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說實話,這段時間我的讀書太不規律,用時也太少。要找藉口的話也能找到,比如倒騰房子啦,照顧妹妹啦,反正生活總有那麼多的問題需要處理。

但如果認真反思一下的話,我還是會發現,影響自己讀書的更多是自律能力的缺乏。有時明明有時間讀的,我都在磨蹭發呆中讓時間溜走。當然有時就是無聊地刷着手機,看些無關痛癢的信息,大把大把地揮霍着自己的空閒時間。就比如今天上午,我本可以讀點東西的,但聊了會微信,打了幾個電話,又去了趟商場,時間就沒了。

由於讀書的不規律和文字感的嚴重缺乏,我總有種內心空洞的緊張感,想着快點安靜下來看會書,卻又往往不能進入狀態。

今天下午翻看旭上午考的語文試卷,其中有一個選擇題是關於課外閱讀的。四個選項分別涉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傅雷家書》,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平凡的世界》,每個選項文字都較多,不過看起來並不覺着這題有多難。大概是這幾本書都讀過,我很快就能選出正確答案。再看看旭同學的答案,卻發現他做錯了。

我是一個記憶力很差的人,很多時候我看過的東西后來就會忘了。可我還是認爲看了就比不看強。就像上面提到的幾本書,很多細節我都已不記得了,甚至有些內容讀得時候我就沒弄懂。儘管如此,當我遇見與讀過的書有關的文字,我還會有一種熟悉默契的感覺。

今年爲了能讓旭讀書下了不少功夫,軟的硬的都試過,但效果不佳。我不知道青春期是否都會一改常態,我只是看到那個從讀書中獲得知識和營養的小孩改變了,變得只知埋頭教科書和作業。我曾試圖去打破這種僵局,卻是無能爲力。手機?作業?懶散?似乎都應該成爲理由,似乎又都不是。

旭同學曾經質疑過讀了又不考,會有什麼用?可是,真的不考嗎?既便不考,讀過的東西也總會給你留下一些什麼?比如對文字的理解,對生活的感觸,對心情的滋養。

不知旭同學能否從這次考試中吸取教訓?從假期開始,重拾以前的閱讀興趣。很想跟他談談,卻又怕影響彼此情緒,暫且記在此處,抽空再談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