、上海嘉定區的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南翔店,以及天津的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在這些餐廳中,送餐機器人與顧客們接觸緊密,致使這三家餐廳成爲服務機器人落地的經典案例。

 

其實,早在兩三年前,機器人餐廳就曾火爆一時,當時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都出現了多家服務機器人餐廳,由機器人代替人工來服務,但由於當時的機器人技術不夠成熟,部分的餐廳機器人只能按照既定軌跡運行,並頻頻發生故障,導致機器人直接被解僱,重新重用了人類員工。

經歷了兩年多的場景磨合,機器人代替人工工作似乎越來越得心應手了,不僅有負責配菜的機械臂,還有將產品配送到餐桌的送餐機器人,以及收殘機器人。但在餐廳場景下,送餐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領域接受度最高的機器人了。

從技術層面來講,餐廳場景對機器人提出了兩大考驗

送餐機器人的主要作用是將菜餚從廚房送到就餐者桌邊。基於這種餐廳範圍內的配送要求,從技術層面上講,餐廳場景對機器人提出了兩個考驗:一是自主導航定位,將菜品從配送間送到訂餐的餐桌附近,二則是主動避障,也就是在配送的路途中,躲避行人和障礙物。這兩點正好對應着現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而目前在服務機器人行業裏,基於激光雷達或者視覺模塊的不同的SLAM算法已是層出不窮。但目前視覺 SLAM 仍是未來研究的主流方向,而激光SLAM是相對較爲成熟的定位導航方案。

國內思嵐科技一直以來以激光SLAM定位導航技術爲核心,致力於提供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解決方案及高性價比激光雷達。更側重於服務機器人行業,以及配套的定位導航系統。以這兩個爲核心,有兩個應用點,一個解決方案針對的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另外一個是針對相對完整的通用型平臺。就像商用機器人要解決的問題,陌生環境下機器人怎麼樣繪製地圖信息,怎麼樣繪製位置信息,這也是重要的自主定位導航,或者SLAM技術解決問題。

 思嵐科技機器人定位導航方案

這個問題現在有很多方案,思嵐科技長久以來以激光雷達爲主,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幫助機器人獲取所在環境的位置和輪廓信息,繪製釐米級別的高精度地圖,配合單模塊化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系統slamware,可使機器人實現自主定位、自動建圖、路徑規劃與自動避障,確實解決機器人自主行走難題。

爲減少開發時間和降低開發成本,思嵐科技還推出了整合多項基礎功能的成熟機器人底盤,以機器人底盤ZEUS來說,其採用國內領先的SLAM技術外,還融合了激光雷達、深度攝像頭、超聲波、防跌落等多種傳感器數據,配合導航算法,更能靈活的規劃行走路線。

 思嵐科技機器人底盤

當雷達掃描區域上方出現障礙物時,將使用融合導航技術,通過深度攝像頭、超聲波、等傳感器全面感觀周圍環境,規避障礙物並重新規劃路線。利用超聲波傳感器精準探測玻璃、鏡面等高透材質障礙物,從而在靠近這些物體前及時避讓。

在獲取自身定位、地圖數據後,機器人底盤ZEUS採用了思嵐科技自主研發的SLAMWARE自主定位導航算法,融合多傳感器數據,可實現自主避障、規劃路線,在各種障礙物之間穿梭自如。

結語

在服務機器人發展的現階段,底層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發展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從第一代遙控式機器人到第二代按照預設程序行走的機器人,再到目前的通過各類傳感器技術來獲取環境信息,利用定位導航技術做出路線規劃的智能移動機器人,機器人自主行走技術已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隨着底層行走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我們將會在越來越多場所看到服務機器人的身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