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六月

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 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 二刷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 阿图·葛文德老师的<最好的告别>.

笔记比较凌乱, 我尽量不掺杂自己的想法.

 

 

<曾国藩传>

 

每天都要写日记, 反省自己

君子不走捷径, 不图虚名

用最软的方式来说最强硬的拒绝

和师父有冲突, 知力争, 知退让, 知感恩

去嫉妒心, 贪求心; 留诚心, 进取心

教育孩子鼓励为主, 兄弟互见肺腑, 夫妻相敬如宾

 

 

<最好的告别>

 

老人需要的不是医院, 疗养院, 而是让其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保持隐私, 即辅助生活.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生命的脆弱性凸显的时候, 人们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时日无多, 野心和虚荣心都消失了, 只想要舒适和情谊.

帮助老人找到他的新责任(照顾动物), 有助于抵消迷茫.

提前和老人谈谈: 为了阻止死亡的发生, 你会愿意做哪些取舍(比如能够看球赛, 吃冰激凌就行), 这有助于之后爱你的人在医生面前为你做决定.

幸而听到他讲述愿望, 听到他跟我们说再见.

 

 

<浪潮之巅>

 

1. AT&T

曾拥有顶尖实验室, 但自断左右手臂, 拆分盈利业务, 导致研发力量分散, 研发费用无法再巨量投入.

 

2. IBM

不断扩大盈利部门, 砍掉非盈利非核心部门, 因此不会犯大错. 基础研究和实践生产结合紧密. 在新领域中, 不见兔子不撒鹰, 因为保守, 也使得能在自己领域内保持专精.

 

3. 英特尔

专注核心领域, 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

 

4. 微软

通过掌控核心来获取垄断, 操作系统之于计算机入口, 浏览器之于网络入口, Xbox之于家庭娱乐中心. 基因是售卖软件.

 

5. 思科

在别人都在妄图消灭对手, 推广自己的网络协议之时, 其开发兼容所有协议的路由. 鼓励员工创业并投资其中的好点子, 使得保住人才并不断完善自身服务.

 

6. 雅虎

传统互联网头部媒体, 开创了互联网免费时代. 但在竞争中太心急, 直接与谷歌展开技术竞争, 遭遇滑铁卢, 尽失所有份额.

 

7. 惠普

主要对手是戴尔, 戴尔采用计算机直销, 惠普是代销. 戴尔资金周转快, 所以市场份额也大. 资金周转快是好事, 一年周转两次和一年周转一次相比, 使得利润率即使只有一半, 一年获得的总利润也是一致的.
为了在市场份额上击败戴尔, 合并康柏. 但合并两家在竞争中同处劣势的公司, 并不能获得市场合并, 因为本身都有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 反而更乱, 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
尽量在一个行业做龙头, 而是不在多个行业做老二老三.

 

8. 摩托罗拉

过于强调技术决定论, 却忽视了外观, 大小, 价格, 功能, 交互, 但细微技术差异用户是无法感知的.
过于强调技术能力, 看不起没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当时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普遍都是从德州仪器进口的, 但摩托选择自己造轮子. 包括自己制造CPU, 但因为员工及部门效率的原因, 输给了英特尔.
过于领先的计划, 铱星计划, 成本高昂, 公司精力被分散.
摩托有先进的意识(统一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但是执行力不强, 感觉是先发后至. 员工获期权数量不多, 员工工资间没有差异, 摩托本意是避免攀比, 实际却造成低积极性, 变成了养老公司.

 

9. 太阳

前期有处女地未被开垦, 败绩并不明显, 但是市场一饱和, 就是更强的竞争, 如果有问题不能很快改正, 将迅速失败.
优秀人才持续流失, 剩下的都是平庸之辈. 在业绩下滑时, 没有选择大量裁员.
没有认清出根本是要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竞争企业用户, 而不是在UNIX系统大家族中打压其他小弟, 太阳公司应成为UNIX界的领袖, 领导UNIX众公司和微软去竞争, 让微软陷入人民战争之中.
不要畏首畏尾, 谨慎, 认真, 顺从都是无济于事的, 关键在于无所畏惧的勇敢.

 

10. 3M

不断创新, 将创新制度化, 将旧部门还在赚钱时卖掉, 有个好价钱, 也使得转型顺利(毕竟利润头部部门发言权很大).

 

11. 摩尔定律

硬件1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 因此价格也会下降一倍.

 

12. 反摩尔定律

硬件公司, 相同的定价, 相同的销售规模, 如果产品不进步, 其的销售额只有18个月前的一半. 即使产品跟上市场节奏, 其销售额也只能和18个月前的持平. 所以其的产品一定要超出行业当时的平均水平, 从而取得更好的销售规模和更好的定价, 即产品更新速度要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
IBM, 谷歌是科技公司, 而索尼, 戴尔只是硬件/电器公司. 硬件/电器公司代表较低利润, 依靠硬件的利润是不断下滑的, 而IT服务业的利润则是恒定的.

