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進電機原理

<>步進電機也叫步進器,它利用電磁學原理,將電能轉換爲機械能,人們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使用這
種電機。隨着嵌入式系統(例如打印機、磁盤驅動器、玩具、雨刷、震動尋呼機、機械手臂和錄像機等)
的日益流行,步進電機的使用也開始暴增。不論在工業、軍事、醫療、汽車還是娛樂業中,只要需要把
某件物體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步進電機就一定能派上用場。步進電機有許多種形狀和尺寸,
但不論形狀和尺寸如何,它們都可以歸爲兩類:可變磁阻步進電機和永磁步進電機。本文重點討論更爲
簡單也更常用的永磁步進電機。
步進電機的構造



(圖一,具有雙齒槽和單繞組的定子)
如圖 1 所示,步進電機是由一組纏繞在電機固定部件--定子齒槽上的線圈驅動的。通常情況下,一根繞
成圈狀的金屬絲叫做螺線管,而在電機中,繞在齒上的金屬絲則叫做繞組、線圈、或相。如果線圈中電
流的流向如圖 1 所示,並且我們從電機頂部向下看齒槽的頂部,那麼電流在繞兩個齒槽按逆時針流向流
動。根據安培定律和右手準則,這樣的電流會產生一個北極向上的磁場。
現在假設我們構造一個定子上纏繞有兩個繞組的電機,內置一個能夠繞中心任意轉動的永久磁鐵,
這個可旋轉部分叫做轉子。圖 2 給出了一種簡單的電機,叫做雙相雙極電機,因爲其定子上有兩個繞組,
而且其轉子有兩個磁極。如果我們按圖 2a 所示方向給繞組 1 輸送電流,而繞組 2 中沒有電流流過,那
麼電機轉子的南極就會自然地
按圖中所示,指向定子磁場的
北極



(圖 2:雙相雙極電機)
然後我們切斷繞組 1 中的電流,按照圖 2b 所示方向給繞組 2 輸送電流,於是定子磁場會指向左側,
賽微電子網
山東大學(威海)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斌  2
從而使得轉子旋轉,其南極也指向左側。
接着,我們再將繞組 2 的電流切斷,按照圖 2c 的方向給繞組 1 輸送電流,注意:這時繞組 1 中的電
流流向與圖 2a 所示方向相反。於是定子的磁場北極就會指向下,從而導致轉子旋轉,其南極也指向下
方。
然後我們又切斷繞組 1 中的電流,按照圖 2d 所示方向給繞組 2 輸送電流,於是定子磁場又會指向右
側,從而使得轉子旋轉,其南極也指向右側。。
最後,我們再一次切斷繞組 2 中的電流,並給繞組 1 輸送如圖 2a 所示的電流,這樣,轉子又會回到
原來的位置。
至此,我們對電機繞組完成了一個週期的電激勵,電機轉子旋轉了一整圈。也就是說,電機的電頻
率等於它轉動的機械頻率。
如果我們用 1 秒鐘順序完成了圖 2 所示的這 4 個步驟,那麼電機的電頻率就是 1Hz。其轉子旋轉了
一週,因而其機械頻率也是 1Hz。總之,一個雙相步進電機的電頻率和機械頻率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下式
表示:fe=fm*P/2 (1)
其中,fe代表電機的電頻率,fm代表其機械頻率,而P則代表電機轉子的等距磁極數。
從圖2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每一步操作都會使轉子旋轉90°,也就是說,一個雙相步進電機每一步操作造
成的旋轉度數可由下式表示:1 step= 180°/P (2)
由等式(2)可知,一個雙極電機每動作一次可以旋轉 180°/2=90°,這與我們在圖 2 中看到的情形正好
相符。此外,該等式還表明,電機的磁極數越多,步進精度就越高。常見的是磁極數在 12 和 200 個之
間的雙相步進電機,這些電機的步進精度在 15°和 0.9°之間。



