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最近,華爲遭到美國政府封殺,多個海外高科技公司對華爲“斷供”震驚了全球。與此同時,任正非就美國禁令、5G、芯片等熱點問題的萬字訪談刷爆了朋友圈。

當記者問到,任正非對於“自主創新”的看法時,任正非說,自主創新作爲一種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科技創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的;站在人類文明的基礎上創新纔是正確的。

關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創新,沒有哪裏比全球創新之都硅谷更值得關注。在這個聚集了全球的科技人才、創新資源的地方,人們從世界各地帶來“前人的果實”,通過這裏的創新生態體系裏讓其生長,開花與結果。

那麼,如何在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國家中,形成有助於創新的機制,從而推動社會整體創新?

帶着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硅谷洞察創始人及CEO李攀於5月16日在香港大學SPACE商學院私董會做了深度分享,通過剖析硅谷創新生態中的核心要素、核心機制,來回答自主創新應該如何達成的問題。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圖爲李攀在分享)

首先,硅谷的創新力體現在哪裏?美國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 Amit Seru在他的論文《Measur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ver the Long Run》中將專利數據作爲衡量技術創新的一個指標。

如果以專利作爲一個視角,作爲全球創新中心的硅谷呈遙遙領先之勢。硅谷的專利註冊數一直佔全加州乃至全美的重要份額。

根據硅谷著名智庫 Silicon Valley Joint Venture數據,2017年,硅谷(包含舊金山)的專利申請數佔了全加州的53.7%, 全美的14.9%。此外,在過去的20年中,硅谷的人均專利註冊數也呈大幅上升的趨勢。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硅谷申請的專利比例佔加州和全美的比例)

專利的蓬勃代表着科技創新的興盛。緊跟着科技創新而來的,是資本。2018年硅谷初創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額佔整個加州的風險投資額度的79%,佔全美的45%。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硅谷獲得的風投金額佔加州和全美的比例)

那麼,硅谷蓬勃的創新力的背後是什麼?李攀在分享中對硅谷的創新要素一一道來。

硅谷的創新生態閉環

首先,硅谷作爲全球最頂尖的“創新棲息地”,自身氣場就“與衆不同”。李攀將硅谷的氣場總結爲:注重實效的英才教育,鼓勵冒險、容許失敗的文化,強大的市場,宜人的生活等各種“軟件”,以及數個重要的創新節點,將創新的精神落實爲實踐。

這幾個創新節點分別是:大企業、孵化器、投資機構、高校以及專業的基礎服務機構。而一個個節點又形成了一個生態閉環。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大企業引領創新

硅谷誕生了無數的改變世界的創新商業模式。當中很多都成長爲了舉世矚目的大公司。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但是,在成爲巨頭後,這些企業並不敢放鬆,而是繼續保持自己的創新力,時時對後來的顛覆者保持着警惕。

以Google 爲例。2010年,Google成立了自己的創新部門Google X,致力於探索和研發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產品。近年來,Google X孵化了Google Glass谷歌AR眼鏡、Waymo無人車、還有Project Loon熱氣球互聯網計劃等明星項目。

Google X是谷歌內部創新的一個落點。在這裏,工程師的潛力被激發,將突破性的技術用來攻克難題。一個項目從誕生到最終從Google X畢業的過程,或許就是非常好的體現Google“自主創新”的案例。

首先,Google允許員工可以自我分配20%的工作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尋找興趣點。當員工確定其希望解決的問題後,便可以向上級提案;提案如果被通過,員工就可以開始做自己的項目。

同時,Google還會給到僱員指標,讓該員工在企業內部招募並組建自己的團隊,去實現產品原型的開發。而原型完成後,通過Demo展示,如果原型獲得創新部門的認可,該項目就被會招入Google X,甚至發展成爲Google的新業務,並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

這樣層層遞進的創新生態,使得Google一直保持着巨大的創新力,源源不斷的爲世界帶來充滿想象力的技術突破。

投資機構支持創新

硅谷可以說是全球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的第一戰線。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自從2012年來,硅谷的科技類風險投資交易數量達到1.2萬筆,涵蓋7000多個公司。其科技類風險投資交易數量超過了美國所有其他大都市地區的總和。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投資機構在這裏,不僅帶來讓創新項目存續和成長的資本,還積極的提供服務,給創新者以資金以外的陽光和雨露。

關於全球頂級風險投資機構所提供的創業者服務,李攀分享了硅谷創投界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Draper創投生態體系。

Tim Draper是德豐傑(DFJ)投資基金的創始合夥人,硅谷著名的風險投資家,曾投資了百度、特斯拉等知名企業,被列爲哈佛大學最傑出校友中的第46位,福布斯邁達斯名單中的第7位。Draper家族是VC世家,憑藉着對創業者的充分理解,Tim Draper打造了硅谷最全面系統的創投生態。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著名的Draper University前臺有臺劈成一半的Tesla汽車,這是幾乎所有來Draper U的人都必拍照留念的地方。圖自網絡)

