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你拿什麼去拼一百萬個可能?

王小波二十幾歲時,有很多奢望,想愛,想吃,想成爲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那麼你的二十幾歲,你想做什麼?你想拿什麼去拼一百萬個不可能?

文:超美表哥

評書:悅己《二十幾歲,拿什麼去拼一百萬個可能》

01.爲什麼看本書

讀書可以分爲兩種,精讀和略讀。精讀是爲了求深,略讀是爲了博覽。而悅己的這本《二十幾歲,拿什麼去拼一百萬個可能》則屬於後者。

所以在書買回來的第二天,我便看了個完全。

相比於一些外國小說和中國名著,我更喜歡這種新生代小作者寫的書,因爲真實、接地氣。也許他們沒有深厚的人物背景,也沒有做出驚人的成績,但是就是因爲作者的“真實和普通”,讓我更加好奇,想知道,二十幾歲的他們,在做什麼?

02.這本書講什麼?

總的概況,就是一本平凡人的勵志雞湯。它不像三毛那樣去流浪,從而寫出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也不像大冰那樣遊遍世界,寫各種奇人怪事。

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感悟,旨在告訴我們,怎樣去過真實的生活。

每一個標題,都是一個勵志句。比如“你憑什麼不努力,卻什麼都想要”、““二十幾歲拿什麼去過你想要的生活”等等。小道理很多,故事也沒有很深刻,但是因爲身處一樣的背景,所以最容易感同身受。

以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採訪一下畢業的學長學姐,想去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因爲差不多的年紀,我們都將有差不多的經歷,只是他們先走一步而已。

或許是單純好奇,也或許是想少走些彎路,總之,就是特別想知道,身邊的人,到底怎麼走的?

如果你不知道,也沒人告訴你,那可以看看這類的書,包括這本。也許它不能教你什麼實際的技能,也不能告訴你具體怎麼走。但至少你該知道,和你一樣平凡的人,是怎樣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03.關於作者

以往總有這樣一句話:“看字就能懂其人”。其實在我看來,這並不在理。我認爲,看書,更能懂人。

通過文字,我們可以瞭解每一位作者心之所想,心之所要。通過文字,我們看到她的過去,也能知道她要追尋的未來。

所以看了此書,我對作者有了些瞭解。這是一個高考失利,並想通過大學去圓夢的姑娘:這是一個也曾迷茫,並被人指點逐漸走上正路的姑娘;這是個爲了考研,拼命到哭的姑娘;這也是一個不管別人怎麼看,也只想成爲自己的姑娘。

這就是悅己,一個正能量爆棚的姑娘。

在我們身邊,也許有很多這樣的人。但是因爲很多人的努力不表現出來,時常墮落且迷茫的我們,真的很難找到方向。其實有時候,有個榜樣,真的很棒!

04.自我反思

羨慕了別人之後,終歸要認清自己。

同樣是二十幾歲,別人在做什麼,你又在做什麼。二十幾歲的王小波有很多奢望,想去愛,想吃,想成爲天上半暗半明的雲。二十幾歲的悅己,想通過考研去圓高考失敗的夢,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那麼二十幾的我們,又成爲了什麼樣的人?又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電影《返老還童》裏有過這樣一段話:“一件事無論是太早或者臺灣,都不會阻止你成爲你想成爲的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限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

所以說,努力,永遠都不嫌晚。

從今天開始,重新出發,你看路上風景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