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同病”,便是知音

人的生命力决定了他(她)必须要向外扩张-----除非遇到挫折或者生命力实在太弱,他要么处于修复状态,要么停止扩张。停止扩张的判断依据是:整天回忆过去,整天怀念古人,整天安分守己,喜欢念叨“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喜欢听老歌,喜欢讲秩序、讲规矩。

人的扩张性还分为身体的扩张性和精神的扩张性。身体的扩张性是充分动用自己的感官,到处跑,到处体验,喜欢旅游,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生机勃勃,活力满满,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他们希望一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精神的扩张性主要是充分思考、感知、幻想、学习,往往这类人看起来精神不太好,但是他们的扩张性主要表现在“向内”扩张,身体的扩张可能受到了阻碍,所以才往内部发展,也就是精神的世界发展。

一个活泼的人,往往是本性所致,也有可能是他没有遭受过什么阻碍,所以他的生命颇有质感、颇具活力,让人羡慕。

一个沉静的人,往往也有可能是本性所致,也有可能是曾遭受过阻碍,所以他的身体的扩张性就不足,甚或退缩。而把扩张性更多转移到内部世界,也就是思想和情感的世界。

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用进废退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痛苦是思想的源泉------那些从没经历过痛苦的人,大多表现得比较肤浅-------但多半比较快乐。

痛苦往往就是自己的能力受到阻碍的一种表现,一种感受。受到阻碍的能量必然会向其他方向扩展、发展。就像石头下的小草,总会找到一个缝隙继续生长。

往往快乐的人不懂安静的人,安静的人不懂快乐的人。就算因为互补而先相处,并不代表一定真正懂得对方。

你只有成为那样的人,才可能真正懂得。

为什么说同病相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苦的人更懂痛苦的人,快乐的人更懂快乐的人,因为感同身受。

有些人不懂别人,你说再多的道理,他也嗤之以鼻,是因为他没有你的经历。非得让他“病”上一次,有了类似的感受,他才可能懂你。

所谓知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便是“同病”。

所谓圣人,便是与众生“同病”,方生慈悲,终成大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