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的自我修復和成長療法

現代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社會,這一點想必大家都能認同。快節奏帶來社會的繁榮,文明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副作用,那就是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頻頻攀升,當然絕大部分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兩種心理療法。

這兩種心理療法,是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療法,不是教科書理論中的名詞,所以僅供參考。
一、 自我修復療法

第一個療法叫做自我修復療法,適用於在高度壓力下人們的緊張情緒所導致的一系列身心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失眠、恐懼、煩躁等等症狀,我把這些因爲壓力引起的問題叫做自我受損,也就是人的自主性受損。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很多職場人士很容易得這方面的毛病。

總結起來,人們在社會生活生產實踐中,爲了追求自我價值,不得不去接受壓力,放棄自我,換得名利。如果保持一個度,這本來也是必然的,無可厚非的行爲。但是假如說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極限,人的心理就會崩潰。

我所提出的自我修復療法,就是把人的內心比作一間屋子,“自我”是這間屋子裏的主人。如果人的內心有太多的事件,就相當於有太多的傢俱擺在屋子裏,那麼“自我”就會感覺行動受限,感覺處處不便,久而久之就會感覺疲勞、煩躁。當你出現了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可以採取自我修復療法。你要有步驟、合理的把心房裏的事件、念頭搬出去,給“自我”騰出空間。

這裏有幾個方法,第一,文字記錄法,這是一個公司老總告訴我的好方法,她曾經在重重工作壓力下,感到不堪重負,最後發展成心慌心跳而半夜到醫院急診求診,檢查過後醫生告訴她心臟沒有問題,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後來她就改進了工作方法,她買來大筆記本,把每天的大事小事統統記錄在筆記本上,完成的劃掉,沒完成的暫時保留,每天檢查。按她的說法,從此,心裏就不裝那麼多的事了,而是由筆記本來承載了。從此她再沒有發生心慌心跳的毛病了。後來她把這一方法在全公司上下推廣。

除此之外,還有寫日記,找人傾訴這些騰空心房的辦法。原理都是一樣,那就是讓“自我”得到一定的活動空間。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離開辦公室,到外面騎單車或者驅車郊遊。這種運動的好處是讓“自我”更換了一個寬大的空間,獲得了自我掌控感。這種自我掌控感恰好是高壓下人們所失去的東西。所以,找回自我掌控感就是自我修復的最佳辦法。

以上,我總結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自我修復療法的精髓。

二、 成長療法


第二個療法叫做成長療法,適用於厭倦、空虛、迷茫的心理問題,嚴格來說,這不算心理問題,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但是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人的身心會大受影響。所以,也需要去療愈。

人的兩種基本需求,一個是安全的需要,其次是自我成長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大家都能理解,自我成長的需要,恰好是自我價值感的實現。怎麼來理解這一點呢?其實人跟其他所有的生物一樣,都是從單細胞分裂生殖成長起來的,終其一生,生物都是在不斷分裂、進化、成長,直到死亡,而人同樣如此。只不過人除了身體上的成長,還有心理上的成長需要。那就是感覺到自己一直在變得更強壯,更好,更有價值。

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很多人衣食無憂,依然感覺到無聊,就是因爲他們在心理上的成長停滯了。美國知名作家海明威是自殺身亡,據說海明威一生,名譽、財富、才華、女人應有盡有,按理是該知足了,但是當一個人的成就到達頂峯,他再也無法突破的時候,他就感到成長的停滯,感到痛苦,所以最後選擇了自殺。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的案例,我只是想說,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是需要一種不斷成長的感覺,這種不斷成長的感覺帶來自我價值感、意義感、充實感、自我效能感。

而這種成長感的本質就是“自我”邊界的擴張,你的活動範圍不斷突破以前的限制,就是成長,而這種突破由於是超越了過去的安全區域,故而會有一定的風險、不適感,然後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一個人如果感到厭倦、空虛、迷茫,多半都是由於“自我”受限,自我效能感不足而引起的。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成長療法。
具體來說,成長療法就是去做那些不太敢做的事。比如,你生性內向,跟陌生人打交道畏首畏尾,看別人結交朋友談笑風生,而自己止步不前,雖然恨自己,但是又始終不知道怎麼去改變自己。再比如,你不敢去做公衆演講,每次上臺前都高度緊張,渾身發抖,口齒不清。

平心而論,人去做這些自己不擅長,不敢做的事往往是很痛苦的事,然而我們的成長往往由此而來。中國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就是人們如果一直很安樂,那麼最終會頹廢而死,而如果要生存,就必然經歷憂患。

一個人的成長,也就是不斷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太情願做的事。這樣,人們在經受適當的痛苦中得到生命不斷成長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這就是成長療法的根本意義所在。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去經歷一些糊里糊塗的痛苦,而是我們要有理性去指導自己的行爲和選擇。

做自己不太喜歡做的事,就是成長。

三、 總結

大家可以看到,兩種療法,用最通俗的話說,一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二是做自己不太喜歡做的事。是不是很簡單?但是你別小看了這兩點,關鍵的是,你要搞懂這裏面的原理,也要搞懂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給予自己力量,做自己不太喜歡做的事,就是讓自己不斷突破自我的邊界,得到成長,獲得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