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介紹--文件系統管理

1.硬盤的邏輯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每個扇區的大小書固定的。爲512Byte。扇區也是磁盤的最小存儲單位。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硬盤的大小使用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每個扇區的大小。這樣的公式來計算,其中磁頭數,表示硬盤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可以理解爲硬盤有幾個盤面,然後✖️二,柱面數表示硬盤每一面盤片有幾條磁道;扇區數表示每條磁道上面有幾個扇區,每個扇區大小一般是512byte。
硬盤接口
IDE硬盤接口,也稱作爲ATA硬盤或者PATA硬盤,是早期機械硬盤的的主要接口,ATA133硬盤的理論速度可以達到133Mb/s,IDE硬盤接口。
SATA接口,是速度更高的硬盤標準,具備了更高的傳輸速度,並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目前已經是SATA三代,理論速度達到了600Mb/s
SCSI接口:廣泛應用在服務器上面,具有應用範圍大多任務,寬帶大,cpu佔用率低以及支持熱插拔等優點,理論傳輸速度達到320Mb/s。
文件系統
1.Linux文件系統特性:
super block:記錄整個文件系統的信息,包括block於inode的總量,已經使用 的inode和block的數量,未使用inode和block數量,block於inode的大小,文件系統的的掛載時間,最近一次寫入時間,最近一次的磁盤檢驗時間等等
date block (數據塊 也稱作爲block):用來實際保存數據的(櫃子的隔斷),block的大小和數量在格式化後就已經決定了。不能改變。每個block只能保存一個文件的數據,要是文件數據小於一個block塊,那麼這個block的剩餘空間不可以被其他文件佔用,要是文件數據大於一個block則佔用多個block。windows中磁盤的碎片整理工具就是把一個文件佔用的多個block塊。儘量整理到一塊。這樣可以加快讀寫的速度。
inode(i 節點相當於櫃子上面的標籤):用來記錄文件的權限(r,w,x),文件的所有者和屬組,文件的大小,文件的狀態改變時間,文件的最後一次讀取時間,文件的最後一次修改時間,文件的數據真正保存在block編號,每個文件需要佔用一個inode號。
2.Linux常見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 描述
ext Linux中最早的文件系統,由於在性能和兼容上面具有很多缺陷,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ext2 是Linux文件系統的升級版本,RedHat Linux7.2 版本以前的系統默認都是ext2文件系統,於1993年發佈,支持最大16TB的分區和最大2TB的文件
ext3 是ext2文件系統的升級版本,最大的區別就是帶有日誌功能,以便在系統突然停止時提高文件系統的可靠性,支持最大16TB的分區和最大2TB的文件。
ext4 是ext3文件系統的升級版本。ext4在性能,伸縮性和可靠性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進,ext4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比如向下兼容ext3,最大IEB文件系統和16TB文件,無限數量子目錄,Extents連續數據塊概念,多塊分配,延遲分配,持久性預分配,快速FSCK,日誌校驗,無日誌模式,在線碎片模式,inode增強,默認啓用barrier等。他是centos6.x默認文件系統
xfs xfs最早針對IRIX操作系統開發,是一個高性能的日誌型文件系統,能夠再斷電以及操作系統崩潰的情況下保證文件系統的數據的一致性。它是一個64位文件系統,後來進行了開源並且移植到Linux操作系統中,目前centos7.x將XFS+LVM作爲默認的文件系統,據官方所稱,XFS對於 大文件的讀寫性能較好。
swap swap是linux中用於交換分區的文件系統(類似於windows中的虛擬內存,)當內存不夠使用時,使用交換分區暫時替代內存,一般大小位內存的2倍,但是不要超過2GB,它是Linux的必需分區。
NFS NFS是網絡文件系統的縮寫,是用來實現不同主機之間文件共享的一種網絡服務,本地主機可以通過掛載的方式使用遠程共享的資源。
iso9660 光盤的標準文件系統。Linux要想使用光盤,必須支持iso9660文件系統
fat 就是windows下的fat16文件系統fat16系統,在linux中識別爲fat
vfat 就是windows下的fat32文件系統,在Linux中識別爲vfat,支持最大32GB的分區和最大4GB文件。
NTFS 就是window是下的NTFS文件,不過Linux默認是不能識別NTFS文件系統的,如果需要識別,則需要重新編譯內核才能支持,它比fat32文件系統更加安全,速度更快,支持最大2TB的分區和最大64GB的文件
ufs Sun公司的操作系統Solaris和SunOS所採用的文件系統
proc Linux中基於內存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來管理內存存儲目錄/proc
sysfs 和proc一樣,也是基於內存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來管理內存存儲目錄/sysfs
tmpfs 也是基於內存的虛擬文件系統,不過也可以使用swap交換分區。