(圖 3:雙相六極電機)
圖 3 給出的例子是一個雙相、6 極步進電機,其中包含 3 個永久磁鐵,因而有 6 個磁極。第一步,
如圖 3a 所示,我們給繞組 1 施加電壓,在定子中產生一個北極指向其頂部的磁場,於是,轉子的南極(圖
3a 中紅色的“S”一端)轉向了該圖的上方。接着,在圖 3b 中,我們給繞組 2 施加電壓,定子中產生一個
北極指向其左側的磁場。於是,轉子的一個距離最近的南極轉向了圖的左方,即轉子順時針轉動了 30°。
第三步,在圖 3c 中,我們又向繞組 1 施加一個電壓,在定子中產生一個北極指向圖下方的磁場,從而
又使轉子順時針旋轉 30°到達圖 3c 所示的位置。而在圖 3d 中,我們給繞組 2 施加電壓,在定子中產生
一個北極指向定子右側的磁場,再一次使轉子順時針旋轉 30°,到達圖 3d 所示的位置。最後,我們再向
繞組 1 施加電壓,產生一個如圖 3a 所示的北極指向定子上方的磁場,使得轉子順時針旋轉 30°,結束一
個電週期。如此可以看出,4 步電激勵造成了 120°的機械旋轉。也就是說,該電機的電頻率是機械頻率
的 3 倍,這一結果符合等式 (1)。此外,我們從圖 3 和等式(2)也能看出,該電機的轉子每一步旋轉 30°。


如果同時向兩個繞組輸送電流,還能增大電機的扭矩,如圖 4 所示。這時,電機定子的磁場是兩個
繞組各自產生的磁場的矢量和,雖然這一磁場每一次動作仍然只使電機旋轉 90°,就象圖 2 和圖 3 中一
樣,但因爲我們同時激勵兩個電機繞組,所以此時的磁場比單獨激勵一個繞組時更強。由於該磁場是兩
個垂直場的矢量和,因此它等於單獨每個場的 2×1.414 倍,從而電機對其負載施加的扭矩也成正比增大。
電機的激勵順序
既然我們知道了一系列激勵會使步進電機旋轉,接下來就要設計硬件來實現所需的步進序列。一塊能讓
電機動起來的硬件(或結合了硬件和軟件的一套設備)就叫做電機驅動器。
從圖4中可以看出我們怎樣激勵雙相電機的繞組才能使電機轉子旋轉,圖中,電機內的繞組抽頭分別被
標爲1A、1B、2A和2B。其中,1A和1B是繞組1的兩個抽頭,2A和2B則是繞組2的兩個抽頭。
首先,要給腳 1B 和 2B 施加一個正電壓,並將 1A 和 2A 接地。然後,給腳 1B 和 2A 施加一個正電
壓,而將 1A 和 2B 接地,這一過程其實取決於導線繞齒槽纏繞的方向,假設導線纏繞的方向與上一節所
述相符。依次進行下去,我們就得到了表 1 中總結的激勵順序,其中,“1”表示正電壓,“0”表示接地。


(表 1:雙相電機動作過程中的繞組抽頭極性)
電流在電機繞組中有兩種可能的流向,這樣的電機就叫做雙極電機和雙極驅動序列。雙極電機通常
由一種叫做 H 橋的電路驅動,圖 5 給出了連接 H 橋和步進電機兩根抽頭的電路。H 橋通過一個電阻連
接到一個電壓固定的直流電源(其幅度可根據電機的要求選取),然後,該電路再經過 4 個開關(分別標爲
S1、S2、S3 和 S4)連接到繞組的兩根抽頭。這一電路的分佈看起來有點象一個大寫字母 H,因此叫做 H
橋。


(圖 5:可用於驅動電機每個繞組的 H 橋電路)
從表 1 中可以看出,要激勵該電機,第一步應將抽頭 2A 設爲邏輯 0,2B 設爲邏輯 1,於是,我們可
以閉合開關 S1 和 S4,並斷開開關 S2 和 S3。接着,需要將抽頭 2A 設爲邏輯 1,2B 設爲邏輯 0,於是,
我們可以閉合 S2、S3,並斷開 S1 和 S4。與此類似,第三步我們可以閉合 S2、S3 並斷開 S1 和 S4,第
四步則可以閉合 S1、S4 並斷開 S2、S3。
對繞組 1 的激勵方法也不外乎如此,使用一對 H 橋就能產生需要的激勵信號序列。表 2 所示就是激
勵過程中每一步開關所在的位置。



