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如何拉近和班裏優等生的差距,讓孩子變得優秀起來?

前幾天剛參加完女兒的家長會,在會上聽了很多優秀學生家長的發言,不由讓我陷入了思考:爲什麼這些優等生不光學習成績優秀,他們其中很多人都學習了很多特長,比如跳舞、畫畫、彈琴等,而且才藝水平都很高。我很納悶,本來學習時間就緊,他們哪來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特長?非但如此,他們的成績還這麼穩定優秀?

這不僅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網絡上非常火的才女武亦姝。她不僅學習優異,以613分高分被清華錄取,同時她在詩詞歌賦上也造詣極深,在全國詩詞大會上技壓羣雄,奪得冠軍。更讓我感到難以置信的,前一陣子武亦姝的書法作品更是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熱議。這就更讓我產生了疑惑:像這樣的優等生,到底是如何高效學習,又能取得好成就,又有大把時間開展才藝練習的?反觀我的孩子,每天都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我們還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陪同一起學習,可成績依然上不去。每天看着孩子挺操心,挺努力的樣子,卻又要眼巴巴瞅着別人領獎狀,戴紅花,我們嘴上不說,心裏也是在心疼孩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又借鑑了很多學生教育的書籍,我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在這篇文章裏我想和大家聊聊和成績好的優等生相比,我們的孩子到底差了什麼?如何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讓孩子儘快加入優等生序列,每次考完試,不再眼巴眼望的看着其他同學領獎受表揚,我們作家長的也能有機會站在領獎臺上高談闊論一番。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足夠優秀,也不妨通過這篇文章的內容自檢一番,幫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學習動機沒人家強

一個人是否願意積極投入學習,跟學習動機有直接關係。

據我的觀察:在每一個優等生身上都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學習動機和目標,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學習上態度端正,自律勤奮,認真踏實,一絲不苟。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非常多,敬愛的周總理年少時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先生三味書屋課桌上的“早”字;岳飛自幼立下精忠報國的宏願,苦練技藝兵法,最終成爲抗金救國的民族英雄。這些歷史人物無不因爲在兒時就立下了遠大的學習動機,明白了學習的目的,從而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在學習中更加自律、勤奮、認真踏實。

現如今,我們的學習動機沒有那麼宏大,但一定要有。我們在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時,不妨從孩子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着手,進行倒推。比如,我的孩子未來想做一名老師,我就會告訴她:當老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首先你要考入一所師範大學,爲了達到這目的,你一定要考入一個理想的高中,爲了滿足進入這所高中,你現在的成績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我就是用孩子未來職業興趣這一點,不斷倒推學習動機,讓它始終成爲我孩子努力學習的推動力。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重複提醒,我發現女兒現在真的像變了一個人,對學習不再被動,而是變得主動起來。每天放學一回家就馬上寫作業,寫完作業也不再鬧着看電視、玩手機,而是拿起參考資料主動學習起來,這一點改變讓我始料未及。

學習方法沒人家好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優等生的上課質量非常的高,表現的都很活躍。老師剛提出一個問題,她們馬上舉手示意回答,感覺完全不需要思考,而她們回答的質量還非常的高,甚至有時候還舉一反三,給老師提供不止一種的解答方式。難不成,她們的智商竟有如此之高?

其實不然,因爲他們都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不知道而已。

據我瞭解,凡是成績優秀的優等生,都有提前預習功課的習慣。於政,13歲初中畢業,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6歲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取赴美物理學亞研究生的資格,後成功獲取物理學博士學位。據他講述學習方法裏,就將預習作爲主要提高學習效果的手段之一。他每次都利用週六週日,將下週的課程內容自學一遍,瞭解章節的大致內容,新知識點的分佈,先做到心裏有數。接下來利用晚上時間,將老師明天講課的內容再預習一下,遇到已掌握的知識點,聯想一下可以解決哪些問題,能延伸學習到哪些內容。遇到自己無法掌握的知識點,則再旁邊備註出原因,待明天課堂上老師答疑解惑。

如此下來,這種提前預習的學習習慣,讓於政搶在了時間的前面,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爲了主動解惑。另外,由於提前對內容知識點了解,在老師授課時,書本內容更容易接受,也有充足的時間在老師傳授的基礎上開拓思路,溫故知新,這也是前文中爲什麼優等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老師的問題,而且還能舉一反三的原因了。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大家可能不太留意:優等生往往比普通學生更懂得如何正確上課

這句話如何解釋?

首先,她們會在上課前一兩分鐘就回到座位上,平復狀態,準備教材。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兩分鐘的作用。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注意力轉移。往往人們在大腦興奮的狀態下,很難轉移注意力。試想一下,當我們的孩子課間十分鐘一直在嬉戲打鬧,上課鈴響以後,她們才慌忙着回到位置,一邊準備教材上課,一邊大口喘氣,汗流不止。我們能指望此時的孩子注意力有多集中嗎?老師講的內容能聽懂嗎?因此,我們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學優等生那樣提前兩分鐘回到座位,一邊提前翻看這節課將要講到的內容,一邊平靜心情,準備上課,這樣才能將注意力及時轉移回來,提前進入上課狀態,上課效果纔會更好。

除此之外,她們在上課時往往能做到“六到”,即:

1.精到(精神注意力到位)

2.心到(知道這節課的重點在哪裏)

3.眼到(盯着黑板和教材,老師講到哪裏,看到哪裏)

4.口到(踊躍發言,刺激大腦活躍)

5.耳到(思維跟隨着老師的思路走)

6.手到(保證課堂筆記的完整性和實用性)

實踐證明,聽課時做到“六到”並用,能有效提高課堂知識的獲取量,提高學習效率。

和優等生相比,我們孩子到底差寫什麼?爲什麼同樣是學習,優等生就能有這麼高的學習效率,能騰出這麼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在更多的領域有所建樹?其實我認爲我們的孩子也不差什麼,無非就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動機,和一套高效學習的方法

告訴他們,給他們灌輸一個他們喜歡的學習動機,讓被動學習變爲主動,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愛學習,當取得一次好成績以後,他們就會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進入到良性循環上,努力,成功,再努力,更成功。

另外,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成績還是上不去,那肯定是方法出了問題。及時調整,利用我文章中教大家的方法,讓孩子通過預習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課堂質量,同樣對同一知識多次學習,還能提高記憶力,又能溫故而知新,融匯貫通。要記住:真正學習,不僅在於課堂上努力,往往拉開成績的是在課外的努力。

以上就是我對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成爲優等生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感謝你耐心讀完這篇文章,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也請你多多轉發、評論、點贊,讓更多身邊的人也能看到這篇文章,讓他們受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