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兩種存儲引擎: MyISAM和InnoDB 區別

MyISAM是MySQL的默認數據庫引擎(5.5版之前),不過,在這幾年的發展下,MySQL也導入了InnoDB(另一種數據庫引擎),以強化參考完整性與併發違規處理機制,後來就逐漸取代MyISAM。

MyISAM和InnoDB兩者之間有着明顯區別,簡單梳理如下:

1) 事務支持
MyISAM不支持事務,而InnoDB支持。InnoDB的AUTOCOMMIT默認是打開的,即每條SQL語句會默認被封裝成一個事務,自動提交,這樣會影響速度,所以最好是把多條SQL語句顯示放在begin和commit之間,組成一個事務去提交。

MyISAM是非事務安全型的,而InnoDB是事務安全型的,默認開啓自動提交,宜合併事務,一同提交,減小數據庫多次提交導致的開銷,大大提高性能。

2) 性能

MyISAM:強調的是性能,每次查詢具有原子性,其執行數度比InnoDB類型更快,但是不提供事務支持。
InnoDB:提供事務支持事務,外部鍵等高級數據庫功能。 具有事務(commit)、回滾(rollback)和崩潰修復能力(crash recovery capabilities)的事務安全(transaction-safe (ACID compliant))型表。

3)表鎖差異
MyISAM:只支持表級鎖,用戶在操作myisam表時,select,update,delete,insert語句都會給表自動加鎖,如果加鎖以後的表滿足insert併發的情況下,可以在表的尾部插入新的數據。
InnoDB:支持事務和行級鎖,是innodb的最大特色。行鎖大幅度提高了多用戶併發操作的新能。但是InnoDB的行鎖,只是在WHERE的主鍵是有效的,非主鍵的WHERE都會鎖全表的。

MyISAM鎖的粒度是表級,而InnoDB支持行級鎖定。簡單來說就是, InnoDB支持數據行鎖定,而MyISAM不支持行鎖定,只支持鎖定整個表。即MyISAM同一個表上的讀鎖和寫鎖是互斥的,MyISAM併發讀寫時如果等待隊列中既有讀請求又有寫請求,默認寫請求的優先級高,即使讀請求先到,所以MyISAM不適合於有大量查詢和修改並存的情況,那樣查詢進程會長時間阻塞。因爲MyISAM是鎖表,所以某項讀操作比較耗時會使其他寫進程餓死。

4) CURD操作
MyISAM:如果執行大量的SELECT,MyISAM是更好的選擇。
InnoDB:如果你的數據執行大量的INSERT或UPDATE,出於性能方面的考慮,應該使用InnoDB表。DELETE 從性能上InnoDB更優,但DELETE FROM table時,InnoDB不會重新建立表,而是一行一行的刪除,在innodb上如果要清空保存有大量數據的表,最好使用truncate table這個命令。

參考: 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685355.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