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24年前,新的編程語言,JAVA面世

今天是 2019 年 5 月 23 日,這一年的第 143 天。

1995 年的今天,Sun Microsystems 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編程語言:Java。這種編程語言具有“一次編寫,到處運行”的特性,理想狀況下,只需完成桌面端的開發,程序就能編譯成標準的字節碼,在任何裝有 Java 虛擬機(JVM)的設備上運行——比如後來的智能手機。

Java 的雛形是 Sun Microsystems 公司爲家用電器設計的 Oak 語言。由於當時的市場對智能化家電需求不高,這個項目被暫時凍結了起來。隨着 1990 年代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 1993 年第一款網頁瀏覽器 Mosaic 的出現,公司重新發現了 Oak 的應用前景,而將 Oak 改造爲 Java 的任務落在了計算機科學家高斯林(James Gosling)身上。

在 Java 誕生的時代,主力編程語言是 Fortran、COBOL 和 C/C++。C 語言廣泛應用於商用編程,但它當時還不夠“便攜”,要想同時運行於不同平臺還比較困難。對於需要跨平臺運行的商業應用來說,Java 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發佈後不久,Java 被 IBM 公司採用,成了一種主流語言——更多開發者開始學習、使用和改進,不斷加快它的運行速度。不過,Java 最初宣稱的“一次編寫,到處運行”並沒有完全實現,而是收穫了“一次編寫,到處調試”的調侃。

2009 年,甲骨文公司(Oracle)收購了 Sun Microsystems,同時接手了 Java 後續版本的開發。今年 3 月,甲骨文推出了最新的 Java SE 12。

從最初的網頁開發工具,到後來的藍光播放器、Android 系統、大數據處理,Java 的應用場景不斷延伸,也反映了整個計算機工業的發展。和 24 年前相比,今天的編程語言要豐富得多,但 Java 依然被普遍用於大型企業的應用開發。來自南京學碼思培訓機構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