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是《聖經》新約的第一卷書,也是整個新約闡釋教義的基礎。教會傳統一般認爲,馬太福音的作者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馬太。這 卷書共28章。主要記載了耶穌的生平與職事,其中包括耶穌的家譜、耶穌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洗與受試探、講道、上十字架、復活,最後,復活的耶穌向使徒頒佈大使命。

《馬太福音》總共28章,可以分爲7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是一個引言,講述耶穌的誕生和出身,耶穌基督是亞伯拉罕家族的子孫,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十四代;從大衛到遷徙巴比倫,也是十四代;從遷徙巴比倫到基督,又是十四代。這反映了耶穌與以色列諸聖哲的血緣關係。耶穌的誕生充滿了艱辛與曲折,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未婚先孕,她的未婚夫約瑟想要休掉她,此時約瑟在夢中收到主的吩咐,瑪利亞將要生的是由聖靈所化的大衛的子孫。《聖經》裏對此做出預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爲以馬內利。”所以耶穌也被稱作以馬內利。第二部分從第3章到第7章,講述施洗者約翰以及耶穌受洗和受試探的事蹟。其中也記載了耶穌召喚門徒西門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約翰的經過。還有耶穌在山上寶訓的全部內容。第三部分從第8章到第10章,講述耶穌教訓門徒,以及行神蹟醫病治人、平靜風浪。耶穌再次告訴使徒他們的使命,並給予使徒們的應許和鼓勵。第四部分包括第11章到第13章,以天國的啓示爲中心,藉助有關天國的比喻,講述耶穌的教訓和行動。第五部分從第13章到第18章,耶穌教導使徒的主題是教會及如何管理教會。第六部分從第19章到第26章,重點講述猶太人對耶穌的迫害和耶穌的受審。最後一部分從26章到28章,主要是耶穌的受難和復活,從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到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直至最後受審、被釘十字架、安葬過程以及復活和顯現。

      讀完《馬太福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該福音大量使用了“天國”一詞,比如廣爲人知的“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爲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那麼,《馬太福音》要用“天國”表達什麼樣的觀念呢?馬太所描述的天國至少有兩個方面的意蘊。首先,天國應該是與塵世相對的神國,它是“上帝之國”。其次,從門徒們堅信耶穌就是以色列的救主和註定要復興大衛王之主的這一事實就可以可以出,天國也被想像爲實實在在的塵世社會。

    耶穌在山上佈道中說道:“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去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路。”耶穌認爲,面對傷害時,以牙還牙的做法,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既然你沒有你能力與惡勢力對抗,那就愛惜你的生命。就像耶穌說的“人若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那什麼換生命呢?”這可能有消極之處,但是耶穌是主張人都是要接受上帝的審判,作惡者自會受到主的懲罰。同時,耶穌也說:“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居,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爲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爲他叫日頭普照賢與不肖,雨露澤被義人與惡徒。”衆所衆知,愛是基督教的核心,在《聖經》中,不少動聽的金句俯拾皆是,而《馬太福音》也不在少數。在教會的傳道、特者渲染下,耶穌就是愛的化身,以至跟上帝耶和華,這個三位一體的神,創造天地萬物也是爲了體現愛。可以看出,基督教強調無差別的愛,對作惡者和本分者不加區別的愛。

    除此之外,《馬太福音》中的“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耶穌要受約翰的洗,而約翰卻說應該是耶穌爲自己施洗,耶穌回答他說∶“你且容許着吧;因爲我們這樣行盡全禮(希臘文譯∶義)是理所當然的。”這裏,“義”應該是上帝對人行爲的要求,而耶穌正是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遵行上帝的意願來符合“義”的規範。耶穌又告訴他的使徒們不要去追求生存基本的需要,比如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爲這些上帝都會恩典給信徒他們需要的一切,但是使徒們要先尋求上帝的國和義,這裏的“義”應該也是指人們符合上帝的意願,尋求所尋求的。

      我們不難發現《馬太福音》多處用到了比喻手法。這些比喻看似平淡,但是其蘊涵的力量卻是驚人的。比如“葡萄園做工”的比喻,這是耶穌在回答衆人跟隨自己會有什麼回報時講出來的,大概是講葡萄園的工人早來的和晚來的得到的工資是一樣的,早上來的工人表示不服,主人卻說:“我給你和後來的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以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爲我做好人,你就眼紅了嗎?”這是在告訴使徒們先跟隨主的和後來者都是一樣的,後來者可能收穫的更多。此類的比喻在《馬太福音》中不勝枚舉,我們在讀比喻部分的時候,會更感興趣,而且相對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這裏,筆者只是在讀了馬太福音後,寫下對裏面的幾句語言或某個詞的一些理解,只是把具體感受寫了出來,算不上什麼觀點,可能並沒有領悟出來《馬太福音》裏的深刻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