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天極限學習挑戰[2019/7.7-9.15]

目錄

計劃簡介

計劃細則

四本名著詳細介紹及學習時間安排

教材說明



計劃簡介

本博文是筆者的2019/7.7-9.15規劃,我將用70天的時間精讀掌握4本物理/數學頂尖名著
每天至少學習15小時,每週至少學習96小時,僅每週週日允許休息半天(週日學6小時)

七十天極限學習任務清單:
精讀掌握《實分析》,作者: 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當代最聰明的數學家
精讀掌握《複分析》,作者:  Elias Menachem Stein(陶哲軒導師),本書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材
精讀掌握《代數》,作者:沃爾夫數學獎得主:Michael Artin,當代領袖型代數學家,本書是麻省理工教材
精讀掌握《費曼物理學第二卷》作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

七十天極限學習挑戰,我想觸摸到我的極限,然後突破它,完成自我昇華

我要壓倒性的第一和絕對的權威性,我要所有的讚美和豔羨的目光都聚攏到我身邊,我要擊敗所有冷嘲熱諷用行動反駁所有不確定的眼光,在完敗一切後自信滿滿地從戰場上立起,告訴世界:不好意思,我還沒有認輸。

我想試試一天學滿二十個小時的酣暢淋漓,我想體驗從旭日東昇到斜陽晚風的埋首專注,我想低着頭咬緊牙關一路狂奔,然後在秋風輕起的時候擡頭,發現自己已經走了這麼久。

我要是奔跑起來,就像是一道春天的閃電,沒有人可以追得上我。

學習數學和物理對於我來說完全是一種娛樂,如果我爲了提高自己使用數學和物理定理的熟練度而去學習以及做練習我會吐的,這七十天我更多的是專注於體會這四位偉大科學家給我傳遞的某些難以描述的奇妙和有趣的思想。我會花大量時間思考數學物理定理背後隱藏的直覺思想,而不是表面的邏輯推理(邏輯推理是永遠都是簡單的)。
雖然按照嚴格的計劃去學習,就會降低我學習數學和物理的樂趣。我不想學的太痛苦,因爲那不符合一個科學家的氣質。但是爲了提高效率,我不得不制定嚴格的計劃並讓自己痛苦一點!


爲了完成這些目標,我需要做到:
🔸每天運動30分鐘或瑜伽30分鐘
🔸每天至少學習14~16小時
🔸每天吃飯時間少於1小時
🔸每天家務+雜事時間少於1小時
🔸連續70天僅每週日可以休息半天

 

 

計劃細則:

 

  1. 直播通告:
    • 學習期間每天在B站直播15小時(B站搜 月下卓)
    • 我會對書中精彩的證明、重要內容、通用的科學思想錄制視頻,視頻上傳至B站。
  2. 我對本次計劃給予最高級別關注的,本計劃優先級高於一切,不計代價必須完成!!不計代價必須完成!!不計代價必須完成!!如果計劃後期難以完成目標,那麼會選擇犧牲睡眠來完成本計劃。
  3. 目前學習基礎:本次計劃內容的80%的內容我之前沒有學過。
  4. 所有教材均給出固定的學習時間期限,(基本上)我會嚴格按照計劃事先制定好的次序進行學習。
  5. 【本年度計劃難度評估】:逆天級。
  6. 【本年度計劃體量評估】:本計劃學習內容量等價於高校6~8個月的學習量,等價於20學分左右的課程量。

非常感謝十懼,本計劃受十懼小妹妹的啓發發起(timing @十懼)


 

四本名著詳細介紹及學習時間安排

 

教材說明

這些教材有如下特點:

  • 這4本著作均被作爲國際頂尖大學(哈佛,MIT,普林斯頓)的指定教材或參考書
  • 教材的作者均爲美國最一流數學家/物理學家,均獲得最頂級學術獎項

 

 

2019/7/7~2019/7/24  陶哲軒:實分析

教材名:實分析【464頁】【18天掌握】

教材圖:

教材介紹:強調嚴格性和基礎性,書中的材料從源頭——數系的結構及集合論開始,然後引向分析的基礎(極限、級數、連續、微分、Riemann積分等),再進入冪級數、多元微分學以及Fourier分析,最後到達Lebesgue積分,這些材料幾乎完全是以具體的實直線和歐幾里得空間爲背景的。書中還包括關於數理邏輯和十進制系統的兩個附錄。

作者介紹:陶哲軒(Terence Tao)2006年菲爾茲獎得主,享譽世界的澳大利亞籍華裔天才青年數學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在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和表示論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他的經歷可謂傳奇,12歲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這項紀錄至今無人打破),21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成爲終身教授,2007年32歲時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除菲爾茲獎外,他還榮獲了著名的Alan t Watel man獎(獎金額50萬美元)和clay研究獎等衆多榮譽。

 

 

2019/7/26~2019/7/24  代數(Algebra)[472頁,18天掌握]

教材圖:

教材介紹:本書是一本代數學的經典著作,既介紹了矩陣運算、羣、向量空間、線性變換、對稱等較爲基本的內容,又介紹了環、模、域、伽羅瓦理論等較爲高深的內容,對於提高數學理解能力、增強對代數的興趣是非常有益處的。

本書由著名代數學家與代數幾何學家Michael Artin所著,是作者在代數領域數十年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書中既介紹了矩陣運算,羣,向量空間,線性變換,對稱等較爲基本的內容,又介紹了環、模、域、伽羅瓦理論等較爲高深的內容,本書對於提高數學理解能力、增強對代數的興趣是非常有益處的。此外,本書的可閱讀性強,書中的習題也很有針對性,能讓讀者很快地掌握分析和思考的方法。

本書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著名學府得到了廣泛採用,是代數學的經典教材之一。

作者介紹:Michael Artin,當代領袖型代數學家與代數兒何學家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由於他在交換代數與非交換代數、環論以及現代代數兒何學等方面做出的畢生貞獻,2002年獲得美因數學學會頒發的Leroy P.Steele終身成就獎。Artin的生要貢獻包括他的逼近定理,在解決沙法列維奇-泰特猜測中的工作以及爲推廣“概形”而創建的“代數空間”概念

 

 

 

 

2019/7/26~2019/7/24  費曼物理學卷二(電磁學卷)

教材圖:

教材介紹:本書是根據費曼在加州理工大學上課的講義改編而來。

作者介紹:

費恩曼,幫美國造出原子彈的人之一,(R.P.Feynman)1918年生於布魯克林區,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儘管當時他還很年輕,但已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後,他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和朝永振一郎及施溫格(J.Schwinger)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費因曼博士獲得諾貝爾獎是由於成功地解決了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問題,他也創立了說是液氦中起流動性現象的數學理論。此後,他和蓋爾曼(M.Gell-Mann)在B衰變等弱相互作用領域內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在以後的幾年裏,他在夸克理論的發展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提出了他的高能質子碰撞過程的部分子模型。

 

 

2019/7/26~2019/7/24  複分析

教材圖:

教材介紹:《複分析》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tein等撰寫而成,是一部爲數學及相關專業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編寫的教材,理論與實踐並重。爲了便於非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全書內容簡明、易懂,讀者只需掌握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知識。

作者介紹:Elias.M.Stein,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陶哲軒導師,頂尖數學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