常見的硬盤管理命令
1.df命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項:
-a :顯示特殊文件系統,這些文件系統幾乎都是保存在內存中的,如/proc,因爲是掛載在內存中,所以佔用都是0
-h:單位不再只是用MB,而是換算成習慣單位。
-T:多出了文件系統類型一列。
du命令:
du [選項] [目錄或者文件名]
選項:
-a:顯示每個子文件的磁盤佔用量,默認只統計子目錄的磁盤佔用量。
-h:使用習慣單位顯示磁盤佔用量,如KB,MB或者GB等等。
-s:統計總佔用量,而不是列出子目錄和子文件的佔用量。

du和df的區別:du是用於統計文件的大小,統計的文件大小是準確的,df是用於統計空間大小的,統計的剩餘空是準確的。
lsof | grep deleted 查看被刪除的文件,然後一個進程一個進程的手工kill也是可以的。
**3.fsck文件系統修復命令**
	fsck -y /dev/sdbl

4.顯示磁盤狀態dumpe2fs。
5.查看文件的詳細信息 st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詳細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6.判斷文件類型
file 文件名 判斷文件類型
type 命令名 判斷命令類型
7.fdisk 命令手工分區。
fdisk -l 查看系統所有硬盤及分區。

命令 描述
a 可設置引導標記
b 編輯bsd 磁盤標籤
c 設置dos操作系統兼容標記
d 刪除一個分區
l 顯示已知的文件系統類型,82表示爲Linux swap分區,83表示Linux分區
m 顯示幫助菜單
o 建立空白Dos分區表
p 顯示分區列表
q 不保存退出
s 新建空白SUN磁盤標籤
t 改變一個分區的系統ID
u 改變顯示記錄單位
v 驗證分區表
w 保存退出
x 附加功能(僅專家)

3.partprobe:強制重讀所有分區文件,重新掛載分區文件內所有分區。這不是分區必須命令,如果提示沒有重啓,可以不執行,也可以重啓系統。
4.格式化:建立文件系統 ext3是Linux默認文件系統。
mkfs -t ext4 /dev/sdb1
mkfs -t ext4 /dev/sdb5
mkfs 命令是非常簡單易用的。不過是不能調整分區的默認參數的,這些默認參數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不需要調整,如果想要調整據需要使用mke2fs命令進行重新格式化,命令格式:
mke2fs [選項] 分區設備文件名
選項:
-t 文件系統:指定格式化成那個文件系統,如ext2 ext3 ext4.
-b字節:指定block塊的大小。
-i字節:指定字節/inode的比例,也就是多少個字節分配一個inode。
-j:建立帶有ext3日誌功能的文件系統。
-L卷標名:給文件系統設置卷標名,就不使用e2lable命令設定了。
5.建立掛載點:
mkdir /disk1 ---------/dev/sdb1
6。掛載
mount /dev/sdb1 /disk1
7.查看
mount 查看所有已經掛載的分區和光盤。
fdisk -l查看系統分區。
df 查看分區佔用百分比。
8.自動掛載:
修改自動分區掛載文件。
也可以使用UUID進行掛載,UUID(硬盤同一唯一識別碼,可以理解爲硬盤的ID)
這個字段在Centos5.5的系統中是寫入分區的卷標名或者分區設備名,現在變成了硬盤的UUID,這樣做的好處是當硬盤增加了新的分區,或者分區的順序改變了,在或者內核升級後,仍然能夠保證分區能夠正確的加載,而不至於造成啓動障礙。

9.重啓測試;
mount -a 重新掛載所有內容,用它進行測試。
10.parted命令分區:
Linux系統中有兩種常見的分區表MBR分區表(引導主分區)和GPT分區表(GUID分區表)
MBR分區表:支持最大的分區是2TB;最多支持4個主分區,或者3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
GPT分區表:支持最大18EB的分區,最多支持128個分區,其中一個系統保留分區,127個用戶自定義分區。
不過parted命令也是有點小問題,就是命令自身分區的時候只能格式化成ext2文件系統,不支持ext3系統,那就更不用說ext4文件系統了,不過這沒有太多的影響,因爲我們可以先區分在用mkfs進行格式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