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協議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請求報文由3部分組成(請求行+請求頭+請求體): 

1.請求行

GET     /day01/1.html       HTTP/1.1

GET: 請求方式

/day01/1.html:請求地址  “/”——http://127.0.0.1:9090  ?後面是請求參數(用戶名密碼等等。。。)注意,get請求的請求參數,存在請求行

HTTP/1.1:HTTP版本

2.請求頭

3.請求體(post方式)

HTTP的響應報文也由三部分組成(響應行+響應頭+響應體): 

1.響應行

響應行:HTTP/1.1     200     OK

http/1.1 表示http協議和版本

200 響應狀態碼  

OK 狀態碼代表意義 ,請求成功,響應完成

2.響應頭

3.響應體

參考 : https://blog.csdn.net/qingmengwuhen1/article/details/82767818

Http報頭Accept與Content-Type的區別

1.Accept屬於請求頭, Content-Type屬於實體頭。 
Http報頭分爲通用報頭,請求報頭,響應報頭和實體報頭。 
請求方的http報頭結構:通用報頭|請求報頭|實體報頭 
響應方的http報頭結構:通用報頭|響應報頭|實體報頭

2.Accept代表發送端(客戶端)希望接受的數據類型。 
比如:Accept:text/xml; 
代表客戶端希望接受的數據類型是xml類型

Content-Type代表發送端(客戶端|服務器)發送的實體數據的數據類型。 
比如:Content-Type:text/html; 
代表發送端發送的數據格式是html。

二者合起來, 
Accept:text/xml; 
Content-Type:text/html 
即代表希望接受的數據類型是xml格式,本次請求發送的數據的數據格式是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