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路灯

        端午前回乡里去,最大的变化是三老哥家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这灯可能有点扶贫的意思,农户每家交350元钱就能安上,说来真的不贵。前几年我们在搞灾后重建时,项目中就有路灯项目,那每一盏听说得好几千元,当然那些灯比现在乡里边装的要高大许多,并且也是四五年前的价钱,情况不一样了,技术每年在进步,材料也一年比一年便宜了。

      庄子上这次一共安装了有十几家,占四分之一左右,没装的户也有几种情况,有的是家里没有常驻人口的,有的还是认为交钱装不划算的,有的是感觉这灯技术是不是好,寿命是否长,还持一点怀疑态度的。这在农村都是很正常的情况,农村工作有时候真的还需要顺其自然。其实算算帐,安太阳能路灯还是应该的,一是晚上出门上茅房不用摸黑道了,这一点很重要。这二年农村的住房、自来水、洗澡等各方面条件都变好很多了,唯一不容易改善的就是上厕所,主要是一家一户的排水不好处理,大多数还是院外旱厕,冬天能冻死,晚上能黑死,不方便地很。二是装灯的初始成本也就三百多元,并不高,边际成本为零,三五年省下的电钱加折旧,成本也就相抵了。三是这些年来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是比较快的,太阳能路灯的技术和其寿命是完全能够给予信任的。四是这属于基层政府推广项目,政府当然对后期维护肯定是有一定保障的。这样推算下来,安装是对的,但是康庄安装的户数太少了,还是个观念问题!

      我们这个村子由于受交通的限制,发展一直很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过去一直是拿煤油灯照明。记得我们在七八十年代念书的时候就没有晚上写字的一说,不像现在的学生晚上的作业老写不完,那时候煤油很贵,每一月在公社供销社称上一半斤,能保证一家子人不摸黑做饭、吃饭就很好了,没有给学生写字照明的条件,大多数家庭都如此。发展到八十年代,就如小品里边说的,好多人家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个晚上出门照明的手电。

      再早之前,我们那里晚上照明听说点的是清油灯,这个我没有记忆。

      现在连太阳能路灯都进了康家庄!社会真的是发展进步快。一到晚上,站在庄子对面前岔湾梁顶庙山上远远地看看康庄,虽然只有十几盏路灯,但感觉是整个庄子都亮起来了,攒劲地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