 

13. 安迪-比尔定律

取自英特尔与微软CEO的名字, 即软件厂商会吃掉硬件厂商提供的多余性能, 从而迫使用户换更好的硬件, 也迫使硬件厂商研发更好的硬件. 看起来软件厂商不仅控制着自身的股价, 也控制硬件厂商的股价.

 

14. 诺威格定律

公司在一个业务上占有一半的市场, 就不要期望占有率继续翻番, 而是要开创新的增长点, 要小心反摩尔定律. 如果不能遇预见市场的饱和性是十分危险的, 其将不断忙于业绩, 因此占有市场过半时就需要发掘新的增长点, 这样公司才能做到长盛不衰.
谷歌一直围绕广告来做, 一开始是搜索广告, 搜索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数量日趋饱和后, 桌面互联网搜索广告也日趋饱和, 但整个广告行业仍然是日趋发展的, 不是夕阳产业. 这迫使谷歌寻找新的广告投放地, 收购YouTube和Android, 从而产生新的广告形式.
当整个行业不行的时候, 企业就需要选择转行了. 比如随着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没落, 传统车企需要转型, 但转型中最大的拦路虎莫过于公司基因.

 

15. 公司基因

公司基因好比人的价值观, 指导这家公司如何做事, 也决定着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个公司的基因是非常难于改变的. 当传统汽车制造业日渐饱和时, 通用汽车为寻找新增长点, 收购休斯公司一跃成为卫星及雷达制造商, 已完成转型第一步, 但由于其认为自己仍是汽车公司, 为了给汽车输血, 拆解卖掉了休斯, 导致持续亏损.

IBM基因: 专攻大型服务系统, 不花力气在PC上竞争, 懒得推销.
微软基因: 专攻贩卖软件, MSN想依靠广告提供免费服务, 但与其基因相违背, 所以一直做不过Google.
苹果基因: 消费类电子产品, 酷的产品, 不断创新, 通过硬件产品赚软件产品的钱, 所以其推出所有产品都是闭源的, 并且价格高昂.
诺基亚基因: 制造硬件, 并靠硬件获利. 在谷歌开源Android后, 诺基亚也开源了塞班, 但诺基亚做不成, 因为其只想通过开源达到吸引开发者为其开发软件, 其不会允许其他软件厂商开发兼容机, 这会伤害它的利润.
相比微软与诺基亚, 谷歌则是希望硬件厂商使用其的软件系统, 通过默认搜索带来广告收入.
这些基因牵扯着利益, 当公司想要推动转型时, 公司内的利润头部部门不答应, 华尔街也不会答应. 所以改变基因, 就如同接受新的价值观一样异常艰难, 也是全力以赴的企业仍会失败的关键, 思维需要不断革新. 但这也是好事, 现在的我们都是新的, 很快我们也会老去, 死亡, 为新生让路. 人是如此, 企业亦此.

 

16. 硅谷

创业成功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创业需要的是实干家, 而不是梦想家, 创业初期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 团队要精简, 每个人都要成不争功, 败不推责, 不计得失, 同甘共苦, 脏活累活都要干.
硅谷很像中国的一线城市, 长期加班, 雇员工作一两年, 期权变现就去往下家公司, 大家都在梦想着中硅谷彩票, 平均生活质量远不如其他城市.
硅谷不以学历, 经验, 学校, 财富划分人, 机会是均等的.
硅谷并没有像德国鲁尔煤矿, 美国底特律汽车那样随着一个产业的兴衰而兴起衰落, 是由于该地区的创新精神, 精神伴随着硅谷从原来的半导体圣地到现在的信息与生物技术中心. 地区精神就像公司基因一样, 影响着该地区未来的发展.
硅谷有顶尖高校, 学校和周边环境是相互依赖的, 周围是高科技公司, 学校的高科技氛围就会浓厚, 会推动学生创新, 学生不再是在象牙塔中. 学生创新也会推动周边科技园区的发展, 学生毕业后可通过学校持续学习, 学校也会推动科技园转型升级.

 

17. 人才

多个公司都提到, 要尊重技术人员, 给予高薪和大量期权, 使其努力为公司工作. 要成为一流公司, 需招收一流人才.
扎实的专业基础, 好的综合素质, 是成为业界领袖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半年都没有工作, 会导致技术荒废, 下一任公司会不想雇佣.
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事. 长时间养老, 会使得人没有斗志. 保持饥饿, 保持愚钝, 保持闯劲, 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脱离贫困.
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 而不是雕虫小技的地方. 不需要老师教, 和同学一起吃住, 从他们身上学习, 互相交流新思想, 获得自己的判断力, 要和人打交道, 这对成功很重要.

