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異常處理

溫故而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的確是這樣,對於技術知識的學習,我深有感悟。每一本書,每一個知識點,不去認真的讀上個2~3遍,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藉着最近在學習SSH框架的機會,也抽時間把Java基礎知識好好再總結一遍,再系統的通過博文的形式將相關的知識樹,知識模塊總結出來。一來做到查缺補漏;二來從整體上再好好把握Java的基礎脈絡。

Java異常體系

寫過C/C++的程序員無不佩服Java中的異常處理,功能強大不說,而且可以做到傻瓜式入門。想想當初寫Java的時候,時不時就加上這麼一段,管它對不對,反正是好的:

try {  
    // 可能會發生異常的程序代碼  
} catch (Exception ex) {  
    // 捕獲並處理try拋出的異常類型ex
} finally {  
    // 無論是否發生異常,都將執行的語句塊
} 

就是這樣無頭無腦的用,但是這背後的東西並沒有過多的去了解和學習,直至有一天發現,我需要去更多的學習一下Java的異常。先從Java異常的類體系說起,如下圖所示:

上圖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些類的繼承結構圖。這是一幅非常普通的類繼承結構圖,通過之後的學習,我們可以將上圖繼續總結,從而歸納爲下面這樣:

在Java中異常被當做對象來處理,根類是java.lang.Throwable類,所有異常類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繼承自Throwable類,Throwable類分爲以下兩個子類:

  • Error類,它是error類型異常的父類;error類型異常是程序無法處理的異常。一般發生這種異常時,JVM會選擇終止程序,因此在我們編寫程序時,並不需要關心error類異常
  • Exception類,它是exception類型異常的父類,這類異常就是我們編碼時需要注意的異常。而對於Exception類,它又分爲以下兩大類:

    • RuntimeException類,它是所有運行時異常的父類,典型的代表有: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非RuntimeException類,它是所有非運行時異常的父類,典型的代表有:IOExceptionSQLException

關於RuntimeException和非RuntimeException,下面再進行詳細的總結。

細說異常分類

上面說到Exception類可以分爲RuntimeException類和非RuntimeException類。那麼具體來說,何爲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何又爲非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呢?

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又被稱爲Unchecked Exception(非檢查異常);Unchecked表示在編譯階段,Java編譯器不要求必須進行異常捕獲處理或者拋出聲明,而要到運行期間才能由JVM去決定是否要拋出這類異常。這些異常一般是由程序邏輯錯誤引起的,程序應該從邏輯角度儘可能避免這類異常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Error類錯誤也是屬於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例如下面這段代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Array = { 1, 2, 3, 4, 5 };
        System.out.println(intArray[7]); // 越界訪問數組
    }  
}

很明顯的,我越界訪問數組了;但是在編譯的時候,這並沒有問題,直到運行時,纔會拋出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異常。

非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又被稱爲Checked Exceptions(檢查異常);這類異常表示在編譯階段,編譯器會檢查此類異常,如果代碼中有明確標明拋出此類異常的代碼,而卻沒有try...catch...這類異常處理結構,此時就會出現編譯錯誤。例如下面這段代碼: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 file = new File("c:/city.xml");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
    }
}

由於new FileReader(file)的聲明中明確表明了會拋出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異常,而我在代碼中卻沒有明確的try...catch...代碼塊,導致在編譯的時候,上面這段代碼都無法通過。

這就是所謂的RuntimeException類和非RuntimeException類異常。

那些不好的習慣

在編碼的時候,必不可少的要寫各種try...catch...finally...。雖然寫的不少,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並沒有真正的考慮過如何把這個try...catch...finally...寫好,因此養成了以下這些毛病。

  • 直接打印異常信息到頁面上
    大家可能都見過這樣的情況,訪問某個JSP頁面出錯了以後,在頁面上顯示一堆的錯誤堆棧信息。這些信息對於開發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天書”。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在編碼時就需要格外的注意,邏輯處理要正確,防止出現非檢查異常。

