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思維導圖



來源 |  xingoo(ID:xingoo_ml)


李開復寫的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什麼是人工智能,面對人工智能我們要做什麼,算是入門的科普書籍。


微信圖片_20190517132641.png

圖片來源:豆瓣


全書共分爲6個章節,6個主題:

  • 人工智能現狀

  •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

  • 人工智能對人類有威脅嗎

  • 人工智能目前的典型應用場景

  • 人工智能帶來的創新創業機遇

  •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與個人發展


01第一章 人工智能來了


1.png


02第二章 AI復興


2.png


其中有幾個圖非常好,一個是高德納關於技術的路線圖:


3.jpg

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如上圖的曲線所示,一種新科技的研發過程通常是這樣的:初創公司接受第一輪風投,開發出第一代產品,雖然不成熟,但足以吸引一批早期接受者——粉絲。在早期階段,產品的優點被粉絲放大,大衆媒體跟風炒作,將該技術推向一個充滿泡沫的膨脹期。隨着盲目的追捧者激增,跟風研發、生產的初創公司越來越多,產品的不足被無限放大,負面報道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市場競爭中,大批跟風入局的初創公司不是被兼併,就是走向倒閉,只有少數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堅持了過來。跌入低谷後,第二輪、第三輪風投資金注入大浪淘沙後僅存的中堅企業,新一代技術和產品也隨之問世,整個技術曲線步入穩步攀升的平臺期和成熟期,潛在用戶的接受程度也從5%以下逐漸提升到20%到30%,初創企業和風投資本開始迎來高額回報。


另一個是深度學習中圖像處理ImageNet的成績,可以從中看出深度學習的發展:


4.png


2010 年前後,準確地說,是從 2006 年開始,隨着深度學習技術的成熟,加上計算機運算速度的大幅增長,當然,還有互聯網時代積累起來的海量數據財富,人工智能開始了一段與以往大爲不同的復興之路。


2012 年到 2015 年,在代表計算機智能圖像識別最前沿發展水平的 ImageNet 競賽(ILSVRC)中,參賽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識別準確率上突飛猛進。 2014 年,在識別圖片中的人、動物、車輛或其他常見對象時,基於深度學習的計算機程序超過了普通人類的肉眼識別準確率。


最後是一個深度學習樂園中體驗什麼是深度學習的圖片,記憶很深刻,最初接觸深度學習就是被這個流程圖吸引到了。


5.png


這張圖是谷歌著名的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提供的一個網頁版小工具做出來的,工具鏈接:

http://playground.tensorflow.org/#activation=tanh&batchSize=10&dataset=circle&regDataset=reg-plane&learningRate=0.03&regularizationRate=0&noise=0&networkShape=4,2&seed=0.63881&showTestData=false&discretize=false&percTrainData=50&x=true&y=true&xTimesY=false&xSquared=false&ySquared=false&cosX=false&sinX=false&cosY=false&sinY=false&collectStats=false&problem=classification&initZero=false&hideText=false,用人們易於理解的圖示,畫出了正在進行深度學習運算的整個網絡的實時特徵。


03第三章 人機大戰


6.png


04第四章 AI時代:人類如何應對變革


7.png

8.png


本章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自動駕駛,這是目前人工智能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9.jpg


關於人工智能在銀行的多種應用場景的總結也不錯:


10-1.png


最後一個是關於人類的金字塔層級模型,在人工智能發展的當下,金字塔勢必會發生變化,而金字塔上層也會越來越膨脹,所以急需對當下的教育進行變革,來適應未來的發展。


11.png


05第五章 機遇來臨


12.png


在AI時代,這是一個連豬都能飛起來的風口,一波又一波的創業浪潮,在一陣虛幻之後,我們應該思考到底什麼纔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下圖中關於人工智能的佈局也是非常全面了:


13-1.png


06第六章 迎接未來


14.png


這本書算是不錯的人工智能科普讀物。李開復自己說他生錯了時代,如果是現在這個時代,他會創造出更多優秀的算法和模型。


在AlphaGo打敗李世石,ImageNet深度學習大放光彩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就開始新一輪熱潮,有人擔心AI會毀滅人類,有人擔心AI會取代人類造成大面積的失業。前者過於樂觀,其實人工智能裏超人工智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機械姬當中的有意識的機器人,還在遙遠的未來;後者則有些悲觀,因爲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最近的信息革命,雖然工作被大量的機器信息自動化所取代,但是隨之而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職位。


因此,不需要過於悲觀或者樂觀,在AI當下的時代,我們只要保持獨立思考的個性,樂觀的面對新世界就好,借用書的最後一句話——“有思想的人並不會因爲AI黯然失色,因爲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數智物語徵稿啓事.png


星標我,每天多一點智慧

星標備選20190408.gi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