 

18. 资本

1) 风险投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一般投资有很强现金流和不动产的传统上市企业, 这些企业所在的市场被看好, 但企业本身有问题. 风险投资则完全是投资未来, 需要预见科技发展趋势.
风投公司没有CEO和总裁, 只有总合伙人和一堆合伙人, 一般不会超过500人, 总投资人负责做决定.
风投的回报率是预期几年内50倍, 所以最好是个大生意, 再去找风投.
风投公司投资完后会变成顾问, 给予公司建议, 并提供关系网. 创始人本身也会成为风投公司的人才储备, 创始人在自身公司失败后会有可能被作为CEO派到风投下的其他公司去. 所以创始人和风投的关系是一辈子的, 只要获得风投就要拼命的去干.
天使投资因为金额太小, 要投很多个, 难于管理, 所以一般机构不愿意进入, 投资以个人为主, 自己投了, 介绍给合伙人, 合伙人可以选择follow或pass.

 

2) 创业中的人

能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简单的.
期权在上市180天后可以买卖, 所以上市180天后有可能会出现股价下跌, 甚至一落千丈.
如果想去小公司发财, 要看前几轮的风投公司, 风投公司越著名, 就越不太容易失败.
创业需要革命性的技术, 或者革命性的商业模式. 不要evolution, 要revolution.

 

3) 创业公司出路

美联储是半商半公的联邦储备系统, 负责发行美元, 指定汇率, 其由美国私有银行们发起, 起因是私有银行不能抵御金融危机. 银行分为两类, 一类为负责存储/借贷的商业银行, 另一类为负责投资/并购/上市的投资银行(比如高盛, 摩根士丹利).
风投要收回资金, 创始人和早期成员要获得回报, 只有两条路: 被收购或上市.
一般用户规模较大, 有先进技术的, 但没有盈利的, 会选择被收购.
上市, 即使initial public offer(IPO), 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股票到交易市场上公开出售. 公司会选择一两家投资银行作为承包商, 承包商以上市价格从公司收购一定数量的股票, 并以同样的价格分给他们的客户, 承包商从上市中可以赚取两笔钱, 第一笔是佣金, 即包销股票总金额(即融资额)的7%; 第二笔是期权, 即上市后以发行价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

公司上市选承包商主要问清楚三个问题:
[1] 公司总估值多少亿
[2] 想要融多少, 不能太多, 否则原始股东(创始人和早期投资人, 员工)持有期权的股票就会被稀释. 比如估值8亿, 希望融2亿, 那么剩余6亿就是原始股东的, 融3亿, 剩余5亿就是原始股东的. 太多股票进入市场, 也会使得股价难以平稳, 但也不能太少, 太少会影响公司的继续发展, 无法度过危机. 一般来说, 融资额为公司估值的10%~25%.
[3] 佣金和给予期权的数量

 

4) 公司价值: 市盈率

P/E或PER, 指每股市价除以每股盈余, 其作为股票是便宜或昂贵的指标, 市盈率把企业的股价与其制造财富的能力联系起来. 每股盈余的计算方法, 一般是以该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净利润, 除以总发行股数.
假设某股票的每股市价为24元, 而过去一年的每股盈余为3元, 则市盈率为8. 即假设该企业以后每年净利润和去年相同的基础上,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回本期为8年, 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12.5%.
股票的市盈率愈低,表示该股票的投资风险越小,愈值得投资, 注意这只能比较相同市场上的不同股票.

 

5) 上市公司的压力

上市公司必须连续几个季度超出华尔街预期, 这样才能获得华尔街的更高评级, 否则评级会被下调, 承包商会狠狠打压你, 造成公司奔溃, 所以不要达不到预期.
为了达到预期, 公司常常会做些短视决定, 并不利于长期发展. 所以想要完全按内心做事, 最好就别上市.
华尔街通过公司上市会掌握该公司的一些股票, 所以公司在做一些利于自己长远的并购时, 华尔街只要看到现实利益受损, 就会制止. 华尔街只希望公司维持现在的高利润, 而不要做任何布局, 资本不关心公司的未来. 公司CEO最重要的是要和华尔街沟通, 用财务语言将公司的长远规划告诉他们, 使他们对公司有信心. 既要有长远规划, 也要迎合华尔街的短期利益.

 

上述介绍的这些公司都是伟大的, 推动人类进步, 感谢他们.


