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便是一世

本文来源:
简书作者:石岩磊简书


我不是很喜欢摇滚,感觉有些吵闹,对中国内地摇滚音乐歌手许巍知道的也不多,当今天无意间看到一篇名为《许巍的感情经历》的帖子时,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一口气读完后,竟感动得泪流满面。

1968年出生于西安的许巍,16岁时就爱上摇滚,1990年从部队复员后开始了职业吉它手的生涯,短时间内就创作出上百首歌曲,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巍和当兵时的战友袁枫结婚不久,便撇下妻子孤身一人到北京闯荡,然而音乐之路并非坦途,他的北漂生活十分窘迫,工作上安稳顺利的袁枫默默地支持着他,给许巍增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随着2000年《那一年》专辑的发行,许巍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机,迅速窜升为那个时候炙手可热的摇滚大佬,可纷至沓来的狐朋狗友将他辛辛苦苦挣来的300万元迅速地掏空了,当他急需资金时,没有一个曾向他借钱的人肯出手帮忙。许巍陷入了信任危机的泥潭,整个世界似乎都崩塌了,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开始沉迷于烟酒,再也无心去做音乐,整天关在租来的房子里面醉生梦死,最后患了重度的抑郁症,并伴有严重的失忆症状,许巍签约的公司要送他去精神病院。

“他只是抑郁,不是神经。你们给我找辆车,我带他回西安。”袁枫执意要将丈夫带回家,分居八年以后,两人终于以这种方式在西安团聚了。袁枫给单位打了个言简意赅的电话:“我丈夫病了,我得在家照顾他。他的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我辞职!”医生再三叮嘱,抑郁症患者需要经常与人沟通,袁枫便用尽浑身解数去缠着许巍,有时唱许巍的歌,有时问他还记不记得当年在部队的事情。从来没有接触过吉他的袁枫,学习了一点最起码的入门知识,就开始弹给丈夫听。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来陪许巍,袁枫跟从未接触过的娱乐圈打起了交道,她根据许巍手机里的电话号码,一个个跟他们联系,可大部分人找借口推脱了,当她拨通臧天朔的手机时,得到的回答是:“我腾出半个月的时间在你那里扎下了,别的人我来发动,你就放心吧!”臧天朔果然带着一车人来了,除了人还有一大堆乐器,一声吆喝,大伙就操练开了。袁枫更是忙着买菜做饭照顾这帮人的饮食起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巍的病情明显好转,两年后除了得病期间的情况想不起来,其它大部分记忆得以恢复,执着于音乐的他又要去首都发展,袁枫坚持要一起去便于照顾爱人。复出的许巍再次震惊歌坛,他又在盛名之下有些飘飘然,整日忙于应酬,天天下半夜才能回家,最后还觉得袁枫是个累赘,要送她自己回西安。臧天朔知道此事后,照着许巍的下巴就是一拳,大声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老婆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现在病好了,就把她扔脑后去了?”

臧天朔把当初在西安用DV拍的片子放给许巍看,把那段许巍遗忘,而妻子从未提及的时光讲述了出来。那天下午,许巍下午4点就回家了,带着在超市买的菜下了厨房。当热菜摆上桌后,许巍开了瓶白酒倒了两杯,端起来敬妻子:“对不起,我是个不知好歹的混球,竟然忘记了你对我最好的那段日子。别走了,给我个机会,我会让你觉得你这些年来的苦没有白吃,好吗?”袁枫流着眼泪笑了。

我不敢断定这篇文章所述内容完全真实,但我的眼泪却是千真万确的,摇滚虽仍然没有激起我的好感,但是,摇滚歌星背后的那个女人让我无限敬佩。但愿许巍的歌是他的真情流露:“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你总为我独自守候沉默等待,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的心又一次被唤醒。那些无助的夜,我漫无目的地走。那些无助的夜,你牵着我的手……”

转载来自简书原创作者:石岩磊简书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