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從哪裏跌到,就從哪裏爬起來的勇氣

    人不可能一生一帆風順,總有摔個跤、跌倒之時。但有一點要記住:不管你是什麼樣形式的“跌倒”,不管你跌的怎麼樣,一定要記住: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

  人即使再聰明,也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我們犯錯或者失敗之後,不應該想方設法去迴避,而是要正視錯誤和失敗,從錯誤和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讓錯誤和失敗成爲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錯誤和失敗有時可以讓人們想出更多細節上的事情,會促進你的進步。比如,你長期從事一項你熟悉的工作,那麼發生錯誤的可能會很小。但是如果你去做從未做過的事,或需要你去做新的嘗試,那麼你發生錯誤的可能就在所難免了。很多發明家,不僅不會被錯誤失敗擊倒,反而會從中得到新創意。人類社會的發明史上,就有許多利用錯誤假設和失敗觀念來產生創意的人。哥倫布以爲他發現了去印度的捷徑,結果卻發現了新大陸;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間引力的概念,卻是偶然間由錯誤的理由得到的;愛迪生髮明電燈,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甚至很多人的冷嘈熱諷,他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後才成功找到了鎢絲,取得了成功。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得失不是永恆的,是可以相互轉換的矛盾體。失敗並不意味着你一事無成,而是表明你得到了經驗;失敗也並不意味着你不可能成功,而是表明你也許要改變一下方法;失敗也並不意味着你比別人差,而是隻表明你還有缺點;失敗並不意味着你必須放棄,而是表明你還要繼續努力;失敗並不意味着命運對你不公,而是表明命運還會有更好的給予。

    有些人在面對錯誤和失敗後,喜歡發騷,喜歡怨天尤人;有些人在失敗後會變得一蹶不振,從此意志消沉;還有的人會走極端,報復讓他失敗的人。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發牢騷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增加周圍的人對你的惡感,越來越討厭你。意志消沉,只會讓你坐實是個失敗者的標籤。報復他人也不能改變你失敗的現狀,反而會增加你生活的煩惱。

  人就該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應該有“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的勇氣。“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是不逃避失敗的一種態度。有人說,“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回報你”。古人云: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意思是,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自己先努力,不能坐等他人幫助。

  我們在摔倒爬起來的時候,必須先確定走的路是對的,如果跌倒之後,發現原來是走錯了路,也就是說,你走的是一條不能發揮你的專長,不符合你的性格的路,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重新選擇正確的方向。現實中,就有不少人做過很多事,最後才找到合適自己的行業。因此我們只要找對方向,不怕失敗,方法正確,堅持努力,相信成功一定屬於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