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普西行看中国信息产业十年变迁

“到西部去,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当年这一号召大学生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今日屈指算来,已回荡了10多个春秋。10余年的斗转星移,中国的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批的优秀企业入驻西部、更多充满激情的高科技人才为西部大开发点燃自己的青春,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重要城市成为了“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的最终受益者,中国的传统产业在这里得到了更深的巩固与发展。
 
  本月的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走访重庆进行调研。在市委书记×××、市长黄奇帆等人的陪同下,×××深入到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进行考察。
 
  ×××一行重点考察了渝北空港工业园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等高科技研发生产基地,详细询问了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产量情况。×××在考察之后表示,中国的传统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但目前国际产业正进入一个转型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施弯道超越的一个重大契机,重庆作为中国核心工业研发生产基地,应该乘势而上,在产品的各项指标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重庆作为我国老一批的工业基地,近年来以主导“科技培育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着重大突破,包括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新区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相继建成。2009年,重庆市新兴产业产值约1600亿元,接近工业总产值 20%,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信息技术是高科技之中的主旋律,而信息产业作为最前沿、最高端的核心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在重庆的新兴产业中独领风骚。国外传统的IT巨头洞悉到这一点,开始了在西部的战略布局。诸如惠普、IBM、富士康纷纷在重庆设厂,组建自己的制造基地甚至是研发中心。
 
  ×××一行在参观惠普电脑重庆内销生产厂时,就高度赞扬了惠普公司落户西部的战略眼光,并鼓励其研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履行社会责任,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双赢的局面。笔者认为,作为全球性跨国企业,惠普公司的西进之路的确体现了其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也是其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造鼎之作。
 
  一方面,提升了重庆新兴工业城市的整体形象。在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中,中西部城市殷切希望能在相对高端的信息化、高科技、软件发展方面跟沿海同步,从而实现跳跃式的发展。惠普的落户,是提升其工业城市形象的一次重大变迁。而对于惠普来说,目前国内外IT制造业的竞争异常激烈,高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在这种大环境下,IT企业谁先进入西部,谁先在西部布局,谁的产品最让用户满意,谁就会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另一个方面,也是惠普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重要表现。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不但是市场空间的增长,也是西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变革。跨国企业想牢牢占据中国市场,它的分支就应趋同中国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惠普也是深谙这一市场动向,也敏锐的捕捉开辟西部市场的“信号”,这方面无疑是领先于其它跨国PC企业。未来,惠普将战略中心和工业基地转移到重庆,对于西部市场可以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占领市场先机等诸多利好。
 
  这一系列的表现,都充分体现出了这家惠普在把握国家战略发展上的远见卓识,它给重庆所带来的不单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实现当地的城市信息化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我们都很清楚,西部大开发经历十多年的变迁,是一项需要持久坚持和精耕细作的国家级战略部署。它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就地取材、将本地资源价值最大化,其核心价值在于吸纳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实力且目光长远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来为之不懈努力,共同改变西部经济实力相对落后,高端技术和核心产业极端匮乏的局面。并最终实现整个西部城市与中国一线城市同步的历史性变革。
我正在玩搜狐微博,快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吧。
http://hao0000456.t.sohu.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