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現在的孩子最該吃的,不是營養品,而是“苦”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孩子成爲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今天,“獨二代”們衣食無憂、生活無虞,家庭條件普遍很好。生活的艱辛孩子根本無從體會,如果,家長過度溺愛、缺乏必要的吃苦教育,孩子就會認爲一切理所當然、本該如此,不懂感恩,缺乏面對挫折、困難的能力和心理準備,長大後,或目中無人、自私自利,唯我獨尊,或稍有風吹草動,就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無法面對。

教育孩子,父母要把握尺度,既不能過於嚴厲,一言不合非打即罵,也不能百般寵溺,任由孩子胡來,沒原則,最終自私冷酷、囂張跋扈、無法無天。

人生從來不是一馬平川,人活一世,風浪險阻在所避免,給予孩子恰當的愛,寬嚴相濟,適當吃點苦,纔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二】

有智慧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拍完《讓子彈飛》後,姜文便從大衆視線中消失了整整一年。這一年裏,他帶着兩個兒子到新疆鍛鍊,住最簡陋的房子,過最簡單的生活。

一年後,姜文把從小嬌生慣養、備受寵溺、無理取鬧的“小公子”,硬生生鍛鍊成精力充沛、身體強壯、在高原上飛奔,與野兔賽跑的“野孩子”。

他說: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營養品,而是苦頭。


是啊,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心頭肉,“疼都來不及,怎麼捨得讓吃苦”。實際上,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從小讓孩子吃苦,親身體會生活的艱辛,纔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纔會知道,一切都不是白來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都需要汗水和努力。孩子纔會生髮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給予和付出,纔會端正對生活的態度,獨立自強、磨練意志,發展出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和良好品質,纔會屹立人生之巔,而不是被生活的大風大浪吞噬、淹沒。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時吃苦不算苦,是必要的磨練,是一種人生財富,“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只有小時吃到苦頭,纔可能成爲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三】

普遍家庭如何鍛鍊孩子吃苦?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缺少時間、金錢、精力,做不到像姜文那樣,率性而爲,丟下工作,帶孩子跟到深山老林鍛鍊吃苦,怎麼辦?

沒關係,只要家長具備讓孩子吃苦的意識,生活中隨時可以讓孩子吃“苦”。讓孩子從小做家務,就是一項不錯的“吃苦”教育。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爲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我國對兩萬個小學生的調查也表明,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27倍。

爲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幸福、快樂、有出息。既然讓孩子做家務有這麼多好處,何不從讓做家務開始,讓孩子適當吃點苦?

【四】

不同年齡段,做家務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3-4歲:滲透做家務的觀念

方式:做遊戲、繪本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知道,家務是每個人都做的,只要是家裏的成員,就要做家務。

內容:引導孩子做簡單的家務,多多鼓勵孩子做家務,比如:丟垃圾、收拾玩具、鍛鍊獨立刷牙、學習疊衣服等。

4-6歲: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方式:家長們做家務時邀請孩子加入,家長爲主,孩子爲輔。

內容:飯前擺好碗筷、飯後擦桌洗碗、擺放好毛巾等

6-8歲:放手獨立做家務

方式:放手,讓孩子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

內容:整理書包、自己穿衣、洗內褲、手絹等

既然做家務好處多多,那麼,怎樣引導孩子心甘情願做家務,而不是被動強迫呢?

引導孩子做家務,要着眼以下三步六方面:

· 做家務前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

引入“責任意識”,讓孩子從小知道,做家務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參加,每個人都應該儘可能參與。小的時候,自己的事自己做,也是一種分擔家務,起碼讓家長減輕負擔。

只有在持續的觀念滲透下,在全家人都做家務的氛圍下,孩子才更願意付出,纔會越來越具備責任感。

滲透做家務的好

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如果家長一味抱怨做家務很髒、很累,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抗拒做家務。因此,家長要以身做則,積極參與做家務,傳遞正能量情緒,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做好家庭分工

尊重孩子,給予孩子選擇權,可以把必做的家務列一個清單,開個家庭會議,讓孩子自主選擇其中一項或幾項,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責任感。

· 做家務中

肯定、認可孩子

一開始做家務,孩子往往會比較粗糙、弄得亂七八糟,給家長添亂,這時,家長要保持耐心,對孩子不要太苛刻,要知道,孩子做家務一定會有從不會對會,從做不好到做得好的過程,只是,需要給孩子時間。家長要注意孩子做家務的過程,只不要太關注結果,多肯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

運用OKR管理法,讓做家務常態化

孩子做家務,往往開始的時候,非常有熱情,接下來,就不嫌麻煩、怕髒、怕累,不願做。不妨運用“OKR企業管理法”來推進。

OKR全稱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是目前最流行的企業員工考覈方法之一。Google、Oracle等高端公司都在使用這種方法,簡單說,就是“爲確保達成企業目標,關鍵結果的分解與實施”。

結果讓孩子做家務,也可以採用OKR管理法:

設定整體“目標”(Objective):讓孩子做家務常態化

設定若干可以量化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幫助實現目標:

“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書包自己整理”或“整理房間”“拖地”等具體目標

保障措施:及時總結,不斷反饋,鼓勵孩子

· 做家務後

表揚亮點,固化行爲

不妨當着孩子的面,故意在別人面前說做家務的事,比如“我家小明很棒,現在不但自己整理書包,還能洗內褲呢,我非常高興”等,把孩子做家務的事,讓他人知道。

通過放大孩子的優點,表揚行爲,讓孩子形成“愛做家務”的自我概念和定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