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投保全攻略!看過之後,投保思路倍清晰!

2019年7月,重疾險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線上線下保險公司產品更新迭代十分迅速,基本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有新產品出現。

從重疾單次賠付到重疾多次賠付,從輕症保30種到35種到40種,再到出現中症20、25種,附加惡性腫瘤多次賠付,保單前十年贈送保額等保障,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讓我想起了春秋戰國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

有競爭肯定是件好事,雖然我國的保險市場只能算是壟斷競爭,並非完全競爭市場,但與完全壟斷和寡頭壟斷市場相比,競爭市場對消費者而言無疑要好得多

在競爭之下,保險責任越來越好,保費卻並未增加,可以選擇的產品多了,這當然是一種好現象。然而,保險產品的本質還是合同,既然是合同,白紙黑字,就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情了。

中國語言歷來博大精深,一字之差,意思可能就南轅北轍了。每家公司產品不同,很多細節之處也不同。面對這麼多選擇,業務員們如果都說自己家產品好,只誇賣點,不說缺點,而投保人的保險知識又有限,自然是眼花繚亂了。

如何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呢?

一、明確重疾險的功用

很多老百姓都會覺得,重疾險不就是拿來看病的嗎?

No!

重疾險的理念最初由南非的一名外科醫生巴納德(Dr.Marius Barnard)在1983年提出。提出這一產品的創意來源於他的職業經歷。

有一天,巴納德遇到了一位34歲的女病人,她患了肺癌,通過手術治療,成功切除了腫瘤。兩年後,她再一次來到巴納德的診所,從她的眼神中,巴納德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訊息。她呼吸急迫,臉色蒼白毫無血色,眼神中佈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她還在工作,她需要爲孩子們留下積蓄,爲他們賺足生活費,房租還有教育基金。兩個月後,她去世了......

醫療手段挽救得了一個人的生理生命,卻挽救不了一個家庭的經濟生命。巴納德說:"人們需要保險的原因不僅是因爲人們將會死亡,更是因爲人們要活下去。"

於是由巴納德與南非Crusade人壽保險公司合作,在1983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重大疾病保險產品。

重疾險主要用於:彌補收入損失、負擔家庭責任、維持原有生活品質等等

二、重疾險的理賠標準

2007年,發生了中國重大疾病保險史上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

在保監會的指導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合作開展重疾定義的制定工作,對常見的25種重大疾病的表述進行了統一和規範,並制訂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根據這項規範的規定,重大疾病保險產品必須包括重大疾病中發生率最高的6種疾病,分別爲惡性腫瘤、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

除此之外,其他19種疾病種類,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但只要使用了,就必須使用規範規定的疾病名稱和定義

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在使用這個標準,根據數據統計,95%的重疾理賠,都在這25種之內。

很多客戶來買保險,會跟我說,就是希望生病的時候,能有一筆錢來看病。然而,重疾險是確診即賠嗎?

《重疾使用規範》中寫到:本規範中所稱"疾病"是指重大疾病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疾病狀態或手術

此句重點信息如下:

1、合同約定。這條也很好理解,合同裏寫的病,可以賠,沒寫,不賠!

2、約定的疾病、疾病狀態或手術。

合同理賠的條件只有三種情況,要麼是得了約定的疾病,要麼達到約定疾病的狀態,要麼實施了約定疾病的手術。

1、約定疾病,比如惡性腫瘤,確診即賠;

2、約定狀態,比如腦中風後遺症,要求180天后留有達到理賠標準的後遺症;

3、約定手術,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實際實施了開胸進行的冠狀動脈血管旁路移植手術手術。

理賠分類如下:

至於哪些重疾是確診即賠,哪些是要達到約定狀態或者約定手術才能賠,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分類表,就一目瞭然了:


三、拒賠分類

每個人買保險,都是想有一份保障。然而,並不一定你買了就能賠。各家保險公司都會有拒賠的案例。

什麼情況下要拒賠呢?

1、不在保障範圍之內,即合同沒寫

《重疾使用規範》中寫到:本規範中所稱"疾病"是指重大疾病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疾病狀態或手術。

合同約定的疾病、疾病狀態或手術可以賠。顯然,合同中沒有約定,不在合同範圍之內的,是賠不了的。再一次強調看合同的重要性!

2、健康告知未做好,有既往病史,不賠

我曾在文章中多次強調健康告知的重要性,保險公司投保單上問的每一條都要認真對待,如果有未告知的情況,都有可能對後期理賠造成糾紛。

現在保險從業人員800萬,專業素質良莠不齊,作爲投保人,想保護好自己的利益,那麼就要多多瞭解合規投保的重要性了。

3、未達到疾病標準,不賠

前面其實也提到過,重疾險對於疾病的狀態、檢查指標都會有嚴格要求,如果達不到相應的標準,也是可能造成拒賠的理由。

比如腦中風後遺症的理賠標準是:

如果一個病人腦中風後沒到180天,且沒有出現合同中約定的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那麼這項重疾是賠不了的。

這時候,我們就要去看是否符合中症或者輕症的理賠標準。如果符合的話,就可以得到中症或輕症的理賠,同時豁免後續所有保費。這就是中症和輕症存在的意義。

4、免責條款內,不賠

保險所保障的,都是合法行爲下發生的疾病。,對於違法、犯罪以及一些先天性疾病、戰爭、軍事衝突等,都是免責的。

最最常見的就是,無證駕駛不賠、醉駕不賠!


四、重疾選擇標準

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產品,我們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呢?

以下有幾條原則掌握好了,大體錯不了(只討論標準健康體的情況下)。

1、關於重疾

各家公司的產品都是使用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特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5種重疾的理賠率已經到達95%,重疾100種還是80種區別不大

在保費相差不多的情況下:

●病種多的由於病種少的;

●重疾多次賠付優於單次賠付的;

●重疾不分組,優於分組的;

●前N年保額增加的優於不增加的;

●惡性腫瘤單獨分一組,優於惡性腫瘤與其他重疾在同一組的;

●惡性腫瘤二次賠付,間隔期3年的優於間隔期5年的。

2、輕症、中症怎麼選?

保監會對輕症、中症並無明確規定,理賠標準與疾病種類都是各家公司自己制定。所以,這個時候看條款就更重要啦!

同樣的,在保費相差不多的情況下:

●有中症的產品優於無中症產品;

●中症產品優先選擇賠付比例高(50%-60%不等),不分組、無間隔期的;

●輕症產品優先選擇賠付比例高(20%-45%不等)、不分組、無間隔期的。

3、增值服務也重要

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於北上廣等大城市,對於一些重症病人來說,即使有錢,大醫院的專家號也是一票難求。此時,選擇帶有專家門診、專家手術、安排住院的綠通服務就非常重要了。

總之,保障責任相同,保費相差不多,可以選擇大品牌。反之,保險責任爲主。

題外話:

如果你真的想給自己的家庭一份保障,浮生君還是建議找一個專業人士來諮詢,明確了需求再去制定方案。每個人家庭結構、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等等都不一樣,那麼對應的產品也不同。

保險產品又是長期交費的,少則三五年,多則二三十年,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如果買的產品不合適,繼續交保障不足,不交退保的損失也很大,所以應該謹慎對待。

保險和醫學一樣,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行業,想想如果你生病了,會百度一下就去給自己拿藥嗎?

只有認真對待保險,尊重專業,才能用好保險!

我是浮生君,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人。請關注我的公衆號今日說保(id:todaybao),讓我把專業帶給你!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