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見但容易出錯的字詞

浪裏白條

張順渾身象雪一樣的白肉,水底可以伏七天七夜,穿梭水面快速無比,就象一根白條一閃而過,所以人稱“浪裏白條”,是梁山中水性最好的,和李逵並稱“黑白水陸雙煞”。曾率水鬼營鑿沉高俅海鰍大戰船並活捉高俅,威震天下。

張順的水性簡直好到可以與魚兒媲美,其實白條,就是餐條的別稱。白條魚側面及腹面銀白色,露出水面時反射陽光,就顯得白光閃閃了。有版本是“浪裏白跳”,可能是由於此魚性活潑,善魚躍,而起的別稱。

滄海

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cāng haǐ,指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亦指我國古代對東海的別稱。

翌年[yì nián]

翌:次,第二,之後。翌年:次年,第二年。

股[gǔ]

股,gu,從月(肉)從殳。膝上爲股,膝下爲脛。一部分。引申爲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

指人腿,即自胯至腳腕的部分。特指至膝蓋的部分。泛指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中國古代稱不等腰三角形構成直角的較長的邊。也作量詞。

機杼[jī zhù]

機杼,指織布機。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的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擢[zhuó]

擢是一個漢字,讀音爲zhuó,左右結構,形聲。從手,翟(dí)聲。本義:抽引,拉拔。擢還有選拔、提升官職、聳出、登、及等意思。

札[zhá]

札字,是個多意詞:

1. 古時寫字的小木筒:~記。

2. 信件:手~。信~。

3. 舊時的一種公文:~子。

4. 夭死。

慨當以慷[kǎi dāng yǐ kāng]

〖出處〗東漢·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意即聽着席上的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釋義〗與“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滿正氣,情緒激動。“當以”無實際意義。

銘[míng]

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銘刻在碑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摩登[mó dēng]

摩登一詞最早出現於《楞嚴經》、巴利文經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說摩登女經》。

19世紀20年代末期,因爲與modern讀音相近,擁有“現代”,“時髦”,“時尚”之意。

19世紀30年代以後,逐漸以“時髦”,“時尚”爲主要含義。

摩登有現代的,新式的,時髦的,不同於過去的等等意思。

漢語中的摩登並不是英語單詞modern 的音譯詞。同音同意只是兩種語言上的巧合。

摩登一詞起源於佛教,作梵典中的摩登伽解,爲一首陀羅種姓(奴隸階級)的年輕女子摩登伽女之名,在《楞嚴經》、巴利文經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說摩登女經》均有記載。

19世紀20年代末期,因爲與modern讀音相近,擁有“現代”和“時髦”之意。30年代後,因爲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展現的資本世界的一番摩登情景與狀態,對我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時髦”逐漸成爲摩登的最主要最常用的含義。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所使用的含義,故而很多人誤以爲摩登是音譯詞

棹[zhào]

形聲。字從木從,卓亦聲。“卓”意爲“”。“木”與“卓”聯合起來表示“撐杆”。本義:船用撐杆。引申義:長的船槳。

瀛洲[yíng zhōu]

瀛洲,可以指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仙山,最早見《列子》。

神仙思想產生於週末,盛行於戰國。 戰國時,民間已廣泛流傳着許多有關神仙和神仙境界的傳說,其中以東海仙山和崑崙山最爲神奇,流傳最廣,成爲我國兩大神話系統的淵源。

先民認爲海上有五座神山: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據《列子·湯問》:“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裏,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裏,以爲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

夷洲[yí zhōu]

夷洲,一作夷州,古地名。語出三國吳國丹陽太守沈瑩《臨海水土誌》及陳壽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史載孫權曾派衛溫、諸葛直抵達夷洲。通常認爲夷洲就是臺灣,但以“臺獨”學者史明爲代表的部分人士對此提出質疑。

萬金油[wàn jīn yóu]

萬金油,又稱爲清涼油,用薄荷腦﹑樟腦﹑桂皮油﹑桉葉油等加石蠟製成的膏狀藥物,發明人是福建人客家人胡文虎。當人們遇到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或者有輕度燙傷時,取萬金油塗抹患處,即能活血消腫、鎮痛止癢;此外,當傷風、頭痛時,取萬金油塗在印堂、太陽穴處,便有清涼緩解之效,亦稱清涼油。

現代漢語中常引申爲:形容人或物用處較多,在很多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可做褒義詞也可做貶義詞。

闌干[lán gān]

闌干初爲縱橫意。《文選·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劉淵林注:闌干,猶縱橫也。”後來亦可指代欄杆。如唐李白《清平調》:“沉香亭北倚闌干”。

縱橫交織;瀰漫嵌合,瀚海闌干百丈冰

橫流的樣子,忍不住淚珠闌干

太息[tài xī]