首先,培訓機構 Draper University爲創業者提供培訓,每年招收幾百位準創業者,進行爲期5個星期的創業特訓,幫助學員快速獲取融資知識、商業模式、原型設計等能力。

與之並行的Boost VC則是孵化器,由Tim Draper的兒子Adam Draper主導,定期招募創業團隊入駐,並提供資金、資源、導師的支持。

此外,Draper生態還有一系列的基金可以支持處於不同階段的創業項目,包括種子基金Draper Associate,風險投資基金Draper Dragon和DFJ,以及PE和成長型基金DFJ Growth。

可以說,在創業的各個節點上,Draper都給予創業者幫助。而Draper也打造了硅谷最大的創業網絡,並不斷吸引更多的資源進入。

頂尖高校和產業緊密合作

硅谷鶴立着多所世界頂尖名校,例如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高校被認爲是硅谷創新力的源泉。

高校不僅僅爲創新生態輸送人才,其與產業界在人才互動、聯合研究方面也有有着突出的作爲。

一方面,頂尖高校與業界在研究課題方面保持着頻繁的互動。高校從業界瞭解市場需求,獲得研究經費,也確保着科研在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軌道上推進。另一方面,高效的教授和學生也是創投界的一大主力。硅谷的頂尖高校在這方面體制靈活,鼓勵自己的僱員或學生中止工作/學業,投生創新。

例如,斯坦福大學前校長John Hennessy曾在多個企業任董事;而硅谷的早期天使投資人David Cheriton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投出了Google,VMWare等公司。

與此同時,不少工業界的資深人士,會帶着教書育人的情懷迴歸校園。

李攀分享到,硅谷洞察的顧問和導師Lake Dai,曾經是阿里巴巴的第84號員工。後來,Lake 在硅谷成爲投資人,目前擔任LDVP基金的合夥人。正是因爲她在產品管理和科技領域投資方面的豐富經驗,Lake受聘成爲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客座教授,參與了產品開發及前沿技術領域的教學。

全球頂尖孵化器:連接創新生態的節點

除了大公司、創投機構與高校,硅谷還有一批各類型的全球頂尖孵化器,連接着頂尖大學、投資人、創業者和企業;在充滿活力的硅谷創新生態中,意義非凡。

首先,孵化器連接着全球最頂尖的高校。

大家或許不知道,斯坦福大學旗下就有着一支孵化器——StartX,從 2010 年成立,至今已有九年,主要關注生物技術、醫療設備、硬件等多種題材的初創公司,以醫療科技(稱爲StartX Med Project)爲主軸。

StartX 無條件支持斯坦福大學出來的創業者,不僅不佔股份,還爲初創企業提供內部強大的人際網絡、優秀導師和孵化課程。

背後的斯坦福大學如何支持 StartX 呢?從最初每年投資 120 萬美元支持孵化器,到初創公司找到投資後,斯坦福大學也會跟投,以及還有強大的斯坦福教授、風險投資家,以及斯坦福畢業的創業成功者組成的超過100位免費導師的網絡。

其次,孵化器還連接着“求創新若渴”的企業。

Alchemist Accelerator 的創辦者恰好也是斯坦福大學教授 Ravi Belani。從 2012 年成立之初,Alchemist 就定位於針對企業客戶打造。

2013 年底,Alchemist Accelerator 與全球頂尖軟件服務提供商 Salesforce 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Salesforce 爲該計劃提供足夠資金到 2017 年;2014年,又與思科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在 Alchemist Accelerator 13個活躍投資方當中,包括西門子、Salesforce、思科、世界最大的電氣、電子元件製造商和服務商 Tyco、愛立信等多家頂尖企業。

針對企業需求,Alchemist Accelerator 推出特別孵化計劃,比如針對思科打造了物聯網初創公司孵化計劃。合作企業的 CEO 也會成爲 Alchemist 的孵化導師。正如Alchemist Accelerator的創始人和CEO Ravi 教授表示,“導師通常是至少價值1億美元公司的創始人或領導者。”

2018年全美近半風投都給了硅谷!硅谷做對了什麼?

總而言之,類型各異的孵化器、加速器,作爲硅谷創新生態的節點,爲不同行業、階段、類型的初創企業提供着成長的支持,也連接着硅谷創新生態的其他節點。

在演講的最後,李攀分享到,硅谷洞察(原硅谷密探)作爲連接中美的一個橋樑,自成立起三年多來,團隊在美國進行了大量的科技行業報道,對硅谷技術專家、企業高管、頂尖實驗室負責人、創業者等進行訪談,舉辦峯會、活動,積累了大量的科技創新資源。

2018年,硅谷密探品牌升級,成爲“中美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力爭成爲國內產業與硅谷資源尋求合作的第一入口,提升中國產業的創新力。

作爲中美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的一環,硅谷洞察將以國際化的視野和資源,爲中國的科技創新助力。例如,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將要舉辦的創新谷2.0活動,硅谷洞察就將榮幸的成爲聯合主辦方,與來自海內外的創業者共話創新。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硅谷洞察官方網站(http://www.svinsight.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