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品溫如言

《十年一品溫如言》創作於2009年,如今,剛好十年。對於該書,老早老早以前便聽聞過,在書店裏也無數次錯過,哪成想,竟是今年纔看完。

看完整本書,那兩句經典的“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和“除非黃土白骨,我守你百歲無憂”,工工整整地謄寫在筆記本上,驀然一笑——看時莫名其妙的眼淚和百思不得其解的劇情,讓我有了想絮叨幾番的慾望,權當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像上次那樣寫影評一口氣飈到5000+個字,若是真正地喜愛或厭煩,又何止5000+,又或者說,也許不需要一個字,你的喜歡與否,全留在你的腦海裏和你的心裏。

哪怕這本書被捧爲神作,成爲千千萬萬人的回憶之作,哪怕這本書被噴得不堪入目,被千千萬萬人視爲垃圾。

可我覺得,人來一世,俯仰一世,總得留下些什麼。和看書一樣,你總得留下些什麼,就算不曾有人看過,就算不曾有人記得,就算你不知所云。

十年,一品溫如言——我想品一品,一品溫言的故事,二品同性戀者那些事,三品本書的槽點,最後便是自己。

、言希有個閨女,名喚阿衡

本書以溫、言、陸、辛四家深宅大院的暗鬥爲背景,鋪開女主角溫衡和男主角言希的十年坎坷情路。

男主角言希,是言希的言,是言希的希。自小遭父母拋棄,由爺爺撫養成人。有着絕美的容貌,驕傲但不霸道。四個兒時的玩伴,陸流,溫思莞,辛達夷,溫思爾。本該像個高幹子弟般無法無天地一生順風順水,卻在15那年慘遭陸流母親的報復——被一羣男人強暴。

我沒法兒接受小說裏的人物又或者說是現實中的人,有過這種欺凌,來自肉體上進而摧毀整個靈魂的,欺凌。《追風箏的人》裏,也出現過這個情節,也成爲我不太願意去看的一本書。

在看到言希在夜裏自說自話,用小孩子一樣乾淨無比的表情講這段往事的時候,眼淚嘩地下來。

言希啊,因爲這個而得了癔症,把自己完全封閉起。後來啊,也靠着內心的力量重新站了起來回到現實世界。

言希表面,嘻嘻哈哈,光芒萬丈的,像個小孩子般長不大,又少年意氣風發的,內心是懼怕無比的,是自卑無比的。他一身灰,一身骯髒,但如此嘻嘻哈哈一生倒也不錯,只是內心有個不知何時開啓的炸彈。

所幸的是,溫衡的出現,讓他不再是一身灰,讓他爲她傾盡所有。

溫衡,溫家小姐,一出生便因爲家族原因被送往烏水鎮由雲家撫養。15歲重回溫家,溫軟如水,以最大的善意最平凡的微笑對待,每一個人,每一個人。

是溫家的人,卻沒有人愛,連同生她的母親。如書裏所說,“可惜,自始至終,溫衡一次都未吝惜過笑容,溫柔堅韌地包容了所有。”

我也沒有辦法想象,要有多麼大的胸襟纔可以包容所有。就像無法明白,我那個高中很好很好的朋友,爲什麼可以像溫衡那樣,一次也未吝惜過笑容,即使這個世界以荊棘吻她。

像個江南水龜,慢悠悠的,不爭不搶。就連關於喜歡言希這件事,也是隱忍着,退縮着。

在經歷了一切能阻止他們在一起的風浪後,溫衡難得明白一回:“我愛他。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罷。在我的心中,一直蓋着一座銅雀樓,裏面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裏面還鎖着我的言小喬。就算我出局,就算我已經不在這裏或者那裏,忘記那些言希曾經呼吸過的空氣、見過的土地,可是,銅雀樓中的,也是我的美人兒,我的未亡人,而不屬於你。”

我不想尬聊愛情,我只想說說自以爲的愛——

我自以爲,愛即便不是建立在青梅竹馬之上,起碼建立在朝朝暮暮的細水長流裏。不是一見鍾情,起碼得是日久生情。

言希和阿衡便是如此。一個十五一個十七,正當年少,又在同一屋檐下,阿衡看過言希的囂張和脆弱,言希也明瞭阿衡的溫柔明媚。一場好戲,牽絆一生。

我自以爲,愛是掠奪也是守護。言希在阿衡生日那天千般引人注目要人都知道阿衡纔是溫家真正的女兒,言希抱着被溫母打得背部血跡斑斑的阿衡一路狂奔回家,言希請阿衡的弟弟照顧她打理好一切,像個父親一樣寵着他的閨女阿衡。

阿衡又何嘗不是,面對陸流母親的報復,她笑得何其冷靜,哪怕窮盡一切也要找回言希,只要他平安喜樂,言希癔症復發 ,聾了瘸了身無分文了,還是像個閨女一樣疼着她的老父親言希……

想起溫衡的養父問言希:我們阿衡如果真是喜歡你了呢?

