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颗小葱的处世之道

最近小区附近的菜店位置做了调整,那家做了几年的店主搬走了。目前经营菜摊的是个年纪轻些的姑娘。

楼下的大叔、大妈们闲暇时都念叨着这事。有阿姨直接表达着对老店主的好感说:我要换地方买菜了。

我问:这边不是还有卖菜的么。

阿姨说:感觉还是原来那家人好。

“原来的老板娘长的好,态度也好,每次过去都笑笑的,临了还会送几颗小葱或者香菜!”

“他们家的儿子也不错!”

念叨起老店主的好来,阿姨滔滔不绝。

最初这家菜店刚开的时候,总是见精干的父亲和俊朗的儿子在店里忙碌。

儿子称秤、收钱,装袋。父亲有时洒水、扫地,有时帮顾客选菜、剔除老菜叶、或整理着散乱了的菜。

每次进店,父亲和儿子都会自然的招呼,期间或简单问候,或随意聊聊天气、菜价,二人无论是谁结账时都会把零头抹去。

因着父子店铺打理的干净整洁,菜品也新鲜,一来二往的就在几家菜店间固定到这家。

一两年的功夫,儿子俊朗的脸庞变得圆润,身边清瘦的父亲也换成了俊秀的小媳妇。

小店依旧干净整洁。原先在店里忙碌着的父亲变成了儿子。

儿媳妇负责称秤、收钱、打包。依旧是自然的去零,聊天,或一同打趣先前挑剔的阿姨。

不久儿媳妇怀了孕,原本小夫妻打理的店里又变成了年轻的公公婆婆的阵地。

期间因统一规划,小区的商超、菜店换了一次位置,走了些商户,但这个小菜店依然在,老顾客也依旧追随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圆圆的脸上总是带着笑的老板娘在抹零的同时,还会随手多送几颗小葱或是香菜。

有时即便我说不用送了,老板娘依旧热情的装入袋内。

回家后偶尔做饭想起要打个汤时,都能从装菜的袋里扒拉出几根小葱或香菜,每到这时总会开心的念叨,还好老板娘送了……!

最近,买菜时时常听到有顾客们问“那个老板娘做的好好的怎么不做了!”“他们搬到哪里去了?”满是关心。

不知有多少老主顾如楼下阿姨般惦念着老板娘一家的亲和,如我般记得老板娘抹过的零和附送的小葱与香菜。

昨天,我又去买菜,新来的姑娘的菜摊上菜依旧不是很新鲜,有些凌乱。

没有注意前面的顾客问了什么,姑娘笑着解释“我刚做没有经验!”

勉强在菜堆里挑出几样,付钱时见姑娘也随手附送了几颗小葱。我笑着说了声“谢谢!”

心想不知是有人提醒了姑娘,还是姑娘也学来了老板娘的处世之道。

记得小时候,家家都有着自己的自留地。每家都会在地里种上辣椒、西红柿、茄子之类蔬菜。

每到蔬菜下来的时候,菜长的好的人家就会提着篮子挨家给关系好的老乡、亲戚们送自家吃不了的新鲜菜。

直到今天,小伙伴提着满满的一篮辣椒上放着一本书到我家找我玩的情形还记忆犹新。

如今每年回家,阿姨仍会时不时指着桌上的吃食念叨:这个芹菜是谁谁家给的,那个腊肉是某某某家从老家带回来的,还有那个油果子是楼上哪个某某炸的……

也会偶尔拿把青菜或端一盘什么送到要好的邻居、老乡家去,然后端着空碗畅聊半天意犹未尽的回来。

看着老人们在如此的交往中乐此不疲,我们品尝着来自各家的美味自然也不亦乐乎。

如今想来这也许就是我们老百姓之间平实而质朴的处世之道。

更多的我们没有动辄“一个亿”的小目标,每日关乎最多的就是桌前的一粥一饭。

物资匮乏的年代饭菜更多的温暖着的是我们的胃。

而在当今这物流发达、物品丰沛的年代,一蔬一果,一来一往之间,菜已不仅是菜,果矣不仅仅是果了。

几根小葱、一份吃食的送出,它调剂、提炼、传递出的不仅是各种菜式独有的那份鲜香与美味,同时也传递出一份人与人之间平淡而本真的温暖与情谊,更继续着一种朴素的继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