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活着,悲傷就不斷累積-前

昨天下班前接到爸爸電話說要我給老媽打給電話。頓時有些緊張,問怎麼了,爸爸說:給老媽打電話,老媽糊塗了,發現家裏沒人就一個人哭了。

立馬打了電話,聽到老媽的聲音,很洪亮,而且還是在給我準備晚餐。應該是已經從悲傷的情緒中緩過來了。

這種感覺,我很能理解。如果一直是一個人的話,其實倒不會覺得孤單,一旦有人闖入你的生活,讓你形成習慣,產生依賴後,再突然離開,一開始會突然的受不了。特別是,當你看到餐桌對面少了一個人,常用的杯子落了灰塵,回到家,黑壓壓的一片,沒有一個人的時候。

下班就飛奔回家,路過花店買了幾支百合花,新房剛入住的時候買過幾支,價格偏貴,後來就放棄了。不過想着家裏應該還是有個裝飾,我和爸爸不在家的時候,老媽至少有個念想,百合的香味讓人很舒服。

媽媽生病後,爸爸就停止工作一直陪着,是醫院的一道亮麗風景,很多病友包括非主治醫生都會疑惑,到底爸爸和媽媽哪個是病人。這麼嚴重的病,媽媽被爸爸照顧的體重沒有多少減少。

爺爺奶奶的時候,有爸爸在,所以我是到16年的時候纔對生命,生病,醫院有了概念。爸爸要住院,沒有牀位,那是我第一次託關係找人。爸爸做的很小一個手術,我在手術是外面辦公,我一般很閒,不巧那時候正好趕報告,爸爸做完手術就急着要回去,說耽誤的工作了,那時候我脾氣還是容易着急,說了兩遍的話就開始着急,爸爸無聲迴應,最後還是回家了。

回到XY城的後,公司有安排體檢,我每次也都順便帶着父母體檢。唯獨17年。自己的情緒不穩定,工作沒有合理規劃,再加上下半年買了房,經濟上,心理上都窄了許多,也就耽誤了。媽媽的病,應該是18年3,4月份,止不住的咳嗽,以爲是感冒,咳嗽了兩三天,後來神奇的好了,如果再咳嗽一天,她肯定會來大醫院治療,父母的健康就醫意識還是很強的,這應該是早期吧。老天爺還給了我們第二次機會,只是也被我們錯過了。媽媽一個人從武漢回家,一天夜裏後背痛的不行,手機沒有花費,打不出去,也走不動,家裏沒人,一直覺得老媽對智能無感,卻也很聰明的知道用微信找我,只是晚上手機開的免打擾模式,直到早上才聽到手機在震動,那時候媽媽已經痛了一個晚上,接到電話還是起牀氣的問,這麼早幹嘛,話剛出口,還沒聽到對方迴應,我就意識到肯定有事兒了,要不媽媽不會在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瞬間清醒。讓鄰居帶着媽媽去看了醫生,不得不說下小地方的醫療水平,應該是給了止痛之類的,疼痛很快消失了,爸爸回去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症狀了。人呢,不都是,渴了的時候纔會想到要去喝水,餓了的時候纔會想到去找食物,身體無痛無癢誰會去找醫生。第二次機會也就這麼錯過了。

肺癌,早期症狀是咳嗽,咳不停,之後就是疼痛,隱蔽的非常深,咳嗽會當成感冒治療,當你發現疼痛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癌細胞開始肆虐。

我們來醫院檢查的導火線是,爸媽第一次跟單位去旅遊,開開心心的去了,回來後媽媽身體就一直不舒服,後背疼,誰都不會往這方面想,還以爲是抽筋或者壓着了,累着了,拔火罐,幾次無果後,遇到一個醫生朋友看了下,問是後背哪裏疼,如果是後背以下,還好,後背以上,那可能是肺部有問題。我們是背部以上,當天下午爸媽就來了XY。

到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那時,我在備考研究生,接到爸爸電話,我以爲就像之前很多次一樣,他們有點症狀就來檢查,只是塗個心安,但是作爲女兒,不管怎樣我不能說什麼,我一定是給他們安排。雖然是週末,不過還是預約到了專家號,父母來我這邊很多次,但沒有一次是專門來看我,都是檢查身體或者看醫生,每次都帶着他們一起去,這次想着考試在即,就想着讓他們自己去,他們也不想打擾我,去之前的晚上接到姐姐電話,要我還是去吧,那時候可能她已經知道了些什麼只是沒跟我說。



後面的事情,在悲傷系列了已經有了,這是之前。




O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