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基本概念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指由管理員手動配置和維護的路由,靜態路由配置簡單,並且無需像動態路由那樣佔用路由器的CPU資源來計算和分析路由更新
靜態路由的缺點在於,當網絡拓撲發生變化時,靜態路由不會自動適應拓撲改變,而是需要管理員手動進行調整
靜態路由一般適用於結構簡單的網絡。在複雜網絡環境中,一般會使用動態路由協議來生成動態路由。不過,即使是在複雜網絡環境中,合理地配置一些靜態路由也可以改進網絡的性能

靜態路由配置
靜態路由可以應用在串行網絡或以太網中,但靜態路由在這兩種網絡中的配置有所不同在串行網絡中配置靜態路由時,可以只指定下一跳地址或只指定出接口。華爲ARG3系列路由器中,串行接口默認封裝PPP協議,對於這種類型的接口,靜態路由的下一跳地址就是與接口相連的對端接口的地址,所以在串行網絡中配置靜態路由時可以只配置出接口
以太網是廣播類型網絡,和串行網絡情況不同。在以太網中配置靜態路由,必須指定下一跳地址
在廣播型的接口上配置靜態路由時,必須明確指定下一跳地址。以太網中同一網絡可能連接了多臺路由器,如果在配置靜態路由時只指定了出接口,則路由器無法將報文轉發到正確的下一跳。在本示例中,RTA需要將數據轉發到192.168.2.0/24網絡,在配置靜態路由時,需要明確指定下一跳地址爲10.0.123.2,否則,RTA將無法將報文轉發到RTB所連接的192.168.2.0/24網絡,因爲RTA不知道應該通過RTB還是RTC才能到達目的地

負載分擔
當源網絡和目的網絡之間存在多條鏈路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等價的路由來實現流量負債分擔,這些等價路由具有相同的目的網絡和掩碼、優先級和度量值就比如說上面的圖中其實就是在RTB上配置了兩條靜態路由,它們具有相同的目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優先級(都爲60)、路由開銷(都爲0),但下一跳不同。在RTB需要轉發數據給RTA時,就會使用這兩條等價靜態路由將數據進行負載分擔

在RTA上也應該配置對應的兩條等價的靜態路由
在配置完靜態路由之後,可以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來驗證配置結果。在本示例中,紅色高亮部分代表路由表中的靜態路由。這兩條路由具有相同的目的地址和掩碼,並且有相同的優先級和度量值,但是它們的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不同。此時,RTB就可以通過這兩條等價路由實現負載分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