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老了,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我和桐桐在餛飩店吃餛飩,她吃她的鮮肉小餛飩,我吃我的野菜大餛飩。我問她要不要嚐嚐我的,她不肯。我們又各自悶頭吃自己的。

我們旁邊坐了一頓母女。女兒二、三十歲,坐在我旁邊。母親五十幾歲,坐在女兒對面。女兒一直在高聲說話,似乎是鄰居製造的噪音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她讓媽媽打了投訴熱線,最近總算消停了一下。

女兒叮囑媽媽,熱線人員回訪時,一定不要像以前那樣輕易回覆她說沒事了,同意她關了單子。她擔心,如果這樣,事情會繼續反覆。

“你一定要強硬一點,不要回復,不要跟她有好語氣。跟她說再等等,目前還沒看到效果。”女兒以過來人都口吻說,“我在單位領導也是這麼教我的,對其他人要好好立規矩,不要因爲心軟輕易放他們一碼,這樣以後吃虧的還是我們。”

“哦,那下次她打電話,我就說做不了主,女兒不在家,你去找我女兒吧。”媽媽聲音散漫,顧左右而言他,“你快吃,多吃一點啊。”

“你怎麼老管我吃不吃,我這麼大了,還不知道自己吃不吃啊。”女兒有點不爽,“你看你點了這麼多東西,怎麼吃得完?”

“哦,我看你很餓,還以爲你喜歡吃呢。”媽媽有點委屈,但還是鬆散舒緩的語調。

後面一桌,一個孩子突然“哇”地高聲哭了。原來是兩個媽媽帶個三個孩子,碗剛端上來,一個小孩就要吃,其中一個媽媽訓了他一句,他不爽就高聲抗議了。

店不大,食客們幾乎嚇了一跳,都望向那桌。桐桐說,“哎呀,我嚇了一跳。”說完,繼續吃她的餛飩。

“哎,你怎麼老回頭看別人?你這樣很不好。”旁邊的女兒指責媽媽。

媽媽說,“我沒有看別人,我吃完了沒事,看看外面啊。”

“媽媽,我跟你說,你現在變了。”女兒不滿地數叨,“小時候,你教我要勇敢,不要怕事,所以我跟你學的很膽大。現在,你怎麼這麼怕事了呢?”

“哎,以前有依靠嘛!”媽媽嘆了口氣。

我聽完也在心裏嘆口氣,媽媽沒說出來的也許是:現在年紀大了啊,年紀大了不是簡單的身體衰老而已,還會失去很多東西。沒有那麼多勇氣了,很多事能忍就忍了,就顯得怕事兒了。爲人處世也謹慎起來,對自己的子女,甚至也帶着小心翼翼地討好。

我沒有怪那個女孩的意思。我想看到曾經風風火火的媽媽,現在變成這樣,她一定很沒有安全感,她還沒準備好成爲媽媽的依靠。她心裏一定很不好過,纔對媽媽說出那樣的話。

想起一位朋友說,她父母唱歌很好,她小時候也像父母一樣,唱好聽的歌。有一天她唱歌時,媽媽卻說,你怎麼唱得這麼難聽。媽媽無心的一句話,卻讓她徹底對歌唱失去了自信,從此不敢在人前開口唱歌。

後來長大後,成家立業養兒育女,出國生活。有一天邊收拾東西邊輕聲哼了幾句,一旁年邁的媽媽說,“哎,你唱得蠻好聽的呀,你應該多唱唱。”

她笑笑沒說話,轉身卻很失落。五十多歲,她依然不敢高聲唱歌,不相信自己能唱得不走調。這不是她最難過的。

讓她傷心的是,年輕時那麼勇敢否定她的媽媽,現在話語裏卻滿是討好。媽媽老了,媽媽變成了孩子,需要依靠她。

晚上回到家,聽見冰河又訓斥桐桐,怎麼這麼傻,這都弄不好?

我忽然覺得好笑又可怕,似乎看到了幾十年後,桐桐也這樣對我們兩個老傢伙表達不滿,“你們怎麼這麼笨,這點事都幹不好?”

我會傷心,但也無力反駁。可能只是苦笑着看着她,不,也許我會假裝很真誠地笑。

“你信不信,你再這個樣子,等你年紀大了,她也會這樣說你。”我跟冰河開玩笑,“到時候,你聽了會是怎樣的心情?”

他沒理我,但很明顯對孩子說話的語氣舒緩了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