太息又名嘆息,嘆氣,指情志抑鬱,胸悶不暢時發出的長吁或短嘆聲的症狀。太息之後自覺寬舒,是情志不遂,肝氣鬱結之象。

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爲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後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爲“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嘆氣,稱爲善太息,是一個症狀,可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宣引起。

青眼[qīng yǎn]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的意思。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羅生門

羅城門 (Rajōmon)或羅生門 (Rashōmon),本爲日本京都(Kyoto)羅城 (Rajō)的城門

羅生門原爲日語,後用來借指人世地獄界門事實假象之別。現在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

湄[méi]

湄,méi,(形聲。從水,眉聲。本義:岸邊,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同本義 [bank of waters],湄,水草交爲湄。――《說文》,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詩·秦風·蒹葭》。

湄,是水與岸之間近水近岸似水似岸非水非岸的一抹,極動人的一個字。

基督山

耶穌山又名駝背山基督山,正式名爲科科瓦多山,位於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山丘位於海拔2310尺,山高709米,是觀光里約熱內盧的最理想地方,山頂爲世界著名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1922 年,巴西獨立100 週年時,巴西天主教團和修女們聯合簽名要求佩索阿總統建一耶穌像。這塑雕像,是巴西著名雕塑家瓦爾·科斯塔及其同伴們,花費了整整5年的時間精心設計,協力雕塑,於在1931年完成了的一個建築壯舉。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高38米,寬28米,重量超過一千噸,耶穌像面向着碧波盪漾的大西洋,張開着的雙臂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巨大的耶穌塑像建在這座高山的頂端,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從市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成爲巴西名城里約熱內盧最著名的標誌。2007年7月7日,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成爲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老鴇[lǎo bǎo]

老鴇,指開設妓院的女人,也叫鴇兒(bǎo’ér)、鴇母,是對妓女老闆娘的稱呼。鴇的最早文獻見諸於《·唐風·鴇羽》:“肅肅鴇行,集於苞桑。”是形容鴇鳥飛行和棲息的。

相傳鴇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鳥類,古人發現,這種鳥類沒有雄性,只有雌性。它們通過與其他種類的鳥進行交配,然後繁殖,很像“人盡可夫”的妓女,所以稱呼妓女老闆娘爲老鴇(不過,後來有人指出,鴇其實是有雄性的,只不過雌雄個體樣貌、體積差距太大,所以看起來像兩種不同的種類)。

在中國,老鴇一詞爲貶義詞,在現代中國使用的機會較少,且中國境內已無“老鴇”這一職業。

夙夜[sù yè]

夙夜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sù yè,意思是朝夕,日夜;日夜從事;古地名。在引申意上形容某人孤單、孤獨。

出恭[chū gōng]

出恭是上廁所的雅稱。從元代起,科舉考場中設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離座位。士子入廁須先領此牌。因此俗稱入廁爲出恭。並謂大便爲出大恭,小便爲出小恭

古剎[gǔ chà]

古剎,意思爲年代久遠的寺廟。出處爲:南朝陳徐陵《出自薊北門行》:“燕山對古剎,代郡隱城樓。”中國現存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剎建築。如:河南洛陽白馬寺。

良莠不齊[liáng yǒu bù qí]

良莠不齊,拼音:liáng yǒu bù qí,指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側重於品質,不能用於形容水平、成績等。出自清朝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解釋::狗尾(wěi)草,很像穀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壞人。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 yuě ]

1.嘔吐時嘴裏發出的聲音:~的一聲,吐(tù)了。

2.嘔吐:幹~。剛吃完藥,都~出來了。

[ huì ]

鳥鳴聲。


[gāo]:1.水邊的高地,岸。 2.沼澤,湖泊。 [háo]:號呼;呼告。

攻訐

[ gōngjié ]

揭發他人的過失或隱私而加以攻擊(多指因個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歎爲觀止

[tàn wéi guān zhǐ] 

春秋時吳國的季札在魯國觀看各種樂(yuè)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讚美,說看到這裏就夠了,再有別的樂舞也不必看了(見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後來指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也說嘆觀止矣。

紈絝 

[ wán kù ]

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華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習氣。~子弟。

膏粱

[gāo liáng] 

肥肉細糧,泛指美味的飯菜。 指精美的飲食,代指富貴生活。

例如《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於膏粱錦繡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膏粱、錦繡形容吃喝穿戴奢侈華貴。

根深蒂固

[gēn shēn dì gù]

根深蒂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ēn shēn dì gù,蒂:瓜、果和莖、枝相連的部分;固:牢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也寫作“根深柢([dǐ]:樹木的根;引申爲基礎)固”。

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煞有介事,吳語詞彙。指裝模作樣,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樣,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

煞:很。煞有:的確有。介:這樣那樣表程度。 介事:那樣的事。

“煞有介事”又作“像煞有介事”,表示好像真有這麼回事似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