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境界

宋代禅宗将参禅分为三个境界,是对佛教“空”这一概念的三种不同理解。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不知道禅为何物,即使就在你身边,也无从下手;

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初窥门路,能以平常心修行,但身边有草叶;

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大师境界,无相,世界为“一”。


注解:

草叶是禅语,代表在寻求真禅过程中的困难和迷茫;

芳代表真理,禅宗成立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指佛教),禅讲求的是觉悟,觉道即对佛道的觉悟,迷为世人,觉为佛。所以讲求“开口失命”,根据楚圆禅师的描述“药多病甚,网细鱼稠”所以说多了,反而使人不得要领。又要不停的说,德山禅师讲”若要提问就错了,若不提问又是对禅的违背。“禅不是向外探询,去追问而得到的东西,是要去内心的体悟而到达明心见性。当真正到达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