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所聞,所感

   辭別六月,目送學長前輩們的離去,看到了收穫和迷茫的眼神。而我的暑假依然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的老路,懷着一顆好奇而充滿渴望的心態上了南下的火車。下火車的瞬間,感到這個中國火車頭式的一線城市的繁華與發達,瞬間目光被各種沒見過的事物所吸引,覺得自己像一個四五歲的幼童在品味各種的美食似的,一切都是那麼誘人和新奇。就這樣第一眼的印象留給我的是上海的確不愧是上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停留了短短兩天很幸運面試到一家中美企業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質量檢測員,就這樣,上海的打工旅程開始了,遇到的第一位師傅是湖北人,還是一位剛退伍的士官小夥,人很好,教的很細心剛開始還不讓我搞難的。做的很踏實也很細心,當然了身爲徒弟也很認真的學着,人在什麼時候都有這樣的心情,剛接觸的時候覺得很好奇時間也過得很快,自然覺得也很開心愜意咯!人生苦短,一生但求平安。這句話挺能總結我這平淡的人生的。和我一起搭檔的也是一名來自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的大三學長,他顯然比我沉穩的多,勤問勤學,跟着師傅三天就能單幹了,對設備的掌握也熟練的像個老手一樣,我的好勝心也油然而生,於是就勤練,八月一號我也單獨操作起來一臺機器,那時的雙手已經佈滿老繭,一天檢驗的水箱也每天都在突破自己的記錄。此時對這種體驗已經沒了好奇心,只剩下疲憊,每天想着日子怎麼過的這麼慢,真是對我內心莫大的煎熬,除了用聽歌來打發我的空閒時間。還好身邊還有個師傅,上班時能倆人聊着天,有時候他說的話挺有思想的,一個人不在乎你平時有多麼的受人尊敬,和你稱兄道弟的有多少,這使得你不能看清楚有幾個人事真正在乎你的。當你處於一種失意的情況下,雖然就是精神和身體飽受磨礪,但是有一點好處,靜下心,理智的看清楚身邊的人。這點也正應了“捨得”的觀點。我個人最近的已經習慣了孤獨的感覺,不擅長調動自我的積極情緒了。取而代之的是靜靜的一個人想一些東西,理解一下以前學到的一些道理。人這一生會結識很多的人,然而像伯牙與子期這樣的知己,一生若真有可能,那將是莫大的幸運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社會,什麼都有可能,什麼都有所道理,別人的經驗大多可以吸取,而有的卻不能。有的只能是成長成一個真實的自我,別人無可替代和複製,世界上有兩種人會被世人所銘記,一是在歷史發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人,一種是對社會發展起到重大破壞的人,而世界上七萬萬人,佔有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被歷史淡忘的,雖叫淡忘,只是自己的一生被一小部分人記得而已,並不是我們就白來世間一遭。我們自有我們的作用。功成名就也罷,落魄失意也罷,最重要的是在這渾渾噩噩的社會中堅守自我,經歷一些事情,把自己的個性和思想更加豐滿一點。這就是我們絕大數人的人生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