(表 2:雙相電機動作過程中開關的位置)
注意,如果 R=0,而開關 S1 和 S3 又不小心同時閉合,那麼流經開關的電流將達到無窮大。這時,
不但開關會被燒壞,電源也可能損壞,因此電路中使用了一個非零阻值的電阻。儘管這個電阻會帶來一
定的功耗,也會降低電機驅動器的效率,但它可以提供短路保護。
單極電機及其驅動器
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雙極步進電機和驅動器。單極電機與雙極電機類似,不同的是在單極電機中外
部能夠接觸到的只有每個繞組的中心抽頭,如圖 6 所示。我們將從繞組頂部抽出的抽頭標爲抽頭 B,底
部抽出的標爲抽頭 A,中間的爲抽頭 C。



(圖 6)
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抽頭沒有標註的電機,如果我們清楚步進電機的構造,就很容易通過測量抽頭
之間的阻值,識別出哪些抽頭屬於哪根繞組。不同繞組的抽頭之間阻抗通常爲無窮大。如果經測量,抽
頭 A 和 C 之間的阻抗爲 100 歐姆,那麼抽頭 B 和 C 之間的阻抗也應是 100 歐姆,而 A 和 B 之間的阻抗
爲 200 歐姆。200 歐姆這一阻抗值就叫做繞組阻抗。
圖 7 給出一個單極電機的單相驅動電路。從中可以看出,當 S1 閉合而 S2 斷開時,電流將由右至左
流經電機繞組;而當 S1 斷開,S2 閉合時,電流流向變爲由左至右。因此,我們僅用兩個開關就能改變
電流的流向(而在雙極電機中需要 4 個開關才能做到)。表 3 所示爲單極電機驅動電路中,每一步激勵時
開關所處的位置。



(圖 7:單極電機的控制電路)
雖然單極電機的驅動器控制起來相對簡單,但由於在電機中使用了中心抽頭,因此它比雙極電機更
複雜,而且其價格通常比雙極電機貴。此外,由於電流只流經一半的電機繞組,所以單極電機只能產生
一半的磁場。
在知道了單極電機和雙極電機的構造原理之後,當我們遇到一個沒有標示抽頭也沒有數據手冊的電
機時,我們就能自己推導出抽頭和繞組的關係。帶 4 個抽頭的電機就是一個雙相雙極電機,我們可以通
過測量導線之間的阻抗來分辨哪兩個抽頭屬於同一個繞組。帶6個抽頭的電機可能是一個雙相單極電機,
也可能是一個三相雙極電機,具體情況可以通過測量導線之間的阻抗來確定。
電機控制
本文前面討論的電機控制理論可以採用全硬件方案實現,也可以用微控制器或 DSP 實現。圖 8 說明
瞭如何用晶體管作爲開關來控制雙相單極電機。每個晶體管的基極都要通過一個電阻連接到微控制器的
一個數字輸出上,阻值可以從 1 到 10M 歐姆,用於限制流入晶體管基極的電流。每個晶體管的發射極均
接地,集電極連到電機繞組的 4 個抽頭。電機的中心抽頭均連接到電源電壓的正端。



(圖 8:步進電機的控制電路圖)
每個晶體管的集電極均通過一個二極管連接到電壓源,以保護晶體管不被旋轉時電機繞組上的感應
電流燒壞。轉子旋轉時,電機繞組上會出現一個感應電壓,如果晶體管集電極沒有通過二極管連接到電
壓源,感應電壓造成的電流就會涌入晶體管的集電極。
舉個例子,假設數字輸出 do1 爲高而 do2 爲低,於是 do1 會使晶體管 T1 導通,電流從+V 流經中心
抽頭和 T1 的基極,然後由 T1 的發射極輸出。但此時 do2 處於斷開狀態,因此電流無法流經 T2。這樣
推理下去,我們就能將表 3 改爲驅動電機所需的微控制器數字輸出的改變順序。
一旦清楚了驅動電機所需的硬件和數字輸出的順序,我們就可以對最順手的微控制器或 DSP 編寫軟
件,實現這些序列。
固件控制
我本人在一塊 Microchip PIC16F877 上,利用 1N4003 二極管和 2SD1276A 達靈頓晶體管實現了以上
談到的電機控制器。PIC 的 PortA 第 0 位到第 3 位用來做數字輸出。電機採用在 Jameco 購買的 5V 雙相
單極電機(Airpax [Thomson]生產,型號爲 M82101-P1),並且用同一個 5V 電源爲 PIC 和電機供電。但在
真正應用時,爲避免給微控制器的電源信號引入噪聲,建議大家還是分別用不同的電源爲電機和微控制


轉載----百度文庫點擊打開鏈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