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爲什麼會恐懼人工智能?它有什麼可怕之處?

說到人工智能,有人會覺得它的出現會造福全人類,例如Facebook的CEO馬克·扎克伯格就這樣認爲。當然,也有人持反面觀點,例如伊隆·馬斯克、史蒂芬·霍金,他們認爲人工智能發展到某種程度後,可能就會像好萊塢大片裏的劇情一樣,威脅全人類。那麼到目前爲止,人工智能最讓人感到可怕的是什麼?

我認爲最可怕的是,和早前想象的不一樣,人工智能正在逐漸取代人類的一些工作崗位。
從早期的工業革命開始,機器人的出現,使得人類的勞動開始逐步被替代。最早的一批機器人並沒有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機器人這麼智能化,早期的它們只是用於工廠流水線上的機器臂,建築施工工地的起重機等等。這些笨重的金屬取代了藍領工人的工作,從而導致藍領工人大批量下崗以及人員縮減,這些工作只是需要體力,操作單一枯燥。

隨着科技的發展,如今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依靠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不僅僅是幹藍領工人的工作,它們也進入了人類工作的最高領域,也就是腦力工作的領域,很多行業都遍佈着機器人的身影,有具備填詞作曲的機器人,有分析經濟走勢的風險機器人,還有代替客服人員的電話機器人。已經不僅在體力上超過了人類,在腦力方面也有打敗人類的趨勢,現在幾乎各個行業,都已經遭到人工智能的衝擊了。李開復曾說:“過去一年,我就沒有再買過人管理的基金,我過去一年的投資都是機器人幫我管。”李開復所說的基金,是一種由算法決定的量化投資基金。

人工智能的原理是深度學習,而深度學習的基礎是我們人類的知識和認知,但是阿爾法狗贏了圍棋,卻讓人感到震驚,因爲圍棋的規則也是我們人類發明的。人類無法比、也不需要和機器比誰跑得更快,算得更快更準,就好像人類不必和汽車比誰快一樣。因此,對於人工智能,我們應該做的,是去學習機器的工作原理,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們的工作,然後將人工智能的工作成果應用到我們的需要中去,讓我們成爲人工智能的大腦。

馬克扎克伯格曾說:“我們現在擔憂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兩百年前擔心要是以後有飛機了飛機墜毀怎麼辦一樣。如果我們總是過度擔心安全性,我們就不可能造出飛機。不管怎麼樣,我們要先造出飛機,再擔心飛機的安全性。

我們過度擔憂人工智能,將阻礙人工智能實際的進步。我們要認識到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車禍的發生,而且人工智能系統甚至能夠幫我們診斷疾病,所以因爲擔心安全性而阻礙人工智能的進步可能是最糟糕的選擇,就像近年來的企業只關注電話機器人好不好用的問題,忽略了用戶的隱私,導致市場對於行業的始終不待見,但是全然沒有考慮解決的方案,因爲技術本身是沒有罪的,我們本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讓世界更美好。”

第一批看到電燈泡的人,應該大部分是恐懼的,但是當人們看到了電能所帶來的力量,所以他們發明了各種電器,讓電能至始至終爲人類所用,他們是電能的大腦。在人工智能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利用算法和大數據等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讓自己成爲人工智能的大腦,而這個大腦,卻是永遠不可能被淘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