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电子制作所想到的

        本学期我院面向全体 17 级同学开展了电子制作实践活动,在第三周周二下午作为第二

批的一员,我走进了久违的学院楼,走进了久违的实验室,再一次拿起了那熟悉的电烙铁,

心中充满了期待。在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后,我终于用实验室提供的套件完成了光

控四位数字时钟的制作,拿着做好的成品时钟,回想三个多小时的工作,我想了很多,当然

也获得了许多……

1)作为本科生学习专业知识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次的电子制作实践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以前我们本科生的学习更多地是偏向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往往缺少了

专科生们实践的习惯和思维,但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更好运用到生产和

生活中去吗?通过这次的电子制作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好的理论知识只是基础,只有

通过与实践的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社会需要的不是精通理论,满腔热

情的人,而是耐得住枯燥和寂寞能真正动手做事的人。因此我们必须要端正思想,勇于

实践,在专业学习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真正的做到以用致学,

学以致用。在不远的未来,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投身于祖国和社会的建设中

去。

2)作为工科生要时刻以工程师的思维去创造

        作为一名工科生,应时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而奋斗。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

学习和实践中时刻把握工程师和工程的特质,既要有辨证的思维,又要有踏实的作风。

在本次的学习和实践中,除了接触到以前已经用过的一些简单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外,还

实际接触一些以前只在书本上才听到过的甚至是目前尚未听说过的电子元器件。对于这

些陌生的电子元器件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呢?这让我想起了某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话:

“工程是应用科学,不管有没有科学,工程师必须科学地或者靠经验地要把事情做成。”

是啊,这就是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区别。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即使面对的是他完全陌生的事

物,但他仍能凭借自己的以往的经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除此之外,工程

师在实现预期功能和性能指标时,还要考虑可测性,可靠性,兼容性,抗干扰能力以及

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工程师时刻要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对

于特定的任务,这世上从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3)作为工匠要时刻怀有一颗工匠的心

        这次电子制作所制作的四位时钟虽然并不是很复杂,组装起来也并不困难,但它仍

然值得我们去认真仔细的制作,如果我们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因为

一个细节而功亏一篑。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提高认识,对每一个

细节都要精益求精,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耐住性子,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把握到最好,

整体上我们才能完成一个杰作,当再次回首时,我们才能无愧于心。这让我认识到:在

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耐心细致,保持冷静,遇到问题时不急不躁,理智分析问题

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踏踏实实,谁也没有捷径,谁也别想走

捷径,只有自己努力的背影和双手才能创造荣耀与辉煌。

        除了以上几点感悟之外,我还收获了以下内容:

        1.实际接触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工工具, 在实践中学习

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择,安装和检测的技巧。

        2. 对电子工艺的理论和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巩固复习了已学习的电子焊接等技

术,并对不同的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巧以及组装产品的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

        3.学会了运用电工电子知识去识别和分析实际的电路安装原理图,并能据此选择合

适的元器件进行恰当的安装。

        4.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自己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转化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实践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和

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本次实践活动无疑将会为我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

的基础,并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相信许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次电子

制作,我的心中仍能充盈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