  • 異常耦合
    我們在開發的時候,都是分模塊的,比如最流行的MVC結構,它要求各個部分應盡最大可能的解耦。但是不盡人意的是,如果處理不好異常處理代碼,則會增加模塊之間的耦合度。例如以下這段代碼:

      public UserInfo getUserInfoById(String id) throw SQLException {
       // 根據ID查詢數據庫,獲取用戶信息
      }

    上面這段代碼咋一看沒什麼問題,但是從設計耦合角度仔細考慮一下,這裏的SQLException污染到了上層調用代碼,調用層需要顯式的利用try...catch...捕捉,或者向更上層次進一步拋出。根據設計隔離原則,我們可以適當修改成:

      public UserInfo getUserInfoById(String id) {
           try{
                  // 根據ID查詢數據庫,獲取用戶信息
           } catch(SQLException e){
                  //利用非檢測異常封裝檢測異常,降低層次耦合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rrorCode, e);
           } finally{
                  //關閉連接,清理資源
           }
      }
  • 忽略異常
    我們經常寫出這樣的代碼:

      public UserInfo getUserInfoById(String id) {
           try{
                  // 根據ID查詢數據庫,獲取用戶信息
           } catch(SQLException e){
                  // 打印錯誤信息
                  ex.printStacktrace();
           }
      }

    我們捕獲了異常以後,就打印了異常堆棧信息;對於開發調試來說,還有用處,但是對於生產環境來說,我們需要將異常信息寫到日誌文件,而此處只是打印了異常,並沒有處理,接下來程序還會繼續執行,這樣就會進一步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所以,在代碼中這種簡單的打印錯誤,卻忽略了正確的處理異常。

  • 利用Exception捕捉所有潛在的異常
    我們也經常寫出這樣的代碼:

      public UserInfo getUserInfoById(String id) {
           try{
                  // 根據ID查詢數據庫,獲取用戶信息
           } catch(Exception e){
                  // 打印錯誤信息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rrorCode, e);
           }
      }

    有的時候,我們會爲了偷懶,就使用一個Exception來捕獲所有的異常;但是如果這樣,如果真的出現了異常,我們就無法準確的定位具體的異常,從而爲解決問題增加了難度。對此,我們就需要對拋出的異常進行細分,單獨處理每個異常。

  • 多次打印異常
    有些時候,我們編寫代碼很謹慎,一旦出現了異常就趕緊捕獲異常,記錄異常堆棧,比如這樣的[代碼][3]:

      class A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A.class);
          public void process(){
              try{
                  //實例化 B 類,可以換成其它注入等方式
                  B b = new B();
                  b.process();
                  //other code might cause exception
              } catch(XXXException e){
                  //如果 B 類 process 方法拋出異常,異常會在 B 類中被打印,在這裏也會被打印,從而會打印 2 次
                  logger.error(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錯誤代碼 */ errorCode, /*異常信息*/msg, e);
              }
          }
      }
    
      class B{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B.class);
          public void process(){
              try{
                  //可能拋出異常的代碼
              }
              catch(XXXException e){
                  logger.error(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錯誤代碼 */ errorCode, /*異常信息*/msg, e);
              }
          }
      }

    通過仔細的閱讀代碼,我們就會發現會多次記錄異常堆棧信息,不僅帶來效率問題,同時也會記錄了很多的冗餘信息,給問題定位帶來了麻煩;如果調用層次更多一些的話,那更不敢想象會記錄多少異常堆棧。

除了上面這些壞習慣,我們在編碼時還要注意很多,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舉例了。

設計一個異常處理框架

說的再多,我們終究需要在我們的代碼中使用異常,那麼如何設計一個簡單、易用的異常處理框架呢?當設計一個異常處理框架時,需要基於以下幾點去考慮:

  1. 用戶不明白什麼是異常;出現異常時,上層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
  2. 自定義一個異常,將所有其它標準異常均轉爲自定義異常,實現異常的統一管理
  3. 下層只捕獲異常,拋出異常;異常的處理統一交給上層
  4. 異常信息一定要可配置化

基於上面幾點進行考慮,以後在閱讀開源代碼時,也可以基於上述幾點去分析。

總結

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在編碼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

2015年12月22日 於呼和浩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