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基本概念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作爲一種距離矢量協議,從開發到現在一直沿用至今,雖然現在使用比較少。但是RIP 還是小型企業使用比較多的,以其配置簡單,易於管理等特點。
RIP 特點: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以跳數來計算最佳路徑;
最大爲15 跳,16 跳則不可達;30 秒週期性新;但是爲了防止在同一時間內更新包過多,因此,思科路由器的更新時間從25-35S不等。默認四條、最多六條的等價負載均衡;
RIPV1:不支持VLSM (更新不包含netmask)、同時路由更新使用UDP端口(520)端口發送廣播包進行更新,本版本不支持認證。
RIPV2: 更新使用UDP端口(520)端口發送組播地址224.0.0.9進行更新、本版本支持認證。
RIP 協議的運行機制:
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是基于貝爾曼-福特算法的。
對於距離矢量路由協議來說,誰是鄰居並不重要。
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將完整的路由表傳給相鄰路由器,然後這個路由器再把收到的表的選項加上自己的表來完成整個路由表,這個叫做 routing by rumor (道聽途說);
因爲這個路由是從相鄰路由器被動地接受更新而非自己主動地去發現網絡中的變化。
更新機制
RIP基本概念
路由器接收到廣播更新後就會查看更新,並將該信息與它當前的路由表進行比較;到新網絡的路由或者到已知網絡並有更好度量值的路由都將被安裝到路由表中;然後繼續向外廣播它已更新過的路由表。距離矢量路由協議關心目的網絡的距離和矢量(路由來源的方向)。在發送更新之前,每臺路由器都將它自己的距離值添加到路由器的度量值中。當路由器接收到一個更新時,它將學到的網絡與接收接口關聯起來。然後路由器將用這個接口來到達相應的目的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