——那我就娶她。

我覺得,關於愛,最大的承諾是:我娶你。

然而夫人俯仰之間,忽而一世,愛與不愛,得與不得,都是一個經過。與一人廝守白首不分離最好不過,那假若孤獨終老,若心中有愛即便是對這自然這世界,也不算太遭。只要不怕,那世人惱。

大抵,還是個沒經歷過什麼愛情的小女生,纔會有這種想法。

二、“我沒有錯,我只是喜歡上了一個人”

關於同性戀者,腦裏最先蹦噠出來的是兩個字:尊重。尊重你的取向,尊重你們的關係。

唯一記得的便是南康白起,他喜歡上了張先生。他說:“我比這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更加熱切地盼望他能幸福,只是,想起這幸福沒有我的份,還是會非常的難過。我不無辜,可是我也沒有罪。我只不過是喜歡着一個人。”

站在世俗的角度來看,整部小說裏男主角和女主角是較爲“正常”的。而配角,則有說不盡的尷尬。這是作者書海滄生2009年的作品,我們姑且可以視作者筆觸尚未成熟,對人物的描寫拿捏不夠到位——所有的男配女配,都不可救藥地喜歡着男主。

我一度懷疑自己看的是耽美小說。

不是說,喜歡一個人沒有錯嗎?那喜歡同性的人呢?也沒有錯嗎?

陸流,溫思莞和言希,是玩到大的兄弟。言希容貌絕頂,是個小王子,大家都寵着他,都喜歡和他玩。

玩着玩着就起火了不是——陸流和溫思莞,不可救藥地愛着言希,可憐的孩子啊,被倆同性戀者深深地愛着。

朝夕相處,難免生情。這世間,最沒有道理的,想必便是情一個字。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性別。

陸流,愛言希愛得莫名其妙。他覺得言希是和他肉體上靈魂上最契合的“兄弟”,言希永遠不會背叛他。可是呢,他是有多麼愛他的“兄弟”——竟然在幼時,城府深重到設計一場爆炸讓言希差點喪命最後成爲一個聾子;費盡心思地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捆住他鎖住他。

不好意思,真的不明白這是何種病態的愛。

溫思莞,愛言希也是愛得莫名其妙。最初的最初,護着言希的妹妹溫家的養女溫思爾,護得那叫個絕世好哥哥,護到讓讀者有溫思莞愛着溫思爾的想法,然而下一秒作者告訴你:錯了錯了,溫思莞愛的是言希啊。只敢靜悄悄地站在言希和陸流的旁邊,只敢靜悄悄地看着言希和阿衡你儂我儂,什麼也不敢說,什麼也不敢做,何其卑微。

最可憐的便是辛達夷了。高中轉來的一個變裝大佬陳倦,是個結結實實的男同性戀者,也是莫名其妙地愛着那個莫名其妙地愛着言希的陸流。陳倦愛打扮成一個女生,辛達夷一見鍾情,然後誤終生。

最跌破眼鏡的還有——半路殺出的孫鵬,竟然也莫名其妙地愛着言希,更別說同樣是半路殺出的陳晚,也是莫名其妙的……

但,說認真的,並不是在針對同性戀者。但我口口聲聲說着尊重同性戀者,卻覺得書裏的他們莫名其妙。

他們會不會問我:我只是喜歡上了一個人,我有錯嗎?

對不起,現在我也不知道答案了。

書裏有這麼一段話:喜歡一個人,就算不能同那人廝守,就算做不到祝福,也總要光風霽月、乾淨磊落,不去做那些傷情之事。你年紀小,尚有時間去後悔,那麼,他日,蹉跎了時光,又要到哪裏,去挽回?

以上,即是答案。

三、會編故事的人,都是怎樣的人

作者書海滄生,是個喜歡在泡澡的時候編故事的人。

很久很久以前,我說我想當個作家,要寫好多好多的故事。

我看故事的時候會覺得,他們寫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牛頭不對馬嘴……要我自己動筆的時候,半天憋不出一個字。

有時候覺得啊,能爲祖國和人民去奉獻的人,能耐心當一名老師或者醫生的人,是很厲害很厲害的, 能寫出一本小說的人,也,很厲害。

《十年一品溫如言》,在我眼裏,遣詞造句很值得好好學習一番。但,算不上是個很好的一部小說,撇開男主拿錯女主劇本不說,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劇情:溫母的薄情寡義,對待溫衡就像是對待陌生人,不認溫衡甚至打她;溫思爾對親哥哥言希沒有理由的厭惡,還有對溫思莞的喜愛;溫衡到了溫家對養父母的不聞不問,言希男女通吃不會拒絕的本質,溫家的危機的模棱兩可……

如果再充實一點,讓人物性格更加明朗有特色一點,劇情再正常一些,該有多好。

我也在想一個問題,要學會編故事,得看多少書,有多少閱歷。《十年一品溫如言》裏對江南的描寫,對品茶做飯的描寫,讀生物數學的描寫,時常讓我覺得如果知識儲備不夠,又怎麼寫得出這些句子。

所以,兒時的夢,可不可以變爲現實?可不可以再趁着還有三年再多看一些書,再多去經歷一些事,再多去寫一些故事呢?

像是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醒來,門窗嘎吱嘎吱作響,樹枝被風吹得晃來晃去,高考結束了,一年過去了,我也該,像個真正的大人了。

以上,十年,一品溫如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