 

<拆掉思维里的墙>

 

1. 恐惧/拖延

恐惧会带来拖延, 越等待, 越没有时间和信心, 越不敢行动, 最终会在ddl前放弃. 新的周期内, 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信心和能力, 最终我们会完全放弃最初的想法, 不再想去实现. 当一个人等待和拖延的成本, 远远高于开始行动的成本, 他就会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 即"等死模式". 通过"等死模式", 等待自己准备到最好的状态, 然后这期间连尝试的机会都没了, 生命中的某种可能会永远死去. 行动让我们短暂痛苦, 拖延会带来永久损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坏的开始是成功的三分之一. 别等到万事俱备, 别害怕一切不够完美的开始.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不要被恐惧束缚手脚. 可以从"我为了走出困境, 会怎么做"出发去考虑, 我为什么不去这样做呢? 找到目标, 然后朝着它前进, 别被恐惧吓退, 恐惧的事是你迟早要面对的. 你只能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自己定能解决所有困难.

 

2. 掌控者/受害者

目前世界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竞争与压力, 而是来自于内心既定的模式, 这个模式将决定我们看到什么, 感到什么, 如何思考, 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之所以到现在的境地, 我需要负很大责任, 事情发生的结果我不能左右, 但我能左右我的心态, 心态来源于内心既定的模式.
不要做受害者, 讨厌环境, 讨厌过去的自己, 推卸责任, 保住面子, 分享自己的悲惨遭遇, 这样只会使自己更安心做坏事, 自我堕落, 绑架他人(不达目的, 就变更糟, 一哭二闹三上吊). 做掌控者, 承认每时每刻的自己, 毕竟下一步生活是自己的. 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别期望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个地方, 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比评价不公平重要的多, 尝试去为不公平做些什么. 掌控自己, 其实你也能掌控领导. 
呼吸之间, 你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还是只是让自己慢慢老死下去, 我们总是可以为自己生命掌控些什么.

 

3. 爱

好好爱自己, 掌控自己的生活, 然后才能慢慢爱更多人. 持续学习, 持续投资自己, 维持人际关系.

 

4. 职业

适当借力, 随着外部环境起飞(国家, 城市, 行业, 公司).
面对陌生的领域, 做选择会经历后悔和错过,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收益, 要给自己一条底线, 在该底线前先观察, 在该底线后做决定. 有超过之前平均值的马上拿下, 不要犹豫做决定.
职业方向是你不顾一切要做的事情.
平台, 资源, 眼界, 好老板比钱更重要, 不要约束自己.
职业规划, 10年人生方向, 5年职业目标, 3年详细规划, 每半年都要回顾.

 

5. 教育

父母容易将自己缺失的东西放大, 强加给他们孩子, 希望孩子替他们实现, 也就是为孩子操办一切. 孩子被告诫"要听父母的话, 是为了你好",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一切顺着爸妈心意来. 但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 坚持做你喜欢的事情, 这样才能获得幸福, 你幸福, 父母也才开心. 当然父母的意见也需要听, 建议去尝试下, 但最终还是自己来判断. 你自己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错的, 但是错误是正常的, 不会有任何一种的生活方式是一路正确的, 人生就是这样, 蜿蜒曲折, 不会一路顺遂. 别害怕犯错. 和爸妈好好说话, 不要生闷气.

 

6. 追求

我们的幸福, 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流失, 似乎只有"比你更好", 我们才能幸福. 我们不再追求内心的激情, 充实, 宁静, 爱情, 友情, 自我认同, 而更多关心车, 房与钱. 成功是少数人的, 是正太分布的, 是排他的, 是别人希望你的样子, 我们可能正在参加一场永远只有少数人笑, 多数人哭的游戏, 不要按社会设置好的方式去幸福. 别在意这个社会的评价, 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7. 其他

你在坚持结果, 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式.
不要害怕损失, 如果失败不可避免, 要敢于放弃沉没成本.

 

 

额外小记

 

六月七日, 坐着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参加音乐节, 看到了朴师傅和逃跑, 记得师傅的"你们加油, 我也加油", 也记得逃跑的"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 当然也听到了现场版的<空帆船>和<一万次悲伤>, 激动的在起伏人潮中直挺挺站立.

晚上坐夜五路穿过姑苏城, 石路站上来了几个苏州小娘鱼, 静静听她们用家乡话捞家常. 没有事先透露归家, 夜半扣门, 我爸认了半天也没认出我来. 现在还是想紧紧抱着他们. 突然想起了<大三儿>的那句话:

"
有些东西好像真是上天注定似的,
我们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兄弟,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长辈与晚辈,
他们对我的爱就是这么短, 我跟他们的时间也就这么长,
上天就给你这么长时间的缘分.

"

如白驹过隙, 似一事所成. 噢, 今夜, 毕业两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