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九連真人——殺出重圍的黑馬

這個夏天,有很多的綜藝節目映入眼簾。其中不乏很多優秀的音樂綜藝。前有《這就是原創》,後有《我是唱作人》。還有最喜歡的《樂隊的夏天》

一羣憤怒而真實的搖滾青年,一幫爲了夢想不斷打拼的音樂人,一幫爲了熱愛走到一起玩音樂的夥伴。

在中國樂隊的HOT5的比拼中,聽到了很多很好的作品,有時候會跟着一起搖頭晃腦,有時候又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有時候被他們臺上的玩笑話逗笑……

而前三期中最讓我震驚和打動我的,還是《九連真人》樂隊。

                                01

在第二期中,先有鹿先森這樣出名的樂隊,後有Click#15這樣圈內人盡皆知的樂隊。所以九連真人這樣一個大家都沒聽過的樂隊並沒有從名字一下子引起大家的注意。

但在主唱(吉他阿龍)開口的一瞬間,觀衆和導師都被吸引到歌聲裏。

一首來自客家話的《莫欺少年窮》就這樣像一束光一樣打進了觀衆的心裏。

隨着歌曲的進行,這首歌好幾次讓觀衆聲嘶力竭的吶喊。喬杉說,這種來自現場的衝擊力,讓我很震驚。會情不自禁的陷入他們想營造的氛圍裏。

這首歌的初衷想表達的是,父子之間的一個爭論。阿民想出去打拼,但是家長並不看好他,怕阿民出去,不知道要幹嘛,還會受欺負。其實阿民心裏也沒底,但是阿民年輕氣盛,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多像年輕的我們,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一個人隻身前往大城市,滿懷理想。想出人頭地,想在大城市打拼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只是,後來有人堅持,有人放棄。有人執着,有人後悔。因爲世事無常,越長大越明白很多事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

就像裏面的歌詞。你沒能力求誰都沒用啊!

但是每一個不肯放棄的曾經,其實都是我們不服輸的證明。我們都曾經年輕過,堅持過,熱愛過。

最後的小號配上主唱的吶喊。會讓你覺得音樂是所有人共通的語言,即使是別人的故事,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並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這也是我喜歡這支樂隊的原因。

                                02

在我原來的認知裏,玩樂隊的人都比較高冷,看了幾期後,我發現我錯了。

就像九連真人,他們在唱歌的時候,閃閃發光。唱完歌后,會很安靜的等幾個導師的提問。

然而,在臺下。他們就像普通人一樣,打打鬧鬧。

事後工作人員採訪他們。他們就會開同伴的玩笑。

主唱阿龍說,我們的普通話不標準。

小號阿麥就會立刻打逗,是你不標準,我標準。

然後三個人互相的評價是貝斯手不出聲,小號吃不準吹不穩,主唱亂來。

都說喜歡音樂的人之間會有一種特殊的頻率。他們就是有共同頻率的三個人。

這樣的人待在一起就會特別的舒服,不需要時刻去遷就對方的情緒,可以在彼此之間肆無忌憚,可以開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玩笑。

開開心心的玩音樂就夠了。

工作人員問他們這個樂隊的由來。九連是一個鎮,一個環山環水,山清水秀的美麗的小鄉鎮。真人不是道教裏的那個真人(偷笑)而是代表他們自己。

後來,大部分人都搬到了縣城,而他們卻選擇放棄大城市,回到家鄉。因爲對他們來說,天天面對工作,無法兼顧生活的話,會很枯燥。

這也印證了搖滾樂的一個觀念,簡單的快樂。

                                  03

這個時代不是搖滾樂隊的黃金時代,相反這個時代隨着民謠歌曲和流行音樂的興起,搖滾處於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

很多的樂隊不是靠夢想賺錢,而是賺錢養夢想。

高曉鬆說,希望藉着這個節目,再讓樂隊掀起一波高潮。讓樂隊重回當年的巔峯,在被大衆所喜歡和熱愛。

我相信會的。這是個壓抑的時代,我們需要反抗,需要自由。而搖滾樂會讓我們在反抗中感受到自由。

喜歡《樂隊的夏天》,也喜歡九連真人,希望九連真人能走的更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