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太短暫,我沒有時間恨你

01

人生中,第一次對“恨”字產生印象,源於小學老師講的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他身邊的真實故事。

那位老師之前在別的學校當老師時,曾經有個同事上吊自殺了,原因是憎恨父母偏心,一氣之下想不開便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那是一個年輕的漂亮的女老師,自殺的時候還沒有結婚。

聽我們老師說,上吊自殺的過程中,她做過垂死的掙扎,可見並不想死。可惜,當被人發現的時候,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如果當年沒有死,她現在差不多應該是奶奶輩的人了,子孫繞膝,還有不菲的退休金,想想就幸福啊。

可惜,歷史不允許假設。狹隘的心胸,一步步把她帶入了生無可戀的境地。怨恨越積越深,以至於後來唯有一死才能解脫。

還沒來得及結婚生子,盡情享受人生的美好,生命就戛然而止,真是叫人惋惜。

倘若人生可以重新來過,不知她會不會是另一種心境,放大格局,放下偏見,好好親吻這來之不易的生命。

一個成年人,最大的修養就是,能夠容忍和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她們首先是人,然後纔是父母。

有時候,我會想:那位自殺的女老師,如果連自己親生父母都容不下,以後在婚姻中也很難幸福。

對待生她養她二十幾年的父母尚且如此,以後對待毫無血緣關係的老公和公婆就更別提了,肯定是一地雞毛。

02

七八年前的國慶節,我坐汽車從省城回老家。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媽媽輩的女人,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

焦點集中在她婆婆和兒媳婦身上。

當年,因爲婆婆偏心不肯幫忙帶孩子,導致她又要幹活兒,又要帶娃兒,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那些年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她一點兒沒忘,統統算在婆婆頭上。

所以,當婆婆老年罹患偏癱,需要人伺候的時候,她心安理得的選擇了拒絕,你不仁我不義,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說到做到,直到婆婆去世,她都不曾伺候過一天。

她說,並不是她狠心,要知道當初婆婆也是這麼對她的,這叫做一報還一報。

她說,因爲自己嘗夠了被婆婆嫌棄的滋味,這促使她在兒子結婚後,力所能及地對兒媳婦好。

她說,爲了給兒子兒媳婦在城市買房,她和老公披星戴月地幹活掙錢。

然而,結果兒媳婦非但沒有感恩戴德,反而做出一系列令她傷心的事情。

她不歡迎婆婆來城市看孩子,更別提讓她幫忙帶孩子。不知道爲什麼,兒媳婦就是討厭她,甚至不接受她送給小孫孫的禮物。

講到這裏,我看見她眼角溢出了淚水,蠻可憐的。

我猜,她心裏也許在想,自己勤勞能幹,人又不壞,老天爺爲什麼待她如此刻薄,偏偏把不幸一次次降到她身上。

在不少人看來,她並沒有做錯什麼,既然你讓我不爽,我也沒必要讓你痛快。

可事實上呢?怨恨一旦入心,那是要生根發芽的。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就長成了參天大樹,人生真是沒有好時候了。

如果積極調整心態,不怨不恨,過好自己的日子,雖然會遭遇暫時的困境,但好日子總是會來臨的。

03

四年前,在上家單位工作的時候,培訓師曾講過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他的一個親戚,不到五十歲就因爲乳腺癌去世了。究其主要原因,他說源自於她動不動就發脾氣。

譬如說,擠公交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她馬上當場與人大吵大鬧,事後好多天還記着不忘,自己一個人生悶氣。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於她而言尤甚。日常生活中,總有惹她生氣的人或事,她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活在怨恨中。

怨恨淤積太深,損害了她的健康,還不到五十歲就因爲乳腺癌離開了這個世界。

生命的最後,回想這一生,不知道她是否後悔過。

04

好不容易來人世一趟,就應該盡情享受人世間一切的美好,呼吸新鮮空氣,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

失意落寞的時候,先不急着怨天尤人,不妨把被子曬得暖暖的,舒舒服服的睡一覺。

穿好看的衣服,抹漂亮的口紅,聽聽音樂,看看電影,找好朋友傾訴一下內心的苦悶。

與其生氣,不如爭氣。把那些怨恨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自我提升上,人生將會大不同。

相信我,當你越來越好的時候,你會看淡很多事情,記憶裏都是別人對你的好,哪怕是當年讓你哭過的人,也能坐下來喝一杯 。

作者:江燕飛,文字愛好者,每天五點起牀寫字,我手寫我心。隔日更新一篇原創文章,願歲月悠長,你我無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