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出沒的世界》

針對近段時間出現的關於“水變氫”的新聞,以及80-90年代的“水變油”,讓我想到了童話“皇帝的新裝”,僞科學不經意在大衆之間傳播,變成圈錢的噱頭,需要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卡爾·薩根這本書有很大的啓示,不輕信,不盲從。

《魔鬼出沒的世界》| 汪花生解讀 關於作者

卡爾·薩根,NASA 顧問,天文學博士,美國太空計劃最早的參與者之一。科普名家,製作過風靡全美的電視科普節目《宇宙》。同時,他寫的科幻小說獲得過雨果獎,並被改編成了電影。

關於本書

《魔鬼出沒的世界》是卡爾·薩根人生中的最後一部作品,在當年的暢銷書榜上排名第一。本書對各類流行的僞科學進行了揭露和反思,並較爲全面地反映了卡爾·薩根對科學的理解。

核心內容

卡爾·薩根在對大量僞科學案例進行分析後提出,很多僞科學來源於人類的錯覺和幻覺。僞科學之所以流行,是因爲它滿足了人們情感上的需求,而科學常常難以做到這一點。如果要識別僞科學,就要樹立起一套“懷疑的思維方式”。

一、許多僞科學來源於人類的錯覺和幻覺

人類的觀察和記憶並不可靠。在各種暗示和誘導之下,人們極容易產生幻覺和錯覺。這些幻覺時常成爲僞科學的來源。

1. 人的觀察和記憶很不可靠

人們常常認爲“眼見爲實”,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人類在觀察中會產生很多錯覺。

【案例】

很多人都可以在火星、太陽等各種地方看到人臉圖案,這些當然不是真正的人臉,只是在觀察時所產生的一種幻覺。但許多人卻將此作爲外星人存在的證據。

2. 人的記憶很容易被誘導

我們只能記住一系列的碎片,再把這些碎片組合起來,去形成一個故事,而這個過程極易受到誘導。

【案例】

有醫生在心理治療中發現,如果告訴病人她頭頂上有盞燈,病人就可以自動編出一個 UFO 的故事;如果告訴她曾被外星人做過實驗,她就可以編出一個被外星人綁架的故事,並且認爲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二、僞科學的流行是因爲它滿足了人類情感上的需求

科學提供的是真相,但真相未必受歡迎。而僞科學雖然不提供真相,卻能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1. 僞科學可以提供趣味

在真相和趣味相沖突的時候,人們更願意選擇趣味。

【案例】

“麥田怪圈”事件從頭到尾只是一場惡作劇,但圍繞該類事件的信息趣味性極強,媒體、愛好者不願相信真相,而是一廂情願地認爲麥田怪圈是外星人的傑作。

2. 僞科學會迎合人們的願望

科學能做到的事情是有限的,而僞科學給出的承諾往往是無限的,它會宣稱自己可以做到科學都做不到的事,滿足人們的願望。

【案例】

澳大利亞曾出現過一位“大師”,宣稱可以治癒任何疾病,幫人們擺脫困境。這一騙術雖然低級,但因爲其滿足了人們的願望,還是有許多人上當。在騙局被揭穿以後,許多老年人甚至不願意相信科學家,而是選擇繼續相信“大師”。

三、鑑別僞科學的最好方式是掌握“懷疑的思維方式”

在看待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的第一態度不應該是相信,也不是拒絕,而是保持懷疑並尋找證據。只有在證據範圍之內的事,才選擇相信。

1. 不能被檢驗的理論,一定是僞科學

【案例】

卡爾·薩根提出了“車庫裏的飛龍”:有一個人說,自己的車庫裏有條會噴火的龍。但你打開車庫門一看,什麼都沒有,於是他就辯解說,這條龍是隱身的,看不見。如果你說讓這條龍噴火,然後用紅外線檢測,他就說,不行,這條龍噴出的火不會發熱,檢測不到。這條龍的存在無法被證明,那就是不可信的僞科學。

2. 如果一項理論的證據不可靠,就要保持懷疑

【案例】

傳媒大亨默多克曾放出過一段解剖外星人的錄像。但錄像畫面不清,且多個片段都可以通過剪輯、導演等方式進行拍攝,整個錄像帶漏洞極多,因此不能證明外星人真的降臨地球了。

3. 要看證據和理論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否嚴密

【案例】

如果要判斷某種藥可以治療肝炎,那就要控制變量,進行“雙盲測試”。比如讓所有的人,除了醫生給的東西之外,什麼都不許吃,防止干擾。然後給一部分肝炎患者吃這個藥,給另一部分肝炎患者吃安慰劑,剩下的肝炎患者什麼都不吃。最後比較這三組患者的肝炎狀況,我們才能得出結論,知道這個藥到底有沒有效。

金句

1. 人們通常只能記住一系列的碎片,然後在各種暗示和誘導之下,把這些碎片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幻覺,然後信以爲真。

2. 科學滿足的是人們對事實和真理的需求,但僞科學滿足的,是人們的一廂情願,是人們對情感的需求。

3. 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第一態度應該不是相信,也不是拒絕,而是保持懷疑,然後去尋找證據。

4. 只有在證據範圍之內的事,才選擇相信。在證據範圍之外的事,就應當保持懷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