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編輯成長記(五)

今天又審完了一本稿子《ZCGD》.暫時要和它說再見了。記錄一下我和它的故事。

首先,不得不佩服我的領導超能打的業務能力。初審以後,我認爲我已經把大部分問題挑出來了,但是我的領導看了以後直接找合作方聊了聊這個稿子存在的邏輯硬傷,並對他們進行了靈魂拷問:“這個真的是原版書翻譯的嗎?”對方在我領導挑出來的硬傷面前承認了事實的真相,並和我們修改了合作合同。最後我們給他把稿子退了回去讓他看着原文改。其實,本來就該退稿的稿子應該在我手裏就退回去,這種稿子都不能提交給我領導複審。是我眼光還不夠。以後審稿的時候,不僅要看細節,不能光顧着撿芝麻,卻丟了西瓜。

其次,要有更強烈的尊重原文、尊重作者的意識。對比我和我boss的批註。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就直接修改,而我的boss很少直接動原文,只是很客氣地打問號,然後加一句:“建議覈查原文,建議修改成……”

然後,是核紅的事情。有人對我說第一次修改完以後,你就核一下紅就可以了。其實,再多花點時間細細看真的很有必要,千萬不要相信你會一次性看出所有的問題,也不要相信這不是本版書,對方就會多麼負責任。第二次看的時候,我發現有個部分前後不一致,就找合作方聊是否覈查了原文,他們說他們也看出有問題了,但是因爲我沒有提,他們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沒有主動和我們溝通。所以這種事情,還是自己多操點心吧。

再說說審稿態度吧。希望你以後能更加客觀地面對你的稿子,就算你不認同作者的觀點,就算作者的觀點有點落後,只要不是和主流價值觀相悖,還是要尊重作者。年輕氣盛的我很容易衝動,動不動就想因爲一些作者的觀點找合作方確認這是不是真的是他的觀點。合作方大大很客氣地認同了我不會盡信書的態度,並和我探討了一些觀點。但是,真的不要帶進自己太多的情感,你可以質疑作者的觀點,但是總是問合作方看起來似乎在懷疑他們的工作態度,這種事情真的是幹一次就夠了。

編輯真的是要有超級廣泛的知識。稿子裏有個部分,作者提到一個人的名字,一直用代詞。我感到了濃濃的不尊重的味道,就建議補出人名,然後合作方超級專業的人士告訴我,作者和文中那個人矛盾特別深。作者討厭他討厭到根本不想提他的名字,沒辦法了才提了一次,建議保留原文。我差點就改錯。還是努力學習吧。

在審稿之前一定要調查清楚作者的背景。我的稿子作者出現的時候別人一會兒稱呼他英文名,一會兒中文名。難道中文名是根據英文名翻譯的?我就寫出了修改建議:全書人名統一。後來不放心查了一下,發現作者是華人,在國外工作的時候外國同事當然叫他英文名,回國以後大家當然喊他中文名。嚇得我趕緊擦掉了那條修改建議。

再說說退稿的事情吧。這是第一本給合作方退回去的稿子。可能是沒想到會被退回去,所以他們就開始超級認真、超級用力得改稿。用力到什麼程度呢?我們提出的問題他們改了,他們自己想改的,又照着原文換了種說法重新寫了。我的天,突如其來多出來的工作量。還得一個點一個點和合作方確認修改依據,重寫我的審稿意見。求以後的甲方爸爸第一次就寫好吧,謝謝您了。

最後,還是不夠自信。一個稿子不管看多少遍,都覺得自己能力有限,會擔心哪個環節就被退回來,書出版以後還有沒有解決的問題。萬一有敏感點自己沒發現,書被全部從市場召回來怎麼辦?每個工作日都惶恐不安。一邊惶恐,一邊前行。時不時想停下來發呆,緊張到忍不住捏緊拳頭,想罷工的念頭閃幾下以後,就會告訴自己繼續努力呀。

要做多少事情,才能足夠自信?現在,只能繼續前行。狀態越來越好了不是嗎,搬家以後更方便加班了,看錶的想法不再是還不下班,是還有兩個小時就要下班了,又做不完了。心態也更加獨立了,以前會想自己剛入行,自己解決不了的還有其他前輩看,現在會想,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爭取不給別人添麻煩。要繼續努力呀。

新的磚頭稿子也打印出來了,總結完以後又得重頭開始了,和每本書的緣分都是有限的,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掉書中的大部分問題。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