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迴應他人的負面情緒(上)

引入:

當孩子、朋友、家人出現負面情緒,你會怎麼辦?

懟他?這麼點小事就受不了,你算什麼男人?!

給建議?來,聽我說這麼這麼做,肯定就沒問題了。

講大道理?年輕人,都經歷點事情是寶藏,等你老了就知道了,沒什麼過不去的。

心理分析?你會這麼想是因爲你小時候沒有從你爸那裏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所以會從你的丈夫那裏索取。

如果有人對我說這樣的話,我會直接對她說,門在那裏,慢走不送,G-U-N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用這樣的方式去迴應對幫助對方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一點幫助都沒有,也對雙方的關係沒有半點益處,怎麼辦呢?

辦法自然是有的。


請閱讀原文片段:

當我在難過或者受到傷害時,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建議、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別人的看法,那樣只會讓我感覺更差。過分同情讓我覺得自己太可憐;提問讓我產生防範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說我的感受毫無道理。這時候,我內心的反應就是:“算了吧,再說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願意傾聽,認同我內心的傷痛,給我機會讓我多說說我的困擾,我會感覺沒那麼鬱悶或困惑,也更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麪臨的問題。
我還可能會對自己說:“老闆平時還是不錯的····我當時應該馬上認真處理那份報告·····不過,到他辦公室交報告的時候,我還是要讓他知道,他昨天那樣對我說話,讓我很難過·····另外,也讓他知道,以後他對我有看法,最好單獨和我談。
這個過程對我們的孩子也同樣適用。如果我們也能傾聽孩子,與他們產生共情,那麼也能有助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我們不是天生就會說產生共情的語言的,因爲它不屬於我們的“母語”的一部分。我們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經歷。爲了能夠更流利地說出這種接納他人的“新語言”,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操練。下面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地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以上片段來自圖書《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被譽爲親子溝通的聖經,是兩位傑出的教育專家提供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圍繞“如何說”“怎麼聽”,從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實踐:比如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3、代替懲罰的方法;4、鼓勵孩子自立;5、恰當地讚賞孩子;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是一份愛的禮物。

這本書是美國家庭教育類圖書累計銷量第一名,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和其他講溝通的書籍不同的是,這書中有許多貼近生活的案例和趣味性的漫畫,生動易懂,可操作性強。

你會不會經常覺得和你的孩子無法溝通,或者他們也不願意和你溝通?這本書中選取親子關係中最爲常見的場景,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讓你和孩子能夠快樂有效的溝通。此外書中的方法對於我們成年人的溝通也非常有用,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越來越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我們面對孩子、家人、朋友的負面感受的時候,我們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能夠通過四個技巧提高他們面對自己感受的能力,使他們感受到被接納和理解,能夠集中精力應對出現的問題,從而增強對方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促進和諧人際。


關於片段的解讀和應用,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