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面對問題的樣子,纔是孩子面對生活的範本

作爲父母,我們想讓一個女孩優雅、智慧、堅強、獨立,想讓一個男孩勇敢、瀟灑、堅強、有力量。所以,我們會盡一切可能,給他們好的學校、高級的智力開發玩具、上好的培訓,想給他們營造最符合期待的周邊環境,讓他們get很厲害的技能。畢竟,技多不壓身,技能越厲害、越多,未來所向披靡的可能性越大。

這並沒什麼不妥,畢竟這是個競爭性社會,好的環境可以感染,好的技能更有機會勝出。

但是,如果把一個完整的人成長分爲外在和內在,那麼這些應該屬於外在,內在的影響更多在於家庭,換言之,在於養育者。養育者生活的樣子纔是最能影響孩子的環境。

生活中遇到問題,養育者怎麼處理,孩子也會怎麼處理;養育者怎麼與孩子溝通,就會影響到孩子怎麼與他人溝通。

在我和父母共處的時間裏,母親一直都爲財務焦慮。不管好還是不好,有錢還是沒錢,她永遠都覺得不夠,要努力掙更多錢,於是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爲了賺錢,但生活中的常事就被忽略,吃飯是應付,衣櫃裏永遠亂糟糟,房屋隨意佈置,對待我們也只有命令幹活,不會有其它交流。成年後的我,特別想要一個像樣的家,以爲住在那樣一個家裏,就會平靜,會享受。但是即便知道自己想要,也無法靜心去做關於“家”的事,因爲會焦慮,這些事不掙錢。

面對問題怎麼處理?我見過有的人,無論發生什麼都會好好說話,條分縷析,最終妥善解決問題;而有的人,就是會暴躁、易怒,導致發生衝突,問題沒解決不說,還會出現更多問題。

而這些,相比於技術和外在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要大得多了。

只有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想象希望孩子遇到同樣的問題怎麼處理,自己再去做,這樣也許會好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