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出版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01

勞倫斯的著作《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英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受爭議的作品(被禁三十年)。

在英國遭禁後,勞倫斯不得不在意大利私自印刷出版。

這個初版本由勞倫斯本人自掏腰包,自然未經任何刪減,一上市就被哄搶一空。

接着,勞倫斯在佛羅倫薩又推出了一個平裝本,印了兩百冊,也很快賣完。

次年,這部小說的普及版本在巴黎問世,雖然遭遇到不少衛道士的攻擊謾罵,但讀者爭相購買。

歐洲各國以及美國均有人高價求購,一些書商看到誘人的商機,甚至不惜盜版印刷。

這本書流入英國後,引發軒然大波。

倫敦《英國佬》雜誌發出一篇匿名評論,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說成是“最能給我國文學抹黑的邪惡產物”,甚至“整個世界文學中也找不到更下流的作品了”。

評論者譏諷勞倫斯心智病態,“除了性就不會寫別的,對當時英國還沒有哪條法律能制止他炮製這樣的小說表示遺憾,呼籲嚴加查禁,絕不能讓該書入境”。

兩性關係一直是勞倫斯着力表現的主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裏面,有多處大膽的性愛描寫。

32年之後,《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風化出版物法案》,《查太萊夫人》終於在英國解禁。

對這本著作,批評家理查德·霍加特有一段話,代表了當代學界的觀點: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不是一本髒書。它乾淨、嚴肅並富於美感。如果我們堅持把它視爲淫穢的東西,這就正說明我們自己骯髒。”


                                  02

這部被冠名爲西方的《金瓶梅》作品究竟寫了什麼?

故事發生的背景定位在二十世紀初的英國上流社會。

女主人公康妮出身於一個家道中落的舊貴族家庭,她曾經擁有過美好單純的少女時光。

1917年,她和同爲貴族的克利夫·查泰萊結婚。

第一次世界大戰膠着之際,蜜月剛過的克利夫重返前線。

在戰爭中,克利夫男爵永久失去了腰腹以下的一切知覺。

1920年,克利夫與康妮一起從醫院返回故鄉的莊園。

此時的克利夫,一心沉浸在虛無的精神世界裏,他先是投身所謂的文學創作,日復一日編織謊言,追逐名利,接着又投身無聊的採礦業,試圖在絕對控制中遺忘人性。

康妮是個活潑的生氣勃勃的人,“她熱愛自然、渴慕生機,感念於哪怕一株丁香的盛開,一個生命的新生,沉醉於官能體態的完美綻放。

面對陰森恐怖的18世紀古老建築,以及丈夫的冷落,康妮的婚姻生活非常壓抑。

她與克利福德的結合,在本質上形同天然的人性與機械的獸性的對峙。

他們之間如此親密,卻又如此虛無。精神上,他們是融合的。但在肉體上,他們對於彼此是不存在的。在生活平靜虛無的表面下,隱藏與蟄伏其中的是暗涌的衝突。”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春季,她與克利夫僱傭的守林人奧利弗·梅勒斯在森林裏偶遇了。

兩個主角一見鍾情,在大自然裏,他們拋開階級與道德的禁忌,迴歸人性的本真,重新體驗到愛的甜蜜。

一個是尊貴、富有,但是性無能、心靈扭曲的克利夫,一個是充滿陽剛之氣,但身份卑微的梅勒斯,

康妮究竟是屈服於權力與身份,做金錢的奴隸、丈夫的附屬品,還是掙脫家庭的羈絆和道德的重負,追尋本我的愛慾、自然的情感?

“一個女人應該有她自己的生活,否則,她以後便會後悔不曾有過自己的生活。”這句話出自查泰萊先生的姑媽。

康妮就在這樣的語境下覺醒。

梅勒斯的出現,讓康妮的本我徹底復活。

梅勒斯這一形象是勞倫斯在遊歷過世界各大洲,看過種種古典文明遺蹟之後塑造出來的,他嘗試着創造出這樣一位 “文明與自然之間的第三者”。

梅勒斯有着孤獨隱忍的品質、溫柔敏感的內心,還有太陽般激烈磅礴的能量、激烈熱情的愛戀、古老強大的血緣意識,他堅守着自我的純潔和尊嚴與工業文明抗衡,以勇氣和力量給讀者希望和慰藉。

書裏這樣寫道:“一種孤獨感打動了她,讓她感到他是一個完全孤獨的人。

一個孤獨生活着的人,有着那麼完美孤寂的白皙身體,而他的內心也是孤寂的。

除此之外,他還有着一個純粹的生命的美。不是什麼美的東西,甚至不是美的身體,而是某種溫柔的火光,

是一個生命的剪影在袒露自己時燃燒着的溫暖的白火苗,這火有着可以觸摸的輪廓:身體!”

勞倫斯筆下的性是健全的,是美妙的,是風,是水,是溫潤的空氣,是波動的潮汐。不是罪惡,無需羞慚。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烏托邦式的成人童話,看似玩世不恭,其實卻是嚴肅的,看似低俗,卻是高貴的;看似髒穢,卻是潔淨的。

勞倫斯所倡導的是人的自然本性,他認爲“人有重新追求的權利”,就像書中的梅勒斯說的:“我要捍衛人與人之間肉體意識的接觸和溫情的接觸”。

勞倫斯反對理性主義,讚美感知、直覺、愛和大自然,

他認爲,“性與美是同一事物,正如火與火焰是同一事物一樣”,他將靈肉合一的愛看作爲人性的神聖象徵。

在那個時代,恐怕很難找出一個作家能像勞倫斯那樣,以宗教般的熱忱和詩意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這種微妙而唯美的人間之愛。


                                  03

勞倫斯有哪些藝術手法的獨門祕籍嗎?

首先,勞倫斯的殺手鐗,是大量象徵、比喻和意象描寫的運用,

他擅於創造“高度象徵性的景象來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解決了直接觀察隱蔽思想的問題”。

他的很多小說都“對常規敘事難以充分傳達的情感直覺,做出了極富暗示、象徵和想象空間的成功表現”。

其次,勞倫斯很少使用全知全能的視角,而是偏愛採用縮短讀者與人物內心距離的方式,直接讓讀者感受到人物強烈的情緒。

例如,《戀愛中的女人》是以各自分離的事件爲中心的波浪式結構,根據不同人物內心剖析來安排敘事,爲讀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和主動參與的可能性。

再次,勞倫斯擅長用鬆散的小說結構、詩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思考。

他認爲藝術是“一項直接的、富有生命力的活動”,是“雕刻自然的、真實的和純潔的人類的天生的渴望”,不僅是“帶來科學”的思維的產物,更是“非理性的深切要求”的產物,所有偉大的創造都來自直覺和感性

其實,《查泰來夫人的情人》這部小說,對於感官的享樂並未着墨太多,大量的篇幅討論的是“精神戀愛”,以及對自我、存在、生命的本質拷問。

總而言之,《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出現是石破天驚的,這是一部具有巨大力量和作品。

勞倫斯的作品,都有着敏感的色彩,寫意的筆調,自然而富於表現力,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他獨特的敘事技巧,都值得我們回味深思。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早在民國時期就傳入中國,幾乎與歐洲同步。在翻譯當面,林語堂先生功不可沒。

最早介紹這部作品的是徐志摩,卲洵美等人。邵洵美在他主雜誌編的《獅吼》上介紹《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說這本書“句句是力的描寫與表現,使讀者的心,從頭到底被他擒捉住”。

總之,該書值得一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