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爆发》这本书?

作者:许泽龙 苏州



哲学上向来有不可知论的存在,意思是世界上必然会有一些事物是人类永远无法弄明白的,比如所谓的“黑天鹅”事件。

然而,在《爆发》一书中,作者将大众的视野,再次拉回了唯物主义,表示即便如“黑天鹅”的突发事件,其实也是可以预测的。

这种预测的基础,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记录以及分析上,也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活动轨迹和各项数据越来越容易被记录,比如随身带着的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或者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以及我们主动上传到社交网络的各种状态,在经由大体量拥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综合分析后,大概会设定我们活动的“熵值”,由这个熵值的范围,圈定我们行为的可预测性大小,并依据我们的行为模式,作出对我们未来生活轨迹的预判。

这种预判的准确率,在理论上和实验中,都是惊人的。

因此,我们看似随机的日常生活,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而这种内在规律,是可以随着生产力以及生产工具的进步,被不断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的。由此,所谓“黑天鹅”,这种所谓的不可预测突发事件的概念,就成了人类在蒙昧探索阶段的自我慰藉,如同古人的宗教崇拜,或者原始部落的图腾。

同时,我们也从书中的论述,明白了自己看似自由的人生,其实也是模式和习惯的奴隶。这其中涉及到三个主要概念:泊松分布、幂次法则以及列为飞行模式。

综合以上三条规律,简单来说我们的生活,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命一样,总是遵循着从一段时间的平静,到更长一段时间的细小波动,到某一个时间点的突然爆发的模式,而这个爆发点,就是所谓的“黑天鹅”事件,通过大数据分析,从熵值的大小和个人行为模式中,可以提前预测出来。

然后我们也不要灰心,虽然我们的生活深受模式和习惯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模式和习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说起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每天生活在一个固定的“模块”里。无论我们的生活半径是5公里还是50公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基本固定在这个日常半径里活动。当然,我们也有可能突然超出这个半径,这也是爆发点的体现。但是,当爆发点结束后,我们便又会在一个圈定的半径里,过着一长段时间相对平稳的生活,尽管这种生活和爆发点之前的生活很可能不同了。

还有一种模式,是在各个模块中成为联络者。就如同蚂蚁群中,绝大多数的蚂蚁按部就班的每天各司其职,但是还有一些蚂蚁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处“闲逛”,没有任何目的的离开巢穴,到“很远”的地方去。正是有这些“不务正业”的蚂蚁存在,蚁群才能不断的发现新的水和食物,整体才能很好生存下去。在人类社会中,这种不断游走在各种不同模块之间的人,被我们称为“探险家”、“投资客”、“旅行家”、“前沿科学家”等等,总之,这些人的生活半径不固定,生活方式更随机,生活可预测性也比一般人低很多,甚至有些人会将这些人评价为“不靠谱”,欧美的情报组织也会对这些可预测性低的人更多的关注,以防止“恐怖份子”的可能。

只是,尽管这些可预测性低的人存在,大数据依然可以从他们以往行为中,圈定他们的熵值,分析其行为偏好,预测“爆发点”的到来。

从《爆发》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智能生命的行为模式,不是固定的正态分布,不是类似电子运动的随机出现,而是遵循幂次法则的爆发模式。

为什么智能生命的行为如此的独特?

因为我们不自觉的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优先级排序。

优先的事务得到重点处理,导致大量的非优先级事物在排队中被搁置,从而导致幂次法则和爆发理论的显现。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什么事物是最优先的,但是不能选择排序模式本身,若是生活中没有排序模式,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团乱麻,根本无法生存,更不用说有所成就。

在《爆发》这本书中,与现代科学探索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个欧洲中世纪农民革命的故事。其主人公从一个不重要的雇佣兵成长成为一名十字军领袖,其过程中,充满了爆发点,也让主人公在不自觉的成长中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其实这整件事的背后,就是爆发理论与幂次法则的完美显现。

在书中,作者还例举了大量关于爆发点的案例,如肥胖症,老年伴侣死亡时间差,我们的健康和发病时间,还有那些钞票的运动轨迹等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原著。

介绍完了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我本人觉得这本书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看一下。因为书里面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知道了爆发理论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就可以从被动模式转变为掌握理论后的主动模式,充分适应和运用爆发理论为生活找到更好的模式。

比如在优先级排序、行为可预测性、模式转换、人生各个阶段的高低起伏等等,我们都能有一个更为准确、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从而能提前布局一些东西,为各个可能出现的爆发点做好应对。

最后,祝大家好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