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不努力,發朋友圈有啥不一樣

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發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1

最近一個HR朋友告訴我,老闆給了她一個新要求:那些總是在朋友圈裏“曬加班”的人,我們不招。

問其原因。原來是他們公司有位員工,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發深夜加班的動態,是同事們口中的“勞模典範”。

前幾天這個員工又發了個動態:“凌晨2點還在公司做項目,掉頭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老闆那天看了他的策劃,內容繁瑣,條理不清晰,還不及一個實習生的作品,完全不能用。

其實經常看他曬加班,老闆早就留意他了,但明明沒做出什麼好成績,卻一直抱怨工作太苦太累,這樣的員工要來何用?

我們身邊常有這種把“言不符實的努力”曬到朋友圈的人。

曬深夜加班,曬早起苦讀,曬應酬喝酒……看似躊躇滿志、風風火火,實際上並沒有獲得什麼成績,更像是感動自己地瞎忙活。

這種曬出來的努力,不是真的努力。有時間來浪費做這些形式主義,不如好好沉澱下來,靠實力讓大家記住自己。

2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條件自尊”,是指依賴他人的肯定和表揚而產生的自尊。一旦別人不再肯定自己的時候,就會開始自我懷疑,產生無能感、羞恥感。

或許是因爲無法忍受努力過程中的孤寂和酸楚;或許只是想要單純地炫耀一下自己也在爲了生活奔波勞苦,找找存在感。在許多人看來,拍一張挑燈夜戰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尋求慰藉和肯定,比獨自一人日日夜夜地默默付出來得更有價值感。

喜歡“曬”、喜歡分享沒有錯,但如果你的動機只是想靠“曬努力”來打造自己的形象,希望看到朋友在評論下面回覆“666”,是完全沒必要的。

畢竟,時間不會因爲看到這些零零散散的努力就給予你同情;老闆也不會因爲你的“無效加班”而給你升職加薪。

“小曬怡情,大曬傷神”,習慣性地“曬努力”,會悄然拖慢你實現目標的進度。

有一則TED的演講我挺認同的:不要將你的個人目標告訴別人,在你體驗向別人興致勃勃介紹目標的快感時,你的自我感覺良好,在現實中反而使你不太容易實現目標。因爲這一時的滿足,會讓你弱化行動上的勤奮。

除非你把“自我激勵”當做分享的動機。當對方肯定你的目標後,你會感到壓力,於是想辦法儘快實現它,並邀請朋友監督,以激勵自己。

正如演講中的例子所說:“嘿哥們兒,我的確想要跑馬拉松, 所以我需要每週訓練5次, 如果我做不到,你就踢我的屁股吧!”

曬“努力”的高級智慧是,把每一次的分享都當做實現目標的“助推器”,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沉浸在社交滿足中,從不認真做事。

3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努力本就是人生常態。

平庸的人,總是強調自己在努力,然後碌碌無爲;成功的人則是默默耕耘,最後用結果說話。

要想讓自己的努力變得更有價值,你得耐得住寂寞。每個成功的人都會經歷一段孤軍奮戰的時光,只有熬過去了纔會見到黎明的曙光。

別盲目跟風,讓自己陷入無效努力之中。要想將一件事做到最好,需要邊行動邊思考,然後改進。

我們的人生各有千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成功永遠不嫌晚,每一份小小的努力都有它發生的價值。

如果你是金子,發光的那天,周圍的人終會看到;如果你有一雙不同於常人的“翅膀”,需要你時再蓄力飛翔,才更容易讓人銘記。

真正對自己未來負責的人都在不動聲色地努力着,等到完成後用結果一鳴驚人,這纔是最酷的。

來源:行動派DreamList(ID:xingdongpai77),敢行動,夢想才生動。關注我們,一起成爲行動派。| 作者:躺糖 